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地方史在初中历史中的教学实践

王庆
  
科学导报·学术
2017年9期

摘要: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充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充分利用乡土教材史料,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益处。深入挖掘地方史,将地方史教学有效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实践。

关键词: 初中历史;地方史;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111-01

一、地方史教学概念

地方史也指乡土史,主要指某个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其地方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文化遗产等。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它也是中国史重要的组成部分。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利用好乡土教材,乡土教材的学习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益处。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的关于地方史的校本教材,再加上教学任务等压力,学校几乎没有开展过类似的地方史教学。据调查,学生的地方史意识普遍缺乏,甚至在有中考试题中反映出部分学生不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自己家乡的位置,这种现状确实令人担忧。不爱家乡何谈爱国?本人就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地方史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找到教材与地方史的结合点,渗入地方史教学。

二、开展地方史教学的教学意义

1. 地方史教学开发了课程资源,丰富了历史教学内容。

中国有着浩瀚五千年的历史,历史教材的可选的内容丰富;而且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民俗风情差别很大,甚至出现“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情况,地方史资源也极其丰富。但受教材编写内容,学生的学情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教材所选地方史内容不能面面俱到,总有详略、侧重,对于缺少的或者表述较简略的地方史内容,就要教师进行补充。比如在讲到红军长征的时候,补充教学贵州瓮安猴场会议;1934年12月31日—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贵州省瓮安县猴场(草塘)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否定了博古、李德的错误主张,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红军的战略方向,实际剥夺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实现党和人民军队生死攸关的转折,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作了必要的准备。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中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这种补充有效地把中国史和地方史结合在了一起,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许就在我们走过的某条街巷,曾经就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历史场景。学生也较容易对书本上抽象的历史知识形成直观的感受,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2.地方史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业务能力,与时俱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促进专业化发展。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仅凭书本的知识教学已经远远不够了,要不断学习,除了更新教学技术手段外,还要熟练掌握乡土知识,特别是作为初中教师,这一点太重要了。最近几年的中考中,地方史特色的题目都有出现。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史命题的出现,就要求教师不能闭门造车,教学以本为本,要多关心时事,与时俱进,特别是关注贵州的历史与现实发展。

3.地方史教学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指出要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爱国要从爱家乡开始,以爱家乡为起点,先从学生最熟悉的家乡历史讲起,直观、亲切,拉近距离,激发兴趣,符合学生由近及远的认知水平。如向学生介绍贵州的历史,“中共一大”是新中国革命的起点,邓恩铭是参加“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讲述家乡史,更容易促动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爱家乡的自豪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培养,比起空洞的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有国才有家,国强家兴旺”,通过类似的地方史教学,学生会自觉地把祖国的命运和家乡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勇于承担建设家乡,保卫祖国的使命,肩负起歷史的责任感。

4.地方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发挥个性特长。

2011年的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得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包括历史实物和图片,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这种家乡史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了实践能力,发挥了个性特长。

三、重视地方史教学实践,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也不单纯是指教室里的教学,它还同时包括各科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可在教学过程中有机选用地方史料激活教学。由于初中生刚刚接触到历史,所以教师必须以简单直观的史料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通过这些丰富的简单的史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开展历史教学。初中生往往没有太深入的对社会形成认知,所以教师在选择相关的历史史料时也最好是选择那些相对简单一点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地方史资源的开发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有很大益处,让学生感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或许就在我们走过的某条街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地方史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的发展轨迹,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家乡、国家的热爱,增强他们对建设家乡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朱熠.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2.9

[2]王梅.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使用实践[J].政史地教研.2010.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