•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红色旅游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与相关思考

——以浙西南革命老区的安岱后为例

胡琳玉
  
卷宗
2022年17期
中共丽水市委党校

摘要:以丽水市松阳县安岱后为例,通过浙西南红色旅游的现状概述,分析红色旅游与思想政治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实现路径。在探讨浙西南红色旅游中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经验的同时,从队伍建设、层次分析、模式转变、氛围优化等角度,思考如何进一步开发和实现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键词: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

红色旅游不仅是我们缅怀先烈不忘本、砥砺前行再出发的战斗起点,也是我们爱党爱国重立根、立德树人严铸魂的资源宝库。浙江省丽水市安岱后是浙西南一带著名的传统革命老区,经过了十多年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已较好符合红色旅游的软硬件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浙西南革命老区安岱后红色旅游的现状概述

近年来,安岱后村以“红色”革命教育为主题,以革命遗址为依托,辅以箬寮岘林区,以红旅融合的模式,将革命传统教育和自然风光旅游有机结合,打造成为浙西南一带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

1.安岱后革命老区的形成缘起

1935年5月,刘英、粟裕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来到安岱后,与当地的革命青年陈凤生、卢子敬、陈丹山等人开辟了浙西南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和浙江第一个红色政权竹溪苏维埃政府,抒写了惊心动魄的红色革命故事,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

2.安岱后革命老区的资源现状

“红”“绿”资源齐头并进,是安岱后革命老区的最佳写照。一方面,安岱后作为浙西南革命的摇篮,被省、市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至今仍然保存着完整的浙西南革命斗争遗址、遗物和遗迹,如红军革命根据主会场、红军医院遗址、红军寮及刘英、粟裕将军旧居等地。另一方面,安岱后村生态资源尤为丰富,独特的山区气候和旖旎的景色风光,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驻足于此,从而形成了集学习、参观、教育、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安岱后红色旅游模式。

3.安岱后红色旅游的鲜明特征

第一,目的性。鲜明的革命精神通过参观游览的所见所闻传输给人民群众,从而对革命传统精神、理想信念精神、传统文化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一个更加清晰明朗的认识,故具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

第二,休闲性。红色旅游是通过现代休闲活动的方式进行的,告别了以往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育的方式,在保证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进行了丰富的创新。在教育形式上,更强调以喜闻乐见的休闲形式,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第三,周期性。安岱后红色旅游的市场具有明显的旺淡季区别,这与其强烈的政治性因素、季节性因素和节日性因素有关,尤其是在较大的政治节日期间,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等,游客客流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二、红色旅游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1.功能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红色旅游是当代新形势下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游览互动,在较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创新,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安岱后在多年红色旅游的发展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可以将“瞻仰纪念碑”“重走红军路”“忆苦思甜饭”“缅怀革命先烈”“听革命后代讲祖辈的故事”等内容,概括成为实践锻炼功能、激励感悟功能、导向调节功能、形象教育功能、榜样感染功能等,达到了寓教于游的教育转化效果。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保证、导向、凝聚、激励、调节、转化等六大功能,两者在功能上的基本趋同性,决定了红色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2.目的一致的关系

在红色旅游的参观过程中,革命遗迹、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等使旅游者的精神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从而更加坚定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红色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已不能适用现代人的信息生活,为了使旅游者或教育者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得以提升,我们需要创造与现代信息接受方式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载体,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这一点与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追求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

3.内容互补的关系

红色旅游文化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慢慢沉淀下来,并经过后人凝练,得到的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和心理素质等内容的教育。红色旅游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文化无可替代的。可将红色旅游文化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素材,其中涉及的爱国爱党教育、家国情怀教育、艰苦斗争教育、政治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化和实际化,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和创新。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过程中的现实挑战

在大力发展当地红色旅游产业的基础上,如何更快地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红色旅游打造过程中值得深思的一个重点内容。

1.红色景区管理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据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岱后处于松阳的边界山区地带,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对于专业管理人员的吸引力不大,只能由本地乡镇人员进行兼职负责。乡镇工作本就繁琐,人员紧缺,无暇顾及整个景区的建设发展,导致了景区资源开发不充分,景区管理不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挖掘不充分。当前,从事景区日常管理的大多为居住在景区附近的本地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偏低,人才紧缺现象严重,成为了限制安岱后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

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层次分析需要加强

“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条件。”[3]红色旅游要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于其作用的直接对象必须具有准确的层次分析。据了解,前来安岱后红色旅游的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小学生、党员、领导干部、老年人、企业、大专院校学生等,他们大多来自于全国各地,所从事的职业却是多种多样。由于这些对象在年龄、性别、职业、经历、接收能力、理解能力、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收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当前安岱后的红色旅游给人千篇一律的印象,对于不同层次客体,所传达的内容几乎是大体相同的,这与“按需培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存在距离。

3.红色旅游存在行政壁垒的地域约束

革命斗争时期,共产党的活动根据地较为灵活,这决定了一个根据地附近会连接着几个相近的战斗点。安岱后位于松阳县,而与毗邻的遂昌县王村口、云和县小顺、龙泉县住龙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毗邻县红色教育基地各有所长,除此之外各地还有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风民俗资源等。而如今局限于区域的壁垒约束,资源之间缺乏共享和互通,难以打造丰富多彩的“红绿组合、红古组合、红彩组合”新局面。要打破红色旅游内容单一的局面,可以从延长红色旅游路线和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多样性入手,打通现在的行政区域壁垒,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氛围要进一步优化

资金短缺问题严重制约着安岱后红色旅游的发展。安岱后红色旅游市场融资和民间投资渠道并不畅通,资金引进较为困难,目前为止,投入安岱后红色旅游基地建设的使用管理资金为550万,大多为财政资金。然而,由于交通设施不便、公共设施落后、人员匮乏等原因,前期资金投入基本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对于景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打造的资金投入,所占比例偏低。如何让前来游览的游客在所见所闻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多地了解到保留下来的珍贵遗物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这都需要在后期管理规划中有较大资金份额的投入。

四、进一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四个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井冈山红色旅游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整体水平

需要建设一支政治严明、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为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和智力支持。安岱后是浙西南地区至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但由于地处偏于地区,限制着经济的发展,难以将高素质人才引进到老区。不妨激活当地的现有资源,就地取材,加强民宿、景区、农家乐等相关负责人的培训工作,就共产党革命历史、革命精神、旅游管理、安岱后的发展历程等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认真学习。不仅可以减少前期的资金压力,还可以确保有充足的讲解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培养出一支政治素质优秀、历史文化知识丰厚、管理技术精良、活学活用的专业化管理队伍,指导安岱后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

2.加强红色旅游中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层次分析

我们“不仅需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状况包括接受倾向和接受能力等有准确、全面的认知,而且应提高针对性,讲求方法和艺术,在引导、启发中使游客有所熏染、感悟,达到潜移默化效果。”将旅游主体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领导干部,重点在党风廉政教育。在针对领导干部的红色旅游中,应当将廉政勤政教育作为重点,让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敬畏历史和敬畏制度,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第二类,青少年学生,重点在忆苦思甜。在优渥环境下成长的年青少年很难像中老年人一样,深知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利用好寒暑假、重大历史纪念日等特殊时节,精心推出研学课程,多采用情感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实现红色旅游的知识性、体验性、思想性的有机融合。第三类,老年人,重点在重温过往。在对这部分群体的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划中,应当用红色吸引主体,用红色巩固主体,使得老年人在游览的过程中既能追忆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辈、回顾过往生活。

3.优化安岱后红色旅游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借鉴一些成功的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安岱后红色旅游教育模式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化:第一,由“静”到“动”。现存在安岱后红色资源大多是静置的物体,无法将其背后蕴含的故事一点一点的展示出来。可借鉴井冈山斗争全景馆,用全景画运用声光电表现手法艺术地将激烈的战争场面重现。使得游客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安岱后斗争的点点滴滴,达到艰苦斗争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第二,由“分”到“合”。安岱后现阶段的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地域局限性,而实际上的革命斗争是一个全面铺开的过程。如果可以将邻近区域的故事串联在一起,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能够更加丰富更加形象。第三,由“大”到“小”。战争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离不开每一位革命烈士浴血奋战。建议多去挖掘安岱后一些小人物的感人故事,通过小人物的故事,让革命年代的历史印记更加饱满。

4.烘托安岱后红色旅游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氛围

红色旅游需要有浓郁的红色革命氛围,不仅表现在旅游景区范围内的宣传上,还表现在景区行程的活动安排上。目前阶段,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的融合方式,安岱后红色旅游区域的基础设施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走进景区,可以看到党旗飘飘的红色氛围,可以看到宣传标语的斗争精神。但红色革命精神的传达,还需要一些活动上的补充,让游客们可以感受到革命时期的艰苦生活,如舂米、打铁、砻谷、打草鞋、挑粮等。还可以在某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举办一些与革命文化传播有关的活动,如“经典不褪色 放歌安岱后”、对红歌等。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党的领导是思政课建设根本保证,[N].人民日报, 2019-3-22(01).

[2]毛泽东文集(第 8 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24-125.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9-183.

[4]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42.

[5]周振国,高海生等.红色旅游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05.

[6]张扬.红色旅游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5):185.

[7]许建,廖任文.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体验交往互动模式的构建.经济研究导刊,2009,(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