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化实施路径研究

曹倩茜
  
学术·社科集
2021年18期
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立德树人成为我国新时期重要的教育目标。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便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工作者需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学生情况等诸多因素,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育方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教学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在高等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者肩负着向社会培养与输送高综合素养学前教学工作者的重任。新时期,学前教育人才在提高自身专业教学技能的同时,也需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政素养,方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为日后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如何将课程思政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相融合,成为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1学前教育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

首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具有着特殊性,若教师的思想觉悟较低,这往往无法高效地践行“以幼儿为本”的工作理念,并影响到学前教育质量以及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等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积极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有效践行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教学要求,便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协同效应,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其日后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提高学前教学成效。在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起到着隐性教育作用。学前教育工作者作为学前幼儿的启蒙者,其自身不仅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也需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正确的思想道德。在日常教学中,学前教师只有不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有效约束自身的言谈举止,方可以在学前幼儿中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

最后,规范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与启蒙教育,学前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学习阶段儿童的学习情况与身心健康发展情况。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的组织者,学前儿童的启蒙者。只有教师德才兼备,方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成效,并有效规避虐童等负面事件的爆发几率,进而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规范作用,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在高等院校中,将学前教育专业与课程,思政教学相融合,则可以将思想道德知识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激励着学前教育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幼儿老师。

2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化实施路径

2.1全面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有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存在着认知上的不足,致使无法将课程思政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紧密融合到一起。究其原因,多因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理解不到位,或者教师的政治素养较为欠缺等。新时期,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全面分析与掌握我国相关文件中对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此外,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党支部会议活动中,学习国家先进的政治方针与政策,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而为课程思政与学前教育专业相融合营造良好条件。

2.2注重言传身教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与榜样作用。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有效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发挥出教师的引领作用与榜样作用。课程思政教育并非口头教育,重点在于将先进的思想道德理念、教学理念等贯穿到专业学科教学全过程。在循序渐进中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认真对待日常工作、积极践行“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为学生树立榜样。

2.3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相较于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较少,且具有着隐性特点。在备课环节,专业课程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并将相关知识高效地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使得学生掌握到更多的课程思政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4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为了帮助学生学以致用,高校往往会组织各类社团活动,积极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励着学生将所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高效地应用到实践中。各学校开始的第二课堂形式具有着多样性,且内容新颖。尤其,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往往需多才多艺,且极易发展成为社团的骨干力量。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者,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第二课堂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在第二课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宽容谦让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2.4强化实习阶段的思政教育,为就业奠定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会到专业对口的幼儿园或者早期教育培训机构中参与实习,进而激励教育经验,为后续顺利就业营造良好条件。在实习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新的问题与教学难题。教师应结合学生所面临的实际困难,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育。比如,在实习实践中,有些幼儿园的工资待遇较低,与教师所付出的劳动不成正比。久而久之,会打击学生的从业自信心,进而对职业认知出现偏差,引发离职、换行业等问题。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效疏导学生的不满情绪,引导学生科学合理认知学前教育工作的价值,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观。此外,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教师需做好学生的心理建设工作,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日后工作中的挑战,认真对待本职工作,高效地完成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与引导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会在教师的感染下,耐心、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学前幼儿。

3结束语

总之,将学前教育专业与课程思政教学相融合,有助于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源源不断地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输送高专业素养的人才。以上内容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教学对策。希望相关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或者帮助。

参考文献:

[1]陈丽,黄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J].才智,2020(33):48-50.

[2]陈梦明.“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新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4(2):38-4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