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张坤
  
中国地名·工程与建筑
2022年24期
身份证号 5001061991****0315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指为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总体目标而进行的一个整体的组织和控制,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合理选择与应用流水施工技术,能够提升工程施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保证施工的进度,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工程整体效益。基于此,本文对流水施工技术概述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流水施工技术;管理

1流水施工技术概述

真正意义上的流水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工程现场人员结合各施工项目时间进行操作并启用设备,同时还会结合各施工项目的时间间隔,合理规划施工流程,结合各项施工流程,融入合适的施工技术。现阶段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融入更加深广,明显强化了施工的快捷性和成效性。在具体的流水施工作业环节施工管理者应当科学分段划分施工流程,结合划分的总量规划施工内容,并精细掌控施工时间,遵循既定的思想原则,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引用合适的流水施工技术措施,以强化建筑施工的快捷性和成效性。这还需要在具体的技术作业环节,保证施工管理者以及施工成员从工程更好发展的角度做出考虑,结合施工进展将各方面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安置,切实体现流水施工技术的显著效用。不仅如此,在具体施工环节,还应科学规划各方面资源,强化施工的快捷性,助力施工企业各方面效益目标达成。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处理相关参数并合理划分施工模板。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做好相关参数处理工作。一般来说,时间、空间以及工艺是流水施工技术的重要参数。在进行流水施工时,应结合施工项目实际情况对这些参数进行仔细研究与分析,并能够根据参数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合理划分。首先,合理划分工程施工模块,并进行相应的施工人员以及设备安排。要根据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过程的特点,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预留施工空间以及保证施工工艺合理的前提下,做好施工板块划分。值得注意的是,工程施工板块划分要科学合理,切忌过多过细,否则将会影响施工进程,不能确保施工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得以完成。其次,要在保证整个项目施工过程完整性的前提下,将施工工序分为不同的过程,保证各个工序可同时施工。为了确保工序施工的合理安排,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以指导施工。

2.2 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1)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技术,可使多种施工方式得到优化,从整体上提升施工效果。对于建筑项目不同施工环节、施工流程等有不同的时间要求,任何一个施工环节中,一旦施工时间出现问题,其相邻施工、后续施工等就会受到影响,所以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施工环节时间进行控制很关键。做到施工环节中,人员配置最合理,在最大限度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压缩流水施工时间。(2)分别流水施工技术。对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在遵守项目标准、满足施工条件等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施工节奏。施工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流水节奏的有序安排,避免单一施工节奏的产生。流水施工技术能够对不同施工环节进行整合,使施工过程成为一个整体,达到从整体角度进行统筹的目的,多种施工工序有效进行,且保持良好的衔接状态,提升整体效率。对于施工状态,使施工时间缩短,才能降低因施工时间较长而带来的损耗。对于项目,需要结合工程实际状态,对管控方案进行编制与优化,对施工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准确把握,定期培训施工人员,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及综合素质,才能提升整个工程管理的水平。

2.3 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流水施工管理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强化监督管理,才能保证建筑项目施工顺利进行。在施工前,要根据流水施工的要求、项目施工工期、进程以及质量标准的相关规定,做好技术管理规划。在流水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企业应对施工中的材料运输、使用、储存以及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等进行严格监督,可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对流水施工的整体水平以及过程细节进行监督,以确保流水施工按计划、按规定有序进行。在流水施工后,应对施工成果进行验收。最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要坚持安全至上、质量至上的原则,在督促施工人员提高效率的同时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

2.4 基本应用方式。目前,流水施工可分为分别流水、成倍流水、全等流水等多种形式。首先,分别流水。主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工程量、施工效率的具体数值构建“流水节拍”。此种“节拍”即为特定的施工顺序,目的在于使相邻的分段施工在衔接等环节均能达到最佳状态。此种流水方式较为“直接”,没有“平行”施工的组织环节,分段工程数量与参与施工团队的数量维持一致。其次,成倍流水。对“流水节拍”进行精确计算后,如果比对结果显示,相同施工过程的各阶段流水节拍处于同一量级,而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会呈现出“成倍增加”的态势。在此种情况下,若要保证工程顺利进展且如期完成,则应采用成倍流水方式。具体的实践思路为:对各个分段工程的划分合理性进行反复论证,进一步判断施工顺序是否正确。

2.5 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模式。第一是全节拍流水施工技术。这种技术作业过程基本上都是从施工队伍的角度出发,在具体技术作业前,应在总体上研讨施工要求,科学划分建材类型,促进其合理配置,保证施工过程能够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达成物尽其用的目的,促使流水步距与节拍步调更加协同。在全节拍流水施工技术作业内容规划结束时,就需要根据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开展更加连贯的施工活动,保证强化施工的快捷性、成效性。第二是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技术。在具体的建筑施工环节融入节拍流水施工技术能够改进创新施工模式,在总体层面上强化施工的快捷性和成效性。对于建筑项目不同施工环节、施工流程等有不同的时间要求,任何一个施工环节中,一旦施工时间出现问题,其相邻施工、后续施工等就会受到影响,所以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施工环节时间进行控制很关键。做到施工环节中,人员配置最合理,在最大限度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压缩流水施工时间。第三是分别流水施工技术。在保证符合工程现场具体情况及其要求的前提下,精细掌控施工过程。在具体施工环节借助对各个流水节奏的合理调控,防止单一施工节奏的出现。流水施工技术可以对施工流程进行合理规划,强化施工过程的整体性,从而实现总体集中规划的目标。各施工流程稳定开展,并呈现顺畅合作的良好状态,进而强化施工的快捷性,从而缓解由于施工时间长导致资源大量损耗的现象。这还应当在施工管理环节,结合工程现场具体情况,规划和调整管理计划,精准掌控施工要点,以固定时间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以夯实其理论基础,强化其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确保建筑施工管理质量成效。

3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社会大众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建筑流水施工技术与传统施工管理技术相比明显不同,其主要通过对施工时段、层次等的合理统筹规划来优化建筑项目施工工序,确保资源优化配置,最终达到节约管理成本与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目的。流水施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但目前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并不规范,相关建筑企业应重视流水施工技术,并在项目管理实践中不断尝试、创新,以更有效发挥其优势。

参考文献

[1]卫斌.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1(18):111-112.DOI:10. 19392 / j. cnki. 1671 - 7341. 202118052.

[2]彭秀江.建筑施工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应用的措施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0(20):102-103.

[3]郑玉启.建筑施工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应用的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15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