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创新主观能动性学习法在形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探索培养与应用

张新宁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5期

摘  要:本文结合《形象艺术设计》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以提高大学生自我提升的学习能力,探讨主观能动性学习法在课程实践部分中的创新意识的探索培养和应用。通过教学评价和学习效果显示,创新主观能动性学习法的灵活使用,可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形象艺术设计;学习方法

随着社会各界对各院校输出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止于知识,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对此方面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实践特征较强的《形象艺术设计》课程为立脚点,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主观能动性学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开发学生创新思维。何为主观能动性?在哲学范畴中,主观能动性,亦称为“自觉能动性”、“意识能动性”,原意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本文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是指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已授客观知识的能动反应作用,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知识等以学生为核心和中心,最大化的实现以学生自主活动,发挥主观意识的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能够真正的建立在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教学体系和学习环境,并积极引导学生把主观举一反三的把其他知识与之结合,激发创新思维。主观能动性学习法最重要的中心是学生,是在已定教学目标的宏观前提下,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发展学生的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完成具体学习的重要过程。主观能动性学习法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需要去探索的一种学习模式,也可作为一种积极的教学理念去普及,故此方法有重要研究意义及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普及和推广。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对主观能动性学习法了解较深入后,结合所教授课程《形象艺术设计》展开实践研究,此课程有较强的实践环节性,以此方法探索运用时能够发挥较好的实践效果。在对创新主观能动性学习法在形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探索培养与应用中,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坚持以学生为本,弱化“灌输式”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在进行知识讲授时大多是以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灌输式”模式,但此法在高校中的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填鸭式”的教学根本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成效,教师的教学魅力荡然无存,且有时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厌弃进入课堂。

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使学生瞬间接受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比较困难,为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以发挥,在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营造过程中不能心急气躁,《形象艺术设计》课程虽以实践内容为主,但前提需要有良好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故在进行理论知识内容讲解时更加需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反应,抛开传统的授课形式,更多的把实例和生活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自己说、愿意讲、乐意分享,这样不仅可以创造活跃的学习气氛,更能够让学生在口述的时候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自信气质的养成。并且在本人讲授过程中允许学生持以不同的意见和疑问,双方可以以和谐平等的形式进行讨论,或者直接进行小组形式的头脑风暴,这样不仅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也能在过程中使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持续喷发,拓展了教学内容在广度和宽度的延伸和拓展。这样的课堂氛围在前期进行时不太顺利,学生们以为老师在故意刁难,多管闲事,但在后续的过程中通过本人的耐心引导和互动,学生们开始觉得轻松自在,逐渐放松,到后来积极主动的参与互动和交流。这种课堂氛围的建设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意识、促进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也为后面实践部分强化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打下良好基础。

(二)拓展教师教学内容的知识容量,在实践作业中强化学生主动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认同

除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之外,教师的授课技巧和丰富的知识储备量在教学中也极为重要,并且《形象艺术设计》这门课程与当下的时尚资讯紧密相连,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加强自我要求,紧跟时代潮流,在备课过程中能够把握时代趋势,适时调整课程的重难点内容,从课程的不同维度和深度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且在布置作业时以小组实践作业为主,不同的创意思维进行碰撞,从小组分工到设计主题的设定、元素的提炼、风格的调性、包括发型、妆面、配饰等细节的调整、拍摄构思、场景的选择、拍摄效果,作品的展示等一系列的完整形象造型均由小组成员合作自主完成,在此期间包含了诸多影响小组自主创新和成功的因素,比如问题的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方法的尝试,办法的改进,反复的尝试,完美解决方案的诞生等,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主观能动性学习法发挥最佳效果的最好印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给与更多的鼓励外,尽量不过多干涉,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这样既能加强学生的自我认同,取得进步,又能充分调动和发挥自主学习的热情。

(三)引导学生内在主动学习动力的习惯养成,培养学生自我监控和调整能力,真正使主观能动性学习法在学习中发挥极致效能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能动意识、创造意识固然重要,但引导学生使其内化为一种学习习惯和无形力量才是主要目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不断强化,强化的过程即是内化的过程。其中,学习目标的设置对学习成效的影响较大,教师需指导学生在设置学习目标时可拆分若干个可实现的小目标,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会对自己进行自我激励,体验自己的进步,从而完成更为繁复的总目标,也更能使主观能动性学习法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极致的效能。其次,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是影响学生可持续性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需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和遇到的问题进行自我消化、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较为理想的做法可制定计划表和完成进度表等,以此来帮助和驱动学生进行监控参考和调控,或者以老师进行引导和示范,使学生对监控策略的实现进行实践和练习,逐渐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的能力。

作为主观能动性学习法的实践者,本人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探索实践中受益匪浅,不仅是对教学方式的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对学生能够发挥自身潜能的一种强化刺激,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会继续努力更新和探索,使此学习方法和模式能够不断的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  雷慧.德育课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J].科技信息,2010,(1).

[2]  周延飞.闫艺康.基于能力培养核心的高职《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改革研究 [J].现代经济信息,2018(17).

[3]  张天宝.主体性教育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纪如彬.培养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J/OL].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9).

作者简介:张新宁(1992-),汉族,广东惠州人,助教,单位:惠州学院,主要从事形象艺术设计方向研究。

教研教改项目:本文系惠州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课题“创新主观能动性学习法在形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探索培养与运用”成果(编号:15109012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