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的美术课堂跨学科教学策略
摘要:在STEAM教育中,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跨学科整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STEAM教育的框架下,教师不仅仅是要传授学生美术基础理论,还需要让他们掌握美术的创作技巧,并且确保他们遵循美术课程标准,实施美术跨学科创新课程实践和探究。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美术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深入研究STEAM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并结合当前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一种有效的跨学科融合策略,以满足新时代对于STEAM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美术课堂;美术教育;跨学科
STEAM 教育理念源自五个主要领域: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它们的结合构成了一个具有跨学科整合特征的教育体系。美育是一种以审美为基础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STEAM教育环境下的创新教育理念中,将各学科与美术教育跨学科融合,能够为美术教学赋予更丰富的内涵,进而提高课程教学的影响力与实效性。学生在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和锻炼绘画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充分锻炼和提升其审美素养、创新与创造能力。通过跨学科融合,美术教育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一、STEAM教育理念概述
STEAM教育注重融合多种学科,以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以及其他多种领域的知识,STEAM教育追求的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STEAM教育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主动参与和合作的学习者。STEAM教育在学生中具有协作性、艺术性、跨学科性、情境性和体验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激发了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热情和动力,充分发挥了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同时,这种教育方式切实增强了学生的艺术思维、审美能力、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STEA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美术课堂的契合点
STEAM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方法,它将多种学科和艺术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全面掌握知识,克服传统单一学科教育的局限性。然而,目前对于STEAM教育的研究还有限,同时STEAM专业的教师也相对稀缺,因此实际操作上很难实现跨学科的融合。引入STEAM教育理念,美术教师可以把美术作为一个核心课程,并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和数学等,来提高课堂效果。通过融合不同学科来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和体验,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1.STEAM教育与美术核心素养
STEAM教育与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素养有一定的关联性。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STEAM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的跨学科整合,而美术作为其中的艺术学科,可以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审美感知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STEAM教育中,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不仅会接触到科学和技术等领域的知识,还会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解读,拓展审美感知的范围。艺术表现是艺术教育的核心任务,在STEAM教育中,学生可以运用科学和技术的知识,结合艺术的表现方式,通过创作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创意实践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STEAM教育中,学生通过与科学、技术和工程等学科的整合,可以在跨学科的实践中进行创新尝试,开发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意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文化理解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STEAM教育中,学生通过与不同学科的融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学科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和尊重。
2. STEAM 教育理念下的美术课堂跨学科的价值与可行性
2.1 STEAM教育理念下美术课堂跨学科的价值
STEAM教育理念是通过融合多个学科,向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内容与综合性的学习体验。基于这一理念,各学科联系之间更为密切。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学生可以在美术课堂中获得更全面、综合的学习体验。不仅可以培养艺术技能和审美素养,还可以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同时跨学科教学还可以转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课堂中的跨学科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转化和创新能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产生新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STEAM教育理念下美术课堂跨学科的可行性
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德华加德纳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的智能发展应该全面关注,而跨学科综合教学恰好符合这一理论。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慧可以通过教育和教学的环境来激发和发展。实施跨学科教学有助于激励和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通过实施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教学,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偏科现象,还能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和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和拓展,从中意识到自身的潜能,促进多元智慧的发展。STEAM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将美术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进行有机的融合,美术课堂可以提供学生探索和实践综合知识的机会。
三、STEAM 教育理念下的美术课堂跨学科教学策略
1.选择有趣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STEAM教育理念开展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时,选择合适的学习主题是关键要素。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推动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师会发布主题课例,将教学任务分配给学生,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个体探究等方式来完成任务。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选择主题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融合,创造出独特而有趣的学习主题。这样的主题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生活,并发挥跨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举例来说,美术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本中的《赶海》一文,组织一个名为“海洋微课程”的活动。活动中,学生海底的螃蟹、乌龟、大虾、小鱼、鲨鱼、珊瑚作为主题,准备好画笔、画板、纸张、“大虾、小鱼”模具等工具,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感受赶海的气氛,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展示他们所创作成果,创作出具有创意的作品。通过将美术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且富于变化性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体验到美术的魅力。通过将文字和美术完美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富有意义和价值的创造平台。
2.培养跨学科思维,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过去的美术课堂教学一直以传授基础知识和绘画技能为主,通过临摹和模仿等练习来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然而,固定的教学模式也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可能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倡美术课堂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学科中的图形概念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将美术与数学相融合,学生可以通过美术作图来建立对图形空间的感知,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图形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逆向学习的方法,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构思和想象数学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征,然后用画笔将图形的平面图呈现在纸上。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图形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或景象。
3.强调审美教育,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基于STEAM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美术作品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强调审美教育,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了解美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就能够理解美术教学与历史学科的相互融合。例如,唐代的三彩釉陶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传统工艺,它们采用低温烧制技术,釉面上有着多种不同的颜色,釉彩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等多种色彩。赏析这一美术作品时。可以联系当时的盛唐时的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特征,以此提高对唐朝美术作品深入的了解。
四、结语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STEAM教育理念,促进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提升美术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整合美术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将能够在美术学科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并增强对艺术的欣赏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廖雅雯.基于STEAM教学理念下的小学美术与多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8).
[2]陈玉玉.STEAM教育环境下的美术跨学科融合探究[J].陕西教育:教学,2019(01):16.
[3]梁玉玲.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开展小学美术实践活动课程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
[4]杜芳,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7
[5]郭慧文.基于中学美术核心素养的鉴赏能力培育探析:以《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9):49-51.
[6]罗小雨.基于大观念的小学美术课程跨学科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