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践

刘艳
  
学术·社科集
2022年22期
山东省蓬莱第一中学 265600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灵魂,同时也是新时期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因此,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开展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在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来落实数学学科的德育价值,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目标。本文主要从价值和策略两方面出发,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立德树人实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立德树人  实践策略

引言

教育部门在2014年颁布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制度中,不仅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全新教学理念,还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新形势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品德素养为最终教学目标。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之一,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新课改也对其教学做出了新的规定,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认知,在深入了解立德树人实践重要价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实践的具体策略,通过合理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对高中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及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与提升。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教学实践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高中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教师需要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取得更显著的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领学生建立系统化数学知识体系之外,还可以借助立德树人实践来充分展现数学学科的魅力,让学生可以从不同于以往的感性角度出发来重新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对数学有一个更加深刻且全面的认知,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品质。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

数学学科的教学进行到高中教育阶段,其知识点的抽象特征愈发明显,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时也愈发感到吃力,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专注于数学学习,学习效果自然不会理想。而通过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实践,教师则可以借助数学发展史上的趣味故事,数学家们在数学发展进程中所做出的贡献、体现的精神等,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内在魅力,进而在自主参与的情况下加强自身的学习效果。

(三)有利于促进高中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改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了各个阶段的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就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全力达成的目标,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质。而在课堂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教学任务和理念,则正好契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可以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德育目标,完善教学方案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并以此为大方向来合理完善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案,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出数学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优势和价值,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及思想道德修养的共同发展与提升。

(二)重视情境创设,塑造道德观念

所谓“立德树人”即在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以德育为先,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感化和激励,然而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仅靠教师以说教的方式向学生反复灌输一些虚无缥缈的大道理显然是不够的,只有联系了实际生活和具体情境,教师所教授的这些道德观念、品质素养等内容才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鉴于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实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和目标,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得数学教学中的立德树人实践得以更高效的开展。

以高中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知识点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在正式开始讲课之前,先借助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图文展示或视频播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运行轨道,以此来创设一个直观生动又具体的教学情境,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好基础。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该情境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三)引入历史材料,培养良好品质

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非常悠久的,其中涌现出了诸多伟大的数学家,为数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这些数学历史材料正是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最佳切入点,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述数学历史故事来加深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正确认知,并让学生在感受数学探索历程的同时,品味到伟大数学家们在探索数学世界时体现出来的美好品质。

以高中数学“二项系数的性质”知识点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杨辉三角”的相关资料,为学生讲述我国早于西方数学领域400余年就有人提出了这一数学结论的历史事实,让学生在了解相关数学知识和历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道德意识

实践是学生学习抽象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立德树人实践的时候,就可以积极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科学的教学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可以深度参与其中,通过思维共享来实现学生整体数学水平的提升,同时有效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等,为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落实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是新课改提出的根本教学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能够顺利开展立德树人实践,教师就可以从明确德育目标、重视情境创设、引入历史资料、开展实践活动等角度出发,来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德育水平进行共同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北永.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1):119-120.

[2]陈家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20(21):13-14.

[3]赵小娟.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行与思[J].试题与研究,2018(17):14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