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中原文化影响下河南舞蹈的美育价值与文化自信
【摘要】近年来,河南舞蹈佳作频出,艺术作品光彩夺目,“河南人”将普世的、传统的中原文化融入艺术作品,铸成时代佳作。这其中包含了对中原文化的浓厚情感与高度自信,也融合了对现代科技的灵活运用与探索创新。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高举文化的旗帜,才能创建更强大的民族;只有创作与时俱进的文艺作品,才能彰显中华民族的时代魅力;只有充分挖掘美育的价值,才能树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原文化为切入点,以河南舞蹈为落脚点,深入探讨河南舞蹈的美育价值、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等,力求为河南舞蹈事业添砖加瓦,为河南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河南舞蹈;中原文化;美育价值;文化自信
自2021年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中国传统节日”系列节目,舞蹈《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大河三彩》《墨舞中秋帖》《龙门金刚》《广寒宫》《纸扇书生》《舞千年》《国色天香》《梦莲》等不胜枚举的优秀作品,从河南这片舞蹈文化的沃土中拔地而起。彰显了中原文化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现代创新。在如此厚重、深远的文化底蕴下,河南舞蹈打破陈规,从质朴无华的乡土气息转型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用中国舞风弘扬着当代河南的文化自信。
一、河南舞蹈文化的美育价值
1.河南舞蹈的美育价值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奉行礼,传授乐,用教育来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用礼仪来贯穿伟大的民族精神。我国素来被奉为“礼仪之邦”,为建设和谐安定的社会,培养品性优良的后代,礼乐教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信仰是一种不竭的力量,教育是一份坚定的责任。舞蹈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种类之一,一直承担着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它凝聚和物化了人类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舞蹈传达给受教者以礼仪、知识、文化、审美、道德等方方面面的精神文明。无论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周代,还是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舞蹈作为礼乐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对于教化人性、规范伦理、协调社会、巩固统治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格教育的深化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今社会,我们应把乐舞教育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全面多维地发展社会范围的礼仪教化,发挥乐舞教育的重要价值。
2.舞蹈美育的全面发展
当代舞蹈教育已经步入了全新的阶段,美育被列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美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正确地并深刻地挖掘了舞蹈教育对人的道德、智慧、品格、意志、审美、价值体系等方面的作用。这对整个中华民族审美情操的培养与熏陶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继承都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舞蹈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一曲礼仪的颂歌,是一股涓涓的细流,它洗净尘埃,它不忘初心,它经久不衰。舞蹈教育自舞蹈发生之日起就对整个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当今社会的舞蹈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引导着高于法律法规的道德层面的社会意识,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和谐社会的发展需求,承载着我们礼仪之邦的传统文化。当下,将传统的舞蹈文化发扬广大,使舞蹈教育在社会教育中拥有一席之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逐渐开始关注来时的路,以史为鉴,鉴往知来,长治久安,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始终以人文引领历史,以礼仪规范人格,以舞蹈辅助教育,使中华文化得以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得以繁荣昌盛。
二、河南舞蹈与文化自信
1.河南文化的历史底蕴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自夏朝就开启舞蹈交流之始,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将丰富多采的百戏进行广泛的传播,魏晋时期的佛教乐舞,为那一时期的乐舞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唐宋时期的著名舞蹈《春莺啭》《兰陵王》等更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朝鲜、日本,近代吴晓邦、戴爱莲等舞蹈先驱们通过亲身的留洋经验和丰富的舞蹈感知建立起了新中国舞蹈艺术。历朝历代随着版图的扩张,政权的更迭,国力的强盛,直至今日,五十六个民族和谐共融地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体系下,中国舞蹈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从未间断,这些发展与交流一方面传播了中国文化的古典之美,另一方面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现代之新。这恰恰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原则与风范。
当今的国际舞台上独属中国的丰富多元的舞蹈形式,是民族存在感的绝对认同,是文化软实力的坚实臂膀。中国舞蹈艺术在脱胎换骨的过程中,基于种种原因,现阶段仍借助不少西方艺术内容或艺术语汇拉近与西方或是国际观众的距离。不同文化的撞击和交融本就是常态,真正的舵手是中国人自己的灵魂,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就应该统领世界,也没有一种文化就该居于人后。真正动人心弦的艺术作品是没有国界的,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浮华,而是内心怀揣着对于文化的认同和虔诚。中国人往往只缘身在此山中,观望不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也鲜少有人真正沉淀其中去挖掘中国文化映射在中国舞蹈中的真善美,以至于往往与真正的艺术失之交臂。
2.文化自信的时代光辉
近两年河南舞蹈的艺术创作与传播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创新与自省,更加关照到母体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个时代需要有文化、有内涵的舞蹈艺术家通过各种的艺术表达,将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深深地镶嵌在中国舞蹈艺术中,并最终走向世界,得到国际的认可,赢得全人类的肯定。文化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也不是口说无凭就能让人信服的,今日的河南舞蹈将传统的文化与科技的成果完美地融合,既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让世界目睹我们的科技进步。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中华文化取之不尽,亦用之不竭,面对新时代的舞蹈艺术发展,应将深挖内涵、创新表达、科技赋能相结合,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塑造出更多鲜活的艺术形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紧密结合,让文化之根孕育出自信之果,让艺术表达诉说民族的心声。当我们笃定地相信传统文化不再是“旧酒装新壶”的老生常谈,当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引领现代科技的进步,中华文化会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这,就是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干众扬. 论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与时代特点的现实意义[J]. 戏剧之家,2022,(08):97-99.
[2]姚萍. 穿越时空,梦回大唐——评舞蹈《唐宫夜宴》的“出圈红”[J]. 今古文创,2022,(07):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