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践探析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与拓展,作业作为体育学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课后锻炼意识培养、良好运动习惯养成、身心健康发展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文从更新理念优化作业内容、顺应趋势活用信息技术、强健体魄创新作业类型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小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家庭作业
前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不仅要做好课堂内教学,也需要将其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制定符合青少年实际情况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这就需要小学学校重视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是现阶段,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依旧面临一定的问题,如作业内容单一、家长不够重视体育家庭作业、家庭作业频率强度不科学、作业检查方式不合理等,这些都会制约体育家庭作业实效性的提升,很难获得理想的育人效果。因此,如何优化设计小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则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更新理念,优化作业内容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教师以小学生为对象,对家庭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时,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及时更新,注重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从整体上来说,深入到小学领域实际当中可以发现,在体育教学方面,球类运动、田径运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部分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因此,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以家庭作业设计为切入点,将球类运动、田径运动融入家庭作业设计环节当中,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体验,引导学生感知体育运动的趣味性。
对此,教师可以将太极拳、跆拳道、舞蹈等运动方式融入到体育家庭作业设计当中,以极具趣味性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体育运动项目,充分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家庭、社区等场所内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及运动偏好对家庭作业进行适当性的调整和优化布置,以便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体育家庭作业完成兴趣。
二、顺应趋势,活用信息技术
在“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形势之下,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因此,对于教授小学生体育课程的教师而言,在面向学生设计布置家庭作业时,则需要重视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进行全方位考虑,结合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家庭作业进行优化布置。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特征的体育家庭作业。具体来说,教师可借助微信公众号、QQ群、钉钉群等多个信息化平台,对体育家庭作业进行及时发布,确保所呈现的体育加强作业内容具备可行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征,并借助相应的方法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的规范化引导。
第一,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运动水平、学习能力差异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设计的体育家庭作业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以便充分发挥体育家庭作业的价值。第二,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身体情况有所了解。以此为切入点,科学设计体育训练内容,将其划分为简单型、难度适中型、难度较大型三种类型。通过这样的方式,可确保体育家庭作业处于科学合理的状态,调动小学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三,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的远程指导。借助音乐、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与方法,明确体育运动的相关注意事项,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三、强健体魄,创新作业类型
(一)亲子互动型体育作业
亲子互动型体育作业主要是指,教师所设计的体育作业需要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一种作业类型。以跳绳为例,这一体育项目如果仅由学生一人完成,则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对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出现偷懒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通过亲子互动型体育作业的设计则可以改善这一现状,获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可以面向学生和家长设计“我们来接力”的跳绳家庭作业,可以在播放富有节奏感的音乐的情况下,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跳绳任务。学生通过对家长跳绳动作的观察,反思自己的跳绳运动动作,并且与家长进行互动沟通。通过这一体育作业的设计,可以拉近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完成体育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户外锻炼型体育作业
体育运动项目以户外为主,因此教师可利用体育运动项目的这一特性,面向小学生设计户外锻炼型体育作业,引导学生将体育作业的完成场所由家里、自家楼下转移到更为开阔的户外区域。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设计的体育作业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增强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趣味性含量和创新性含量,这对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面向学生设计“徒步走”的体育家庭作业,让学生走下楼前往小区、公园等开阔的场所完成徒步走的体育作业,增强学生的步行运动锻炼意识。不仅如此,“徒步走”的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让学生以更为轻松自在的方式完成有氧运动,锻炼学生的腿部肌肉,促进学生的血液循环,陶冶学生情操,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身心放松。
结论:综上所述,在素质课改进程深化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五育素质的全面培养。在小学领域内,家庭作业作为体育教学的有机组成体,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巩固体育课堂教学成果、家校互动教学模式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作为教师有必要做好家庭作业的设计工作,借助更新理念优化作业内容、顺应趋势活用信息技术、强健体魄创新作业类型等策略的实施,提高体育家庭作业设计实效性,使得体育家庭作业的育人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彰显。
参考文献:
[1]蔡明荣.体育健康视角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策略[J].天津教育,2022(08):10-12.
[2]赵占国,周栋梁.体育家庭作业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J].体育风尚,2021(05):291-292.
[3]宋书学.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小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6):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