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谈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

白云鹏
  
中国地名·工程与建筑
2021年27期
身份证 210105199012173716

摘要:在施工项目中,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目前,国内很多建筑企业由于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不善,造成了许多问题和事故,因此,有关部门和企业应该重视,认真探讨机械设备管理的细节和重要性,在判断其存在问题的同时,寻找相关的解决办法,在加强机械设备质量管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文章从实践出发,阐述了机械设备管理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机械设备;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

引言:机械设备是施工项目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实现项目经营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从追求经济价值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观点出发,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经济手段,对设备投资、配置、安装、使用、维护、更新和报废进行科学的管理,实现设备技术状态良好,利用效率高,能源消耗低,寿命长,资金回收快,创造效益高。但是,目前我国的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着规章制度不完善,职责划分不清,维护与使用脱节,经济核算准确度不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

1.机械施工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

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参与是施工的必然要求。科学地利用和保养机械设备,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施工的时候,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因为一旦出错,不仅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严重的话,还会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加强对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和高效,最终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2.工程施工中机械管理的主要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施工项目中,由于设备管理体制比较落后,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很难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同时,尽管我国已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来规范施工机械的管理,但根据实际情况,现行的法规对施工单位的管理还不够完善,很多施工单位的管理还停留在以前的工作模式上。这是因为我国对此没有明确的法规,而且缺乏强制执行。同时,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效应,例如:施工单位的管理越来越松懈,施工单位盲目地追逐利润。

2.2人员素质不高

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必须要有人的配合。然而,在实践中,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仅仅关注工程技术层面,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理解不够准确。当前在工程机械的应用中,由于操作者仅凭对机器的简单认识而不敢进行操作,缺乏专门的技术训练,导致了施工中出现的各类安全事故。另一个原因就是员工的工资问题,一些项目经理为了谋取私利,对费用进行了过分的控制,导致了工程设备的使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了施工人员和施工方的矛盾比较大,工作热情不高,故意拖延工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2.3机械设备维修难度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各种机械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给维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科技条件下的机器操作难度大,对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更高。不过,现在的维修工,大部分都没有专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很难一个人来维护一台机器,而且很多人都会发生冲突,导致机器闲置的时间更长。同时,由于作业结束后,工人们就直接离开了工地,没有对机器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导致机器设备受到风雪、灰尘等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机械部件就会出现故障,维修起来也比较麻烦。

3.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3.1完善管理制度

在实行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时,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使主管人员能够按规定来做好,以免出现以后出现不能处理的问题。在施工工程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应建立一套监管的管理制度,以保证企业在上报机械设备的有关资料时,能保证其真实性,避免出现资金缺口。这种管理工作的开展,既要由各部门的主管和领导来监督,又要对下级的员工进行监督。基层员工在使用机器时出现了问题,要及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设备维护,避免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同时,建筑企业也要建立奖惩制度,考核管理者的工作业绩,对业绩优秀的要给予嘉奖,不合格的要给予处罚,以此来激励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3.2健全组织工作

合理的组织工作能使机械设备的管理更有条理,能激励管理者按计划进行机械设备的管理。管理部门要统筹安排施工机械和设备,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合理安排机械设备,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需要。一些工程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往往会出现“拆东补西”的情况,很难保证机械设备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在项目设计的早期,管理者必须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分类,将其归类到相应的机构中,然后交给专业的管理机构来保存。在工程施工中,如果出现机械设备、仪器出现故障、更换等问题,必须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并将相关的记录保存下来,以保证机械设备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及时性。

3.3做好设备租赁管理

许多施工项目都会用到大量的机器,这些机器的造价都很高,但使用的可能性很低。对于这种机械设备,必须通过租赁的方式来实现建筑作业,从而减少建筑费用。施工单位在管理租赁设备时,应设立设备租赁部,以充分发挥业主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完全承担起租用机器设备的责任。根据公司内部设备的租用和有关的制度,对这些设备进行全面的管理。在进行企业内部设备租赁的过程中,租赁部门必须与所属部门签订合同,明确部门的工作量、强度和周期,并规定设备的租赁时间和数量。再向财务部汇报实情,提供相关的档案材料,促进机械设备租赁的规范化。在进行对外设备租赁的过程中,如果将设备出租出去,会有一笔保证金或者租金,而在外部租用的话,必须要缴纳保证金,并签署相应的合同,以保证租赁的时间和数量。

3.4优化出入库管理

机械设备进出库的管理,是保证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科学化、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施工企业应组织人员进行机械设备的管理,对已出库的机器进行登记、验收,如有损坏,应及时通知租赁部门负责人,由其负责协调修理或补偿。设备出库前,由物业主管与租赁部负责人进行协调,并做好相应的档案,并签署租赁合同。在设备进入仓库前,租赁双方要进行交接,损坏或丢失的设备要向财务部报告,以确定是否要扣除租金和其他相关费用。在将机器设备运至工地2日内,由施工方通知租赁公司,由双方共同检验设备的工作状态,确认其工作性能符合要求后,方可办理相应的手续,以免出现问题,无法判断双方的责任。

3.5强化修理与报废管理

机器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有可能出现操作失效,管理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是否要维修,对损坏严重的机器要进行报废。在进行维修管理时,主管部门应在设备进场后,安排专人对其进行检查,了解其状况后编制维修方案,以便维修人员根据计划进行维修。在实行报废管理时,管理者要进行经济分析和技术鉴定,对经过大量维修仍达不到安全使用要求、耗能高没有改造价值、维修费用高、经济性差的设备直接报废。

结束语

总之,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这不仅关系到施工的总体质量,还与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益息息相关。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注重机械设备的保养,注重设备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降低机械设备的故障和事故,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宁有,李相澄,李阳阳.谈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设备工程,2019(07):28-29.

[2]李详,成瑶,陈科,黄琦,张明存.浅谈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J].南方农机,2018,49(10):52.

[3]刘绪刚.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J].时代农机,2016,43(03):170+172.

[4]张以庆.浅谈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6(04):159-16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