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议电视剧《人世间》的人物塑造

宋国兵
  
卷宗
2022年19期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2年央视年度大戏《人世间》在一套播放完毕,引起了全国关众的热烈讨论。有的从剧情角度来分析故事的逻辑性,觉得某些情节说不通,比如孙小宁对周秉坤的爱恋难以理解;有的从现实出发,分析故事发生的可能性,认为周家四人(周秉义、周蓉、周楠和冯玥)都考上清北过于理想化,不太符合现实情况;有的从演员的表演进行评价说雷佳音的演技炸裂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见地,都有一定的道理。

一、脱离现实,过于理想

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都是最核心的两块内容。故事塑造人物,人物讲述故事,二者相依相存,不可分离。经典的人物形象是从现实的世界提炼创作出来的,绝不是在空中舞蹈脱离现实的人物。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他创作的人物是来自是生活并经过加工的:“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这样的人物才能让读者觉得真实又典型,如孔乙己和阿Q等便是如此。落实到《人世间》电视剧,有些人物就让人实在摸不着头脑,好像他们生活在真空一般。最符合这一点的便是周家老大周秉义。电视剧编辑和导演应该是要借周秉义这个人物塑造一下清官形象的,结果不小心,有力过猛,打造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周圣人。周圣人的爱情、官场暂不表,单单说说他跟自己弟弟周秉坤的几件事情,就可见一斑。周秉坤因失手打死骆士兵而被判入狱,他单位领导希望能保住他的编制,于是派邵敬文主编去找周秉义,希望能让上边有人发话,可周秉义认为这是徇私坚决拒绝了。在这个地方,读者当然可以理解将周秉义的行为看成是大公无私坚守原则。但是,别忘了古人有言:举贤不避亲。真正为百姓做事的官员,是不应该有亲疏之别,而更应该是是非之别。周秉坤因过失杀人,跟他的工作并没有直接关系,这样的情况下,出版社安排邵敬文去找周秉义,自然是属于可以操作的事情,并不涉及违法行为。但是,周秉义断然拒绝了,现实生活中为民做主的官很多,六亲不认的官员还真是少见。为了清官,何必如此?

如果说,上述事情只能说明周秉义爱惜自己的政治羽毛,怕兄弟耽误了自己的前途,那么后来借钱给他弟弟的情节就显得更不切实际了。秉坤出狱后打算做搬家的生意,想借六万块钱买一辆车。乔春燕有钱不借,周秉义和周蓉两家都凑不出六万块钱。这里的问题大了,周秉义夫妻都是公职人员,无儿无女,无房无车,吃住大部分时间都在丈母娘家里,几乎没有开销。在借钱这档口,他们参加工作都20多年了,竟然存不下六万块钱,他们的钱去哪了?对比一下乔春燕一家,底层职工,养娃买房,还能存下这么多钱,周秉义不是很不符合实际情况吗?当然,存在这种情况的人物不是只有周秉义一个,还有周蓉、蔡晓光、周聪等。

二、刻意进行道德绑架

现实主义文学遵循的原则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品塑造的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物,能够让读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在电视剧《人世间》里面,不少人物被有意拔高,遭到了道德的绑架,成为了说教的工具。这也成为前一方面情况的原因所在。郑娟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人物。从头至尾,郑娟被塑造成为一个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圣母形象。最初,她与周秉坤在一起,并不是相爱,而是报答,报答周很长时间对他们家庭的照顾。她去照顾中风偏瘫的周母,不计较任何付出,也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完全是个克己复礼的圣人。无论别人对她如何残忍,她都好像一缕春风,轻轻吹过。尤其是到了结尾,她竟然主动提出来将自己的房子让给于虹,并且还借给她三万块钱。这个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个房子可不是她一个人的产权,她弟弟郑光明也有份,为了成全他人,弟弟也是可以牺牲的,道德品质达到了巅峰。帮助于虹就没有其他方式吗,一定要把房子让出去吗?难道不可以借给于虹住,日后再收回?或者折算价钱卖给于虹,即使没钱可以欠着,等于虹有钱了再还就是了?如此等等,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编剧偏偏剑走偏锋,就是要让郑娟送房子,好像如此方能显得人物高大。殊不知,高大全的人物早就送进了博物馆,没有市场。读者喜欢的是真实的人物,能够产生共鸣的人物,不是一个顶礼膜拜的神。这样的神,一方面显得空假无力,另一方面又充满说教,告诉大家只求奉献,不谈收获——陈旧的价值观。

在母亲郑娟的影响和绑架下,周聪成功地扮演了一回道德楷模。周秉坤和郑娟提出这个让房子的事情最后让儿子拍板,周聪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还说自己以后可以买别墅。一套房子,即使是在新千年初,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赠送的时候竟然没有任何犹豫,好像送的不是房子而是模型。这样的人物是经不起读者咀嚼的。

他们周家的人,好像除了周蓉,其他个个都是道德楷模,周志刚、周秉义、周秉坤等等,在品德这方面被过度拔高,缺乏内心深度,难以触动读者心弦,远不及宋春丽演的金月姬复杂。

三、强行插入改造人物

爱情元素是影视作品永恒的表现内容,既符合生活实际情况,也能吸引一部分年轻观众。恰到好处的爱情故事能够让作品锦上添花,不适当的则容易弄巧成拙。周秉坤和孙小宁一段暧昧的故事,纯属多余,跟情节发展有什么关系?周家兄妹三人都被扯进(主动或被动)婚外情之中:周秉义异国婚外恋、周蓉被小三插足和周秉坤被孙小宁暗恋。三者中,周蓉这个最有说服力,因为周蓉跟丈夫冯化成感情日渐破裂,冯很需要寻找新人的崇拜,跟小三跑路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周秉义那一段,可以让周秉义回归真实,说明这个人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也有可能更主要是要体现他如何克己复礼的高尚品质吧。而周秉坤那一段呢?体现什么,他的帅气、魅力?还是检验他跟郑娟的爱情?都是没意义的,如果是前者,乔春燕的死缠烂打就够了;如果是后者,他背负多大罪名娶郑娟进门,这样的感情还需要验证?而且,这段单相思跟后面情节并没有多大关系,实属多余,对人物没有帮助。

其他某些人物的安排也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周楠。编辑安排周楠在机场对着送别的骆士兵喊了一声“爸”,人物价值观是非颠倒。何况,后面的情节他又是自己凭借奖学金去读书,这一声“爸”叫的不是很突兀吗?其他如冯玥等人的处理在此就不一一论述了。

以上就是笔者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谈的几点看法,虽然人物塑造方面存在这些小瑕疵,但是作品仍然无愧于年度大戏的称号。只希望今后更多作品在剧本方面多加打磨,创作更多鲜活立体的人物,以飨观众。

作者简介:

宋国兵,80后,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等。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