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杨青云
  
学术·社科集
2022年18期
新田县龙泉镇第五完全小学 425700

【摘要】美术教育是学生接受美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重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课进入小学美术课堂,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微课 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美术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是学生接受美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微课是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教师借助网络技术对教材中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整理的有效手段,能使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有更多的收获,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教学实践证明,微课的运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何谓微课

所谓微课,指的是遵循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所提要求,发挥视频这一主要载体的作用,对教师在课堂内与课堂外整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进行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所作的记录。其内容包括教学课程的设计、教学复习、测试训练、学生提议,等等。微课可以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其他创新型学习思路和学习想法,帮助学生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和途径。从其特点上看,微课资源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流媒体播放性、容量小、讲授性以及经典完整示范性等特点。对微课资源的科学与有效利用,能提升并将小学美术课堂教育教学效率更好地发挥出来,其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微课虽微,但其“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总的来说,微课能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以类型多样的微知识、微学习为支撑,可实现对大道理与大智慧的彰显。

二、将微课应用到小学美术的方法探究

(一)微课的制作步骤

首先,在将微课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的讲授中前,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查阅有关的制作方法和相关的方法技术指导,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和板书的方式确定微课中知识的主题,方便围绕主题开展知识和方法的具体介绍。最后,教师在录制微课时应该保证微课视频画面的清晰和流畅,将画面进行美化和丰富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出现杂音或画面的不清晰,导致学生在观看微课教学视频时出现失误而无法更好地观看教学视频。除了画面的问题,还应该保证音质。教师应该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中,如果学生无法听清教师的声音,还应该准备话筒或耳麦等音效设备。这样教师可以一边录制教学视频,一边讲课。学生应该理解微课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积极利用这一良好的学习工具,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微课的应用技巧

在大量的教学实例中可以体会到微课对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所以应该将微课投入广泛的学习和创新课堂上。在微课上学生可以对高中地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熟悉课本上的知识点和了解重难点,对各章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在上课前可以做到对功课的预习,在课下后可以做到详细复习,以确保对每一个知识点熟练掌握,不把难点问题积累到明天,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在视频中教师可以教会学生高效率学习小学美术的学习方法,让更多观看微课视频的学生能高效率、高质量、高额度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下后,学生应该认真地复习微课中所讲到的知识,方便自己巩固知识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生应该高质量地利用这个良好的学习工具,让自己的课下复习计划变得有目的、有秩序、有成果地进行,而不是盲目的、毫无秩序的,因为盲目地学习不仅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一)能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堂教学重视愉悦性,小学生应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情感的自由抒发,不受束缚地表达个性与创意,以此实现对自信心的培养与增强,健全自己的人格。愉悦性以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激发为前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本就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需通过对多样化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采用,让小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情感态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微课的应用可以将新鲜血液注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灵活性与趣味性会由此而大幅度增加,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让他们对美术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另外,微课的运用还能增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会由此而得到调动,进而表现出对美术及其相关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向往。

(二)可以为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启发提供帮助

怎样对小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启发是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其实,想象力并非凭空出现的,需要小学生通过对具体情境的体验及感受以获取灵感,学生观察与思考的内容越多,得到的感受就会越丰富,自然地具有创意性的想法或观点便会更容易在脑海出现。微课恰恰能将学生轻松地带入相应的情境,通过对优美画面以及丰富语言等的运用,让学生仿若是身临其境一般,在不断引导中让他们实现对美术课堂知识及技能的掌握,而与此同时,学生亦会积极与主动地思考,寻求对具体情境中相关美术问题的解决途径,最终实现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提升,完成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锻炼。

(三)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通常的理解中,审美能力是一种基于特定审美趣味及观念的引领,主体对现实世界或虚拟艺术中的具体对象进行审美发现、审美判断以及审美评价的能力。要想达到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第一应让他们学会怎样欣赏美。微课的内容丰富而又多样,能很好地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同时,增强他们感受与欣赏美的能力。通过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令美术欣赏摆脱以往教师口头描述的束缚,将多维度的艺术美感呈现在小学生面前,带给他们视野更加广阔的艺术冲击,充分而又有效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艺术素养。

综上所述,美术学习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要注重微课的创新运用,合理选择课堂环节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欲望,提升美术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甘方诚.巧用微课,助力小学美术课堂——基于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2021(12):158,16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