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数学课堂的策略研究
摘要: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程指南》明确提出要把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小学课程中,足以说明在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数学课堂的一些问题首先总结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课堂的必要性,再提出了教师提高自身意识,改变教学方法等策略。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数学课堂;策略
习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他在 2021 年考察“朱熹园”时也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五千年文明的积淀下孕育而出的,要重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2]。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应当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程指南》更加说明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到中学数学课堂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传播具有特殊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数学课堂的必要性
1.适应时代发展
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要适应时代发展,顺应新政策与新要求。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都专门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内容,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国家的发展与壮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这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外,在不同的文件中对于文化融入课堂也有明文要求,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将文化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也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
2. 有助于知识的理解
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把抽象的数学理论变得直观,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将几何与剪纸艺术、故宫等结合起来,把数学图像在直观的剪纸或建筑物上体现出来,从而加深对几何形状、对称图形、黄金分割比等内容的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丰富多彩的,还拥有无穷无尽的趣味性,可以让枯燥无聊的课堂变得不那么死板沉闷,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理解。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数学课堂的策略探究
1.老师提高自身认识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教师认识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是很重要而且很有必要的,数学课堂才不会是单一的传授学科知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足以表明当今社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上要以身作则,成为排头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提出“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课程标准对于在课程中有机融入传统文化更是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的关键一环,更要重视这个事情,不能将课堂单纯的视作知识的传播地,它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
2.改变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丰富教学形式,改变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课堂的时候,改变教学方式是必要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并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听过就会忘记。因此,设计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的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会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中的轴对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变脸的视频,让学生对变脸这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在学习体积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探究合作环节,要求学生合作探究粽子的形状并且计算出粽子的体积。讲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参与猜灯谜活动,“谜面;八分之七(猜成语)。谜底;七上八下。
3.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和融合
数学和其他各学科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我们可以强化数学与其他各学科的交融,使学生们在综合学习中体验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播。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的内容,进行数学概念的讲解和数学问题的引入。例如,在学习找规律的内容是,可以结合古诗《百鸟归巢图》里的“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让学生们思考题目为什么是《百鸟》?使学生在古诗中来寻找数字规律;与此同时,教师还能继续引导学生对数学有关的古诗词进行创作,让学生在自创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之美。
4.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正如独木难成林,一人不成众,团结就有力量。在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过程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只有建立起团队,形成合力,才能将传统文化与学科知识融合的更好。通过组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团队,鼓励教师们跨学科交流探究,激励教师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不同的理解,定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讨论会,分享自己不同的教学经验,共同讨论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宝贵的财富,与数学存在自然的内在联系,将两者结合对提高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有帮助。除此之外,将优秀文化的精髓融入中学数学课堂中,不仅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还能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3(2023.12重印):第110页.
[2]程瑶.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习近平为何频频调研[OE/OL]. http://news.china.com.cn/2021-03/24/content_77342165.html.2021-03-24.
[3]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 512359.html.2024-4-2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