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摘要:建设工程中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业主和承包商为完成建筑安装工程,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限制双方行为而签署的法律文件。这也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根据施工合同,承包人应完成业主交办的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任务,业主应按照合同规定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和支付工程价款。因此,中国的建筑市场需要改善。施工合同在正常执行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施工合同管理十分重要。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问题
引言
建设工程合同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市场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主要通过合同确立,合同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和项目实施的各个方面。它是项目管理的灵魂,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起着全面控制和全面保障的作用。同时,在合同的制定和履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加强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在建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建筑业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工程承包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成立将成为调整开发承包双方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基本保障。施工合同管理是维护施工项目各参与方利益的工作。此外,施工合同还可以明确规定建设工程过程中发包人和承包人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使合同各方都能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行使相应的权利。由于建设工程中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完善的建设工程合同能够更有效地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利益,保证建设工程能够有序进行。而合同的存在也为建设工程合同参与人解决纠纷提供了依据,使项目参与人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2、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合同管理意识淡薄
当前大部分建筑工程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重视程度不足,这导致合同管理工作往往被忽视,部分项目参与单位的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内容及相关法律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在履行合同时未能充分明确双方责任,甚至会出现违约现象。这些违约现象的出现不仅会增加合同双方的经济纠纷可能性,而且会影响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展进程,例如部分建筑工程单位在签订合同时为了谋取利益而伪造资质,这使得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大打折扣。再加上部分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意识薄弱,因此很难及时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2.2合同监管不到位
中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建设活动。在合同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责任范围不明确,造成建筑业监理多发,监理队伍不规范,执法不统一,造成合同执行过程中监理效果不理想,监理不到位。中介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虽然具有行政性,但代表着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利益,其行业自律、协调、服务的职能无法充分发挥。由于缺乏完善的行业规范,资金不足,行业认可度低,合同监管效果也受到影响。目前,公众监督意识淡薄,缺乏良性监督渠道和反馈机制,公众监督的可操作性不足。
2.3合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
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工作需要有专业从业背景以及过硬法律知识的人才,对于合同管理,建筑专业,法律知识以及财务等都要有所涉及,但是在现实建筑行业管理过程中,合同的拟定往往交给公司的行政单位,行政单位的人员往往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再加上部分人员的法律知识淡薄,往往只能够做到合同的合理归档,但是对合同的内容缺乏理性判断,也没有办法制定出具有强有力法律效力,不留漏洞的合同文件。这种合同管理的委任人员专业素质不够强,直接将会影响建筑行业合同管理的质量,可能造成合同纠纷的出现以及工程项目出现法律问题。
3、完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对策探讨
3.1推行工程担保制度,控制合同违约行为
为保证建筑市场秩序的良性运行,需加大力度建设并推行工程建设担保制度,发挥风险管理制度与行政管理手段的协调作用,彼此互相补充,为工程建设创造条件。为减轻企业负担,可以保函取代质量保证金,在工程完成后替换履约担保,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承包商得以在履行维修义务后拿回保修担保。在发包方支付保证担保方面,也需加大推行力度,把握建筑市场形势,就发包方提供工程款支付保函做出明确要求,若并未提供此项担保,不予开工,这就能够提高发包方违约成本,对其行为加以有效约束。
3.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监管机构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内容公平性程度直接关系到项目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效率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监管机构。通过构建第三方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监管机构来最大程度强化整个合同签订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有助于为合同双方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在具体工作中要由合同管理监管机构实时记录合同使用情况,同时要对其变更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以此来保障建筑工程双方利益,同时有助于减少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出现经济纠纷的可能性。
3.3推行合同示范文本
为了更好地规范建设工程领域的合同管理,我国应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推广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建筑市场也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对此,我国建筑工程领域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和加强合同管理。我国新的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在很大程度上是指FIDIC合同的文本格式,与以往的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建设工程领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建设工程承包双方的权利义务,对规范和引导双方的权利义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4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度
施工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引进专业知识强、综合素质高、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合同管理人员来负责这项工作。高素质的管理者需要对合同进行详细的查阅和解释,一般涉及财务知识、法律知识、建筑工程知识等多个领域。只有综合专业人员的认真审查,才能保证合同订立过程的公平有效,使订立的合同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此外,聘用的专业人员需要定期培训,以保持他们的知识不断创新。合同管理人员可以不断整合理论知识和时间,积累相关经验,为施工企业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对合同进行归档,提高今后发现合同的效率。合同管理人员必须通过长期的行业实践积累施工项目实施经验,非常熟悉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各岗位和相关方的需求有准确的评价和判断,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合同管理质量。
4、结语
总之,施工合同管理已成为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施工合同管理不能陷入僵化的程式化,不能盲目模仿别人的案例。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操作,监督和保证合同双方自觉履行条约。只有降低合同风险,才能维护建筑市场的良好秩序。
参考文献
[1]闫坤. 目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05):75-76.
[2]王福元. 目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180-183.
[3]张旭. 目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化工管理, 2017, 000(03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