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教材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转变与创新
摘 要:在新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实施的同时,新教材也随之产生和运用,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在新形势下,如何把握新教材的特点和内容,合理使用新教材,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是生物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特点,随后从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观念两个层面出发,分析新教材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转变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新教材;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转变;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方法、模式和内容,教学内容是最为核心和关键所在,因此新生物教材的使用非常重要,如何顺应新教材的调整来进行教学策略方法的转变是教师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首先分析高中生物教材的基本特点,然后深入探讨新教材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特点
高中生物新教材不是对原教材编写和出版方法的简单调整,而是注重党的教育政策的实施,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突出过程和方法。新教材更注重如何展示知识。还原思维、想象力和活动的过程;二是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三维课程培养目标;三是增加实验操作训练,实验教学注重从验证实验到探索实验的转移,更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生物素养的培养;四是增加开放性的专栏和内容,实现从编者独白到与学生对话的转移,注意引起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更独立地参与教学过程。
二、新教材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转变与创新
1.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式
(1)利用技术手段创造教学情境。与过去相比,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压力也在增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给课堂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可以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合适的生物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展开探索,展开独立学习,这样生物课堂学习效率才能更高。总之,生物课堂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
例如,在进行生物实验《根茎叶》教学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相关情境,为学生播放视频。一般内容如下:城市面临洪水灾害和水资源污染,城市中可饮用水越来越少。接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求学生为城市制造饮用水。学生们使用红薯、土豆、甘蔗和其他植物,以及塑料袋、塑料薄膜和其他材料,利用蒸发原理创造水资源来完成本次实验。实验结束后,教师再次使用多媒体播放城市接触危机的视频,大大提高学生的信心。
(2)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内容。生物科学种类繁多。高中生应该掌握更多的生物学知识,但课堂教学时间是固定的。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有限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生物知识,促使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授《细胞渗透》这一课时,教师整合在互联网上发现的相关信息,如物理中力学的相关知识和化学中摩尔浓度的相关知识进行融合,从而充分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储备。
2.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的生物教学主要是教师解释课程内容,学生坐在讲台下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相对无聊,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对此,教师应改变旧的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谈论《遗传和变异》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来为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为思考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许多不同于普通物种的东西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如,小麦从高秆变成了低秆。小麦受到一定环境的影响,基因发生了变化,他的秸秆发生了变化,高秸秆变成了低秸秆,矮杆的小麦有什么好处呢?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学生可能认为矮秆小麦不容易被风吹走,小麦秸秆的缩短会给麦穗留下足够的营养,接触的麦穗会又大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基因突变中思考水稻的进化过程。袁隆平爷爷是如何种植杂交水稻的,解决了中国14亿人的饮食问题。教授还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想想身边的什么事物是可以通过基因突变能实现。基因突变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我们人类有许多的病是因为基因突变产生的。正常人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却是弯曲的镰刀状的。这样的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遗传病。利用基因原理为人类培养优秀的动植物或药物来治疗疾病。如此,通过让学生将教材课本中的知识与我们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生物是一门伟大的学科,让学生热爱生物,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采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再适应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可以使用问题的教学方法,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览生物课程,在此过程中对他们想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光合作用有哪些?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生有所侧重地学习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回答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索生物的欲望。
简而言之,新教材的使用代表了现代教学改革的前沿,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广大的高中生物教师顺应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树立先进的思想,掌握新教材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从现实出发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华.基于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资源整合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1(16):27-28.
[2]吴若梅.高中生物新教材与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整合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