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民办高校本科生多元化学业评价模式研究

胡振付 刘佳 刘钰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4期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7

摘 要:为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创新引领发展的竞争越演越烈的严峻形势。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已成为当前尤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民办高校应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并以此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多元化学业评价模式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学业评价;多元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民办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多元化学业评价模式。

引言

学业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业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构建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模式势在必行。

1研究现状分析

(1)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

在2014、2015年的时候,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场合中频频阐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关键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既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又要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

(2)民办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现状

纵观传统的教育,学生学习的重点是理论知识,学业评价缺少激励制度、忽视过程性评价考核。大多数民办高校是将课程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但这一方式的考核,意在增强学生学业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却很难体现出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和水平。

(3)创新创业教育的开设对学生学业评价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

学生的学业评价是根据其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毕业时应达到的学业要求,进而确立的评价标准。学业评价以学生为评价对象,以学生学习成果、学习成绩为评价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多是对通过课程考核完成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这种简单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价,进而与最终的教学目的存在一定的偏差。

2研究述评

(1)民办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意义

信息技术快速变革、人工智能的驱动下,知识的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同时,学业评价的意义也在不断丰富,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突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应用能力。

(2)民办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研究

理论界,在学业评价方面不同的学者对学业评价的观念、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质量评价标准及评价改革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评价观念方面的研究,强调的人的因素;评价内容方面,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方法方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质量评价标准方面,完善质量监测制度、质量评估标准,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改革方面,主张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创新方法、遵循教育规律,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提升学业质量,发展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学业评价应包含上述各个评价方面的内容。

(3)民办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探索

有关民办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探索,主要集中在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逐步推进课程的“教考分离”,采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形式”等方面。这些实践的探索,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授课形式;注重形成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的实践应用;搭建有利于学生学业发展的平台。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的开设,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能够真实体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动手创新能力。

3多元化学业评价模式研究

(1)构建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而且还能够监测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构建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一是要依据课程目标制定学业评价标准;二是要明确与评价目标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三是确立多维度的评价目标,过往的传统教学注重认知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忽视素质教育,缺少对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等能力的培养。多维度的评价,更好地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变革学业评价思路

引入多元评价主体,灵活应用评价方法。民办学校学生学业评价应从多个主体去获取评价数据,综合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业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形成最终的评价结果,客观理性的看待评价。一方面学生可以是评价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企业是评价主体,其评价结果有利于高校更好地培养人才。

(3)发展学业评价改革策略

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具有某一方面特长或者某一方面能力的人,而是需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这对民办高校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应树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制定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业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只有将学业评价改革始终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业的全过程,才能够彰显出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借鉴目前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对民办高校学生的人才培养应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4结语

目前,对民办高校学业评价方法的研究很多,分析了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端和短板、及多元化评价体系优势,均体现出多元化的学业评价体系能够积极调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业评价改革的过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只是学业评价的某一方面。应探索开展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情况评价,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等教学活动,为满足新时代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谢于晨.高校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20.

[2]齐菲.新时期高校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

[3]周玮.基于SWOT分析法的高校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21.

[4]周玉萍,陈馨.以学生学业评价改革为抓手提升学校教学质量[J].人民教育,2021.

项目来源:2021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民办高校本科生多元化学业评价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11320808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