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刍议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与教育对策
【摘要】国家安全的具体要求是随着实际需要而发展的,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安全形势严峻,国家面临诸多的安全问题。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重视国家安全意识,提升主人翁的担当,时刻牢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高校应当建立健全高效的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体系,上好思想政治课,将国家安全教育潜移默化进生活和学习里。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共同体趋势的不断演进,国家安全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安全工作需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高校要做好国家安全教育的工作,站好守卫安全这班岗。大学生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是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中流砥柱,也负责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的担当。新时期,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是研究的新方向,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国家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且必要的一部分,大学生须要能够拥有保护自身安全的意识,也要有维护国家,社会,生态安全的意识和能力。高校应当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国防教育的纲领,增加同学们了解学习国家安全有关知识的积极性,给高校学生传输国家安全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国家安全意识,激发同学们的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潜意识。
一、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意义
1.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意义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逐步、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个时候当代大学生正处壮年,可以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由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来建设的,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有利于提高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做到两个确立,有利于提升全国全民族的凝聚力。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文化、科技、信息、生态安全等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逐渐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2.对大学生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不仅仅能让大学生了解到与国家安全有关的知识,也能提升大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把拳拳爱国之心转化为行动,为建设更美好更强大的中国而奋斗。有利于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的国家安全情况仍是不容乐观,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大学生正在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得到升华。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1.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只知道部分相关知识,大部分同学都不能说全间谍举报电话、全民国家安全日这一类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知识,说不出具体日期。这反映出的问题不仅仅是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的知识不够关注,也反映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缺失,国家的宣传普及不够到位。在间谍问题上,大部分同学认为间谍离我们比较遥远,甚至收到非法的宣传材料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间谍就在我们身边,这表明大部分同学的忧患意识仍比较薄弱。央视曾经在2014年11月23日披露《境外间谍在华活动,海南多个军港被拍》的新闻,其中就报道了海南三亚某大学生在外国的间谍诱惑下,对海南多个军港、机场进行拍照、观测,搜集军事情报提供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面对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大多数大学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想法和责任,但在行动上仍存在着犹豫、不知道如何维护和害怕打击等不足。在少数大学生的眼中,国家安全与自身距离太远,甚至“于己无关”。例如,我们的问卷当中在问及假如有人给一大笔钱让你搜集一些国家安全信息和拍一些照片时你会如何做时,有81.78%的同学选择了直接报警,有12.27%的同学选择不理睬,仅有5.95%的同学选择同意搜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国家安全问题已经借助媒体等媒介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的方方面面之中,如果不对其加以重视,有可能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2.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薄弱的原因
在我们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有66.54%的同学认为在大学中接收到的国家安全知识课程有帮助,26.77%的同学认为在大学中接收到的国家安全知识课程有些帮助,5.2%的同学认为在大学中接收到的国家安全知识课程没什么帮助,1.49%的同学认为在大学中接收到的国家安全知识课程完全没帮助。这说明在当前课程中学校对学生的知识触达不够。对于当前大学的学生来说,学习是为了毕业后有一份好的工作或者继续出国深造,特别是在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情况之下,人们对于金钱的追求超越以往,并且大学生大多涉世未深,因此大学生便成为了国外间谍组织的首要目标,他们正是抓住了大学生这样的心理来达到他们的目的。然而高校对这些并不重视,大学生的急功近利,课程的枯燥乏味,老师的走走过场,看起来似乎是做到了对学生的教育和触达,但不能对学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但调查显示,63.94%的同学希望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来了解国家安全知识,说明大学生对国家的安全重视程度并不低,也迫切的去了解和提升自身的意识。高校在面对学生如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触及内心,克服麻痹思维,识别各种伪装,如何保守国家秘密,如何增强安全意识,如何提高意识层面的认知,如何防策反、防渗透、防窃密方面应当做足功课。
三、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对策
1.建立健全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体系
在学校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中,大部分同学对于国家安全的知识并不会主动学习,一般接受这些知识的途径都是在课堂上或者在新闻中,并且大多数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仍然不够重视国家安全。但仍有部分同学对国家安全非常关注,例如台海问题。学生自身不够重视,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成为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最首要的问题,教材和师资问题则是其次。当然,仍有待提升的还有高校国家安全宣传和教育的途径、形式。多数同学希望高校在开展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形式和途径能丰富多样,不仅仅是倾向于形式主义,应当切实对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做到积极引导。比如开展关于国家安全知识有关的竞赛,参加爱国主义体验营,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参加有关活动、绘制相关宣传海报、网络知识竞赛等形式等实践形式来了解国家安全知识。强化现有的高校国家安全宣传和教育的方式,如对国家安全教育有关书籍进行更新、改良,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进步,更新有关书籍的知识有所必要。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寓教于乐、灵活多变,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学校需要增加学习途径,突破教材限制,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实践水平,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情绪和氛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渗透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各种活动用行动来外化意识,以期达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状态。
2.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升大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作用
大学教育主要途径为思想政治课,我们要发挥好这个课程的作用,从深层次解析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在塑造三观过程中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挥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旗,并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国家安全知识和关注国家时事政治,把理论和现实相融合。大学生群体只有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
3.大学生应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提升国家安全意识
大学生应当自觉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领域战斗之中,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关注国家政事和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在实践中提升和精炼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思维境界。同时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面对网络上的言论和是非,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总结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要求,高校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使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得到升华,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肩负历史赋予的责任,提高科学素质和思想素质,掌握过硬本领,构建国家安全的护城河,树立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自觉。
参考文献:
[1]李丹阳,张旭辉.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J].文教资料,2020,(21):105-107.
[2]《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J].国际人才交流,2018,(5):65-65
[3]习近平: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强大力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J].中国人大,2016,(8):4-4
[4]习近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