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课程思政背景下《动画创作》课程的实践探索
新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中的思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站在动画产业发展及其高校艺术专业教育的高度,动画高等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阵地。“动画创作”在整个动画创作中则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本文将以《动画创作》课程教学为研究基点,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探究其有效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对于动画专业的学生而言,《动画创作》课毋庸置疑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体现学生综合艺术实践能力的课程。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大发展,对动画人才,特别是其思想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笔者作为一名深耕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师,在践行《动画创作》课程思政进课堂之时,洞悉其新发展同时也看到它在此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动画创作》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实践环节与思政教育脱节
受高校动画专业老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理解不深,缺乏学习思政育人知识自觉性影响,直接导致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影响了“动画创作”课程的思政建设成效。即使存在有的老师开始注重思政教育进课堂,但也仅仅停留于简单在专业课讲述过程中加入所谓红色经典元素或者传统文化。例如简单观摩和讲解几部“红色题材”动画片的创作。由于选取的多是离学生们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的作品,例如《小兵张嘎》。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很难对“红色经典”动画片中的思想性在创作中的美学担当产生深刻的认同感。缺乏与动画专业大学生的实际结合,导致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无法深入学生内心,无法在学生的动画剧本创作中发挥应有思想效应。
(二)无清晰课程思政融入和评判标准
由于是新时期新背景下的新的命题和要求,在这之前并没有相关可供借鉴和参考的较为成功和成熟的经验。这就导致《动画创作》课程,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专业学习与思政内容相结合的融入和评判标准模糊,未能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建立一套能够落实“立德树人”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导致课程思政建设缺乏清晰的指导和引领,全凭学生“拆盲盒”——是否能幸运的遇到一位个人综合素养高的教师。
二、《动画创作》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
本校从成立动画专业开始,《动画创作》课一直被作为动画专业的基础课。该课程已经在动画专业开设多年,有着稳定的教学团队。新时期,结合“动画创作”课程教学,本校教学团队对课程思政建设进了探索,深入研究和总结如下“动画创作”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为“三全育人”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和借鉴。
(一)强化施教者思政意识
提升施教者自身的思政意识是开展思政进课堂的首要途径,打铁还需自身硬,教书育人与自身修养紧密联系,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导者,只有教育者提升个人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学习各区域、各层次和各类型的优质资源,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将思政教育有效贯穿于整体教学设计,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具体而言,可通过组织此专业课程教师定期学习,通过集体备课、专家讲座等方式掌握“动画创作”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方法。专业课教师可有意识地通过课前全方面挖掘思政元素,课上将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课后建立健全的思政教育考核体系,三个环节入手,与思政课老师、学工老师多交流,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全方位构建思政教育共同体,保障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发展,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
(二)于时代发展契机中,深耕课堂,因时而进,因事而化,有意识的抓住“共情之时”,探寻《动画剧作》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有效切入点。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通过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政教育,这要求教师将专业课程融入社会发展实际进程,敏锐捕捉时代重大、焦点事件;积极回应当代大学生心理诉求,及时为其答疑释惑。以此拉近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实现用动画创作实践去抒写时代的强音。达到“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的效果。一如,笔者在教学上,在给18级动画学生讲授该课程时,有意识深入挖掘该课程中思政元素相关的所有环节的思政意蕴:如结合当时社会关注度高的新冠疫情,以抗击疫情、众志成城为主题,引导学生创作高品质动画作品地同时,思考疫情之下青年人的青春担当和社会责任;再如给19级动画学生讲授该课程时,有意识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启发引导学生以此背景进行创作,感受党和国家的伟大和不平凡等等。于无形中培养学生将专业课程学好、用好的责任与担当。当学生 真正地开始学会将思政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他们便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思政的魅力下图为学生课上作品:
图1学生龙开明“新冠疫情”主题作品《希望》图2为指导学生作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三)以课程考核巩固思政教育成果
改革《动画创作》原有课程考核方式:分为学生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综合进行评价。平时考核通过学生平时作业完成度、小组评判等方式主要反映在课程表现中。期末考核以完成一部完整的动画短片为内容,涵盖动画创作整个流程。整个创作过程是学生自己完整的专业设计,从脚本创意到最终作品的完成都需要学生用心实践,这实际也是一次意志力和耐心的考查。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反复修改甚至是推翻重来,这也是一次对耐受力的考验,同时也考验学生之间的协作创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动画创作职业精神,以达到育时代新人的教学目标。
由于《动画创作》课程实践思政研究还在继续,因此笔者作为一名深耕于教学一线的教师,仍会在后续的教学研究中不断充实此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各类有效方法和路径,以期不断帮助学生实践形神兼备的动画创作作品。
参考文献:
[1]转自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2]卢喜朋、黄美益:《高职计算机专业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融入的探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
姓名:游宇(1982.01);性别:女,籍贯:湖北武汉人,民族:土家,学历:硕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有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