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数控加工专业实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近年来,技能赛事的举办极大的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根据职业院校举办技能赛事的目的,对大赛导向下的促进性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且从不同角度针对“以赛促教学”在数控加工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以赛促教;职业院校;数控加工;实训教学
在机械制造领域中,数控技术是一项先进技术,目前已在重大装备制造、军工、模具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伴随企业数控机床需求量的逐年上升,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带动了职业院校中数控专业的快速发展。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数控人才的摇篮,为了更好的提升数控技术水平,帮助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近年来,各市、各省乃至全国都开始举办数控技能大赛。通过参与这些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培养和选拔了大批高水平、高技能的数控人才,这对推进教学改革、规范专业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1.举办技能赛事的目的
十余年来,通过持续举办各类职业技能赛事,极大的推进了职业院校在实训设备方面的建设投入力度,同时也推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目前,已基本达到了国家部委所提出的以赛促教的初衷。同时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以及以赛促改的目的也纷纷实现。从职业教育领域来说,如何把技能赛事的成果转变为教学成果,以达到以赛促教的成效,这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逼着从多年来的数控专业实训教学经验来看,这方面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具体来说,需要我们从教学计划、内容、方法等多方面着眼分析,并且关注教师队伍与教学效率等诸多方面内容,在其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可行性较高的、效率较高的以赛促教学的教学模式。
2.以大赛为导向的促进性作用
2.1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2.1.1教学
从实训教学上来看,以往的实训项目缺少与产品的结合,主要为单纯理论上的工件。在机床操作教学上,也仅以面板操作为主,在数控加工工艺、模具设计、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等方面的能力训练不够。这种情况下直接导致了教学与生产的脱节,学生毕业以后很难适应企业的生产要求。数控大赛看重的是选手全面能力,不仅要求其熟练掌握机床操作方法,同时还要将加工工艺安排好,按照材料将刀具切削用量调整好,并且具备CAD/CAM软件应用的能力。另外,比赛图纸设计还将企业的生产难题纳入其中,这都为以后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2.1.2教材
从教材建设的角度来看,在传统观念、出版周期的制约下,教材建设的内容通常滞后于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在这种滞后性的影响下,实验教学内容也开始出现了滞后现象。而数控大赛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将项目或技术难题引入到比赛之中,融入到对实训教材的编写之中,这必然会对数控新技术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2.1.3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技能的传授主体是教师,学生都在被动性的接受。然而在比赛项目导向下的实训教学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主要起到导向作用。并且通过培养少数优秀生,可以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将其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形成竞争意识,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种“以点带面”的学习环境。
2.2以赛促建、以赛促管
2.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师资建设的角度来说,近年来随着数控大赛的持续推广和应用,大量数控人才开始涌现出来,其中一些成长为企业的骨干,一些成为学校教师,均在生产、教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缺乏“双师”素质人才的问题的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2.2落实实训基地建设
当前,在人才需求增长的拉动之下,各职业院校都开始建设数控实训基地,虽然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不同,但基本上都包含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成型机床等加工设备,还设置了数控系统调试及维护综合实验台。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为了能够和企业的步调保持一致,和比赛保持同步,这些院校还在实训硬件选型方面配备工业用数控机床,这样一来,极大的推进了数控发展。学校再也不是培养“模拟加工”人才的场地,而是培养具有生产能力人才的平台,实训基地不仅是提升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地方,同时还是培养产品生产能力的地方。
3.以赛促教在数控加工专业的实践探索
3.1以赛促教,修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就是对课程设置的一个整体规划,它在管理学习方法方面不同课程的要求、所占比例等提出了明确规定,并且从整体上对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生产劳动等作出了安排,另外还规定了开设学科与课程的顺序,规定了课时的分配情况,在学期、学年以及假期等方面给出了划分。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在教育结构变革发生的同时,人才需求也在悄然改变,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在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时,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灵活多变,充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并且将“工匠精神”、“7S”管理等内容融入到教学计划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能培养其职业素养,在“制造强国”战略深入落实的背景下,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技能工匠。
3.2以赛促教,融合教学内容与赛事选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是将教材、教学内容看成是一回事,认为课标要求是什么,教师就要教什么,很显然这种认识非常片面。实际上,教材仅为教学内容的形成提供了一个载体,教学内容才是发挥作用的主体,它的性质与教材内容不同。
目前,职业院校技能教学中所用的教材,始终还是将知识点作为编写依据,而且更新的速度非常慢,和工作岗位、技能赛事要求明显脱节。为此,承担技能教学的教师应该对技能赛事的精神深入领会,在日常教学中把赛事项目内容引入进来,使其与当前教材结合起来,逐步深化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目的。当下,国家部委与省、市所举办的赛事已越来越规范、常态、专业,通过对多年来大赛经验的总结和积累,笔者总结出了不同技能赛事项目在选题上基本上是和企业的工作内容相近的,并且可以体现出当前时代下工艺与技术发展的特点。赛事内容的选择越来越受到企业工作内容的影响,并且教学内容安排产生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3.3以赛促教,推动教学方式创新
所谓教学方式,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应用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会指导学生去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以及学到学习方法。与以前相比,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条件又了很大改善,从传统板书教学逐步转变为利用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职业技能赛事逐渐朝着综合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推动力职业教育领域教学方式的变革。例如,在数控加工技术实训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已得到了有效验证,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在课程教学中得到了有效运用,间接的推动了职业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发展。
3.4以赛促教,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看,师资队伍就是其生命力的体现,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所在,师资建设将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整体水平。现阶段,各职业院校都在着手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而技能赛事的举办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对于其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提升都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技能赛事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拥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能力。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竞赛也在不断与新工艺、新方法以及新技术接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吸收进来。通过参与技能竞赛,教师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理论、技能教学水平,同时还能学习到新的指导方法与技术工艺,从而更好的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3.5以赛促教,完成教学质量到教学效率的转化
这里所提的教学质量是指从学术业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态度等方面给出的综合性评价,教学效率则主要是指在单位时间以内通过课堂教学取得的效果,它不仅是对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程度的一种反映,同时也是对教学优劣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关乎教学过程运行的状态是否良好。可以看出,教学效率可以反映出当前学校内涵发展的情况,而技能赛事则可以体现出一定的小旅行、竞赛性,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要确保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把教学效率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从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师生积极参与技能赛事,可以帮助其在日常课程中更好的设计一些竞赛性质的实训项目,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各团队成员的协作。另外,通过对竞技性质教学项目的设计,还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在新教改的背景下,将比赛形式与实训项目教学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这非常重要。大量实践证明,技能大赛可以成为实训教学模式优化与改革的助推器。通过培养职业能力与专业数控目标,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这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韩涛,凌六一,王成军,欧阳名三.专业评估视角下电气信息类人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科教导刊,2022(02):56-58.
[2]高科,许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高职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1):18-20.
[3]黄云,裴婷婷,张晨辰,莫胜林.“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冠心病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51):117-120.
[4]李伟.“以赛促教,赛教融合”主动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6):76-79.
[5]张蕾,涂欣,冯静.“以赛促教,教赛相融”的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旅游类专业群为例[J].大众文艺,2021(20):160-162+165.
[6]严爱丽.中职面点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教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2021(17):71-73.
[7]张欢,刘明霄,苑柳青.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实施“以赛促教、教赛融合”的过程实施方案设计及研究[J].山西青年,2021(20):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