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多媒体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应用研究
——培养9生的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1-0087-01
随着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逐渐被引入了数学的教学中。在教育中,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它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如何在数学教学中高效地应用现代媒体?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谈谈本人的观点:
1.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正确有效地选择多媒体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在有限的40分内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媒体的合理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要针对教学内容,着重考虑选择什么样的媒体。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许多优点,根据教学内容来选用多媒体,能更合理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突出它的优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是语言和文字所难以直观表现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采用多媒体往往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2.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学习与怎样思考,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我们恰当运用多媒体,要把握对多媒体切人的时机。
2.1突破难点时切入。如教学“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出示红领巾、三角形小旗、三角板、交通标志等实物图,在学生说出它们的外形都是三角形后,这时利用光点的闪烁,闪动实物图上三角形部分的形状,接着把实物的模样去掉,只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显示出三角形形象,让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电脑动态演示三条没有围拢的线段逐渐围拢形成一个三角形。这样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层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最终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2.2深化理解时切入。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当动手操作变的困难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时,直接利用教具割、拼,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圆柱进行切割、分解,合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图形,将圆柱体最大限度地多次划分,逐步渗透转化和极限的思想,让学生学会变通,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创新思维的形成打下基础。
3.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创新应用多媒体
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质疑精神、批评精神都不是生来就有的,这些品质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和求知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融于学科教学之中。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无法替代的。首先,创新性教学是以创新理论为指导。其次,科学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途径和手段及良好的教学氛围都是创新性教学的基本条件。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和知识特点,努力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条件和机会。
多媒体以其声音、图象、直观、灵活等优势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地传递信息,在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等方面,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同时对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