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证下校企联动课程教学探索与研究
——以《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课程为例
摘要: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教育发展的脚步,因此应当紧随时代。高职院校的内部质量始终都是教育当中的重点,所以在内外部质量建立期间,应运用质量保证体系,由此全面提升内外部质量,实现人才培养。需要将改进与诊断作为契机,针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诊断,以内容为基础进行研究,从而获得适宜的方案,促进体系进一步改进。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创建《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的校企联动课程,从多方面出发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校企联动课程教学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的开展,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应积极改进,科学诊断,这是当前高职院校所应提出的新对策、新方式,对于日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在诊断与改进期间,可以保证高职院校迸发全新生机与活力,从而达成自身能力、综合实力提升的目的。同时也需要意识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长期的过程,应促进教师、学校、学生之间的共同参与,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创建常态化的内部质量制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让其高校的教育事业更为进步,进而实现为社会输送人才、服务社会的目标。
一、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校企联动对策
1.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宣传
高职院校自身应当运用已有的资源,从而针对教师、学生宣传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价值,保证在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期间,各界人士积极配合,提升教师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可以让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顺利开展,认识到其中内部体系改进工作的内容、意义、作用,做好流程的解读,让其广大师生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全新的认识,创新《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课程,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展现出学以致用的目标。此外,教师还应当构建校企联动课程制度,教育实践中结合“校企联动、行业指导、合作发展”为基础,进而与当前高新技术的顶尖企业积极合作,形成校企合作的密切关系,保证落实更为长效的合作发展制度。企业应当为学生提供更为良好的生产项目,定期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的实训指导;学生应当为企业培训人员,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行业须针对校中厂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指导;不管是哪一方面,都需要积极的合作,落实更为正确的教学进度。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替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
2.展现政府部门的作用
政府部门与教育组织应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凸显出基本、促进公平的作用,打造更为良好的制度环境、发展相关规划、改善当前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发展活力、做好监督指导、保证高职院校管理规范等作用。身为教育部门,应组织高职院校做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断与改进,响应高职院校所提出的各种制度,做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科学指导,实现落实。还应在此基础上调动师生积极性,确保积极参与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当中,依照相关要求,让其所开展的各项工作都得以落实。应当在实践教学期间“教赛一体化”教学改革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的人才模式作为切入点。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按照“321”的教学模式进行实施,主要就是教学内容与大赛作品设计进行结合;企业新产品开发与大学生作品结合;创新思维养成与岗位提升的结合。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就会不断的求知、积极探索、提升动手能力。
3.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应与时俱进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需要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中始终坚持自身的立场,绝不动摇,进而展现出基本、促公平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发展环境,做好全面的管理与监督。此外,还应展现高职院校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期间引进现代文化,久而久之,就可以转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构建全新的文化的氛围。同时也需要与当前国际接轨,注重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避免只是看到表面的东西,而是应当面向更深层次的方向积极挖掘,认识到其中的内涵,针对总体的发展过程进行考量。可以以互联网等工具作为基础,积极调研与宣传,提升广大师生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全新认识,提升理解,让其高职院校的工作得以全面推广,保证顺利完成。在具体的“工学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中,应当创建真生产型《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课程教育环境,确保整体的教学职场化、运行可视化、实际操作实景化。因此,应当结合相关的流程,创建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标准,保证设备先进的校中厂;校中厂应保证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探究区域,学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一边学习一边操作;将为企业创建更为真实的开发产品为主要的教学项目,学生学习期间应当参与到项目开发制作中,从而实现“工学一体化”、“理实一体化”、“教产一体化”,确保学生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结合,实现零对接,坚持以顶岗实习的发展目标为标准。
4.开展考核工作
教育部门各种要求与任务在实际落实中,应结合总体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考核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建当中是十分关键的环节,需要结合相关的制度与考核的要求,确保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改进与诊断在实际中落实。以考核为基础,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此外,还应实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全过程、全员的参与,从而满足共治、共创、共享要求。而在考核完成之后,应当的组建定期交流会,保证每一时期中不同的指标都发生转变,在交流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存在的瓶颈,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吸收不同高职院校之间优秀之处,彼此不断学习,实现合理运用,从而达成共赢。
二、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些许的问题,但结合当前整体社会来看,高职院校的教育更为关键,是十分必要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体系诊断应不断改进,在内容与工作流程上与时俱进,合理运用新时代的大数据,保证融入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当中。搭建校企联动课程教学形式,呈现内部工作的信息化,展现诊断与改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娟.“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2):13-19.
[2]崔巍,潘奇.产教融合型企业嵌入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时代选择、目标特征与嵌入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No.760(36):92-96.
[3]孙百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的探索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No.153(05):1-5.
[4]王诗倩,胡颖梅.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高职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建设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No.482(08):69-71+77.
[5]张扬群,邓朝平.用好质量年报机制 促进学校质量建设——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建立和实施质量年报制度的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No.649(09):1-3.
基金项目:基于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证下校企联动课程教学探索与研究——以《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课程为例,项目基金编号:GDZG-2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