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实施的研究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物质为研究对象、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开展化学教学更离不开实验这一载体,这是学生认识化学原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掌握化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方式。此外,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课堂带来更多的活力,让学生能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纷纷探寻化学实验教学的科学开展方法,力求为初中生设计一个有理论、有实践和有整合的科学发展途径,切实促进初中生的课程认知与主体成长。因此,广大教师格外注意初中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培养,积极采取一系列科学策略为初中生的理论验证、实践认知和整合发展助力,旨在将初中生培养成为会学习、会思考、会实践、会融合的优秀人才。
1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师自身的实验能力不强
从农村初中化学教师自身的实验教学水平来看,很多教师本身的化学实验能力并不强,特别是有一部分教师非常不熟悉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在进行实验演示时,还存在一些实验操作方法不规范的情况,同时实验演示完成以后,对实验的反思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还不到位,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实验习惯。比如在化学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一些教师在操作时并没有取得足量的红磷,导致实验数据产生了一定误差。当产生误差时,教师也没有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只是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大概的数据,这样就让实验数据缺乏说服力。由于教师自身的实验素质缺乏,导致化学实验课变得不科学、不规范,实验现象不符合实验要求,这样更不利于培育学生“通过实验事实得出科学结论”这样的化学核心素养。通过分析得知,造成教师实验素质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农村初中这批化学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不高,没有充分掌握化学实验科学,对化学实验中的一些操作细节也很模糊,长此以往,已经形成了不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例如经常做出“用手直接取用化学药品、用手直接拿取精密化学实验仪器”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只是图省时、图方便,根本不重视化学实验严谨的科学性质,导致化学老师的化学实验技能低,而教师本身的化学实验素养就不高,更别说培育学生高水平的化学核心素养。
1.2化学实验教学课时较少
初中化学科目教学是从初三开始的,而且初中生面临着中考,日常课时被不断压缩,造成实际化学课程课时较少,课时中同时包含了理论知识讲解与化学实验,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为了保证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会不断减少化学实验课时,仅仅只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视情况演示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大部分初中化学实验仅限于课堂展示,学生没有亲自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机会。关于化学实验中的操作顺序、操作要点、操作经验等,学生往往掌握得很少。从中考角度分析,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将大多数时间用于理论知识学习以及解题技巧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提高化学成绩,这些都使化学实验教学相对较少。课时较少、理论授课与化学实验课时比例设置不合理等,这些都是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与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学思想密切相关。
1.3实验设备有待更新
目前,一些农村初中的化学实验设备仍然比较落后,实验设备不完善。受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实验室的规模不大,且实验设备和器材比较欠缺。另外,实验室的布局也不是很合理,如仪器室、准备室、药品室未能分离,导致很多设备受到损坏,又或者仪器室、准备室、药品室之间的距离太远,实验准备的时间太长。还有,实验仪器的摆放比较混乱,危险药品的存放不合理,缺乏安全意识,而且失效药品也没能及时处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些都是导致实验教学无法顺利开展的原因。
2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实施
2.1提升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化学课程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通过化学实验探究出化学反应的过程,从而得出化学反应的科学依据和结论。化学实验同时也是学好化学课程的重要工具,因此,学校一定要提高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首先,学校应及时解决因农村环境问题受到的条件限制,比如针对化学仪器和化学药品短缺的问题,化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品制作成简易的化学仪器,比如利用倒酒的漏斗制作成分液漏斗,以此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2.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知识应用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的自主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实验操作具有很强的技能性,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外实验活动的形式,为学生增加实践的机会;第二,确保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教师可以开展与元素化合物相关的验证实验、与小学自然学科相联系的实验习题、更具灵活性的选做实验等,旨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主动参与实验操作;第三,加强科学素养教育。实验并不只是一种直观的教学辅助手段,其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是贯彻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够深刻地掌握化学知识,也可以提升实验操作能力、领悟科学的方法,从而形成热爱化学的态度。
2.3借助现实生活培养实验能力
教师不仅要借助课堂教学的力量促进初中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培养,还要开发农村生活中潜在的实验条件和探究机会,借助农业生产活动为初中生拓展更多、更好的实践探究空间。农业生产与化学知识、实验过程息息相关,恰好能够给予初中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农业生产的好机会。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并从多角度加以干预,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且适合农村初中的化学教学模式,兼顾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从而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使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为后续学生深层次学习化学以及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亚伟.探析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新课程,2022(09):62-63.
[2]庄艺卿.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探究[J].读写算,2021(0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