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双新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文化的实践

李贵华
  
学术·社科集
2022年35期
成都石室白马中学 四川成都 611930

【摘要】2022版新课标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示现实世界。数学知识绝不仅仅只是数字之间的关系,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只不过这种趣味性是抽象的,不易感知的学生只有真正进入到数学的大门之后,才能够发现数学的美。而高中阶段是学生数学奠基发展的关键阶段,培育学生进一步了解更加高阶的数学知识的兴趣,就要在课堂上积极渗透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渗透;新课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学教育迎来了双新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新课标也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必须探索更加高质量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该考虑到高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的难度,应该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增进对数学文化的了解。除了对理论知识内容进行灌输之外,还应该真正利用数学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围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进行探究。

1.结合数学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培育学生探究意识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出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一定要教师主动讲解,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笔者发现,高中生其实已经具备了自主搜集材料,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引导他们运用网络工具自己搜寻数学文化的背景知识,由学生主导数学文化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渗透,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可讨论性,进一步弘扬优质的数学文化。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教师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讲解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其实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公式学会做题,然而,高中阶段要使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让学生对三角函数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能够采用这样简单直白的教学方法。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先提醒学生自己预习下节课将要学习的三角函数知识,上网搜索和三角函数有关的趣味数学故事,每位学生都可以借助学校的多媒体设备,或者回家以后利用手机自行搜索,尽可能寻找一些与众不同的数学故事,放到课堂上,一起分享讨论,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三角函数的认知深度。紧接着,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前来分享自己之前搜集到的故事内容,如果之前教师也采用过类似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把不同的故事放到一起,共同分析,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尽快找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当数学形成一个系统的故事线时,学生会发现,原来数学文化里面也有那么多的门道,从而生成对数学学科的高浓度兴趣,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的氛围里面。

2.结合数学习题,渗透数学文化,培育学生数学技能

高中阶段讲解数学习题是保证课堂成绩,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教学步骤之一,对于高中生来讲,每天要吸收的数学知识其实是比较多的,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就要求教师每天要带领学生练习一部分习题。通过做题的方式快速巩固知识,有利于节省课上的教学时间,教师讲题的时候,总有一部分不太愿意配合教学工作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把数学习题和数学文化结合起来,让讲题的过程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例如:在学习“集合”时,教师一边讲解集合的相关内容,一边带领学生做练习题,最开始,教师会告诉学生,集合之中可以包含任何数,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就会产生疑问“那如果集合之中的数无限大怎么办?我们应该如何表示?”。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数学文化的相关知识:“刚刚这位同学提出的疑问非常巧妙,其实很多年前,我们数学界的大师们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数字可以是无限大,也可以无限小的,但是在表示的时候,如果要表现出一个数的无限性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数学家们发明了无限符号,接下来请大家翻到课本,自主思考无限符号应该如何应用到集合之中。”,讲解问题的时候,借助数学文化的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活跃性思考

3.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数学故事,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高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其实非常大,尤其是近年来高考数学的难度逐渐加大,为了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高一阶段教师会把教学节奏设置得比较紧凑,每一节数学课上,几乎都会有新的知识出现。这种教学安排一定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学习负担,所以,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适当渗透数学文化,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相结合,或许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讲数学大师欧拉的故事。这位数学大师发明坐标系之前,经常在床上躺着,思考问题。比如他喜欢在头脑之中构建一个地图,快速在这张地图上确定事物的位置,直到有一天,他在家里的角落里看到一张蜘蛛网,上面挂了一只已经奄奄一息的苍蝇,这个时候,欧拉开始思考蜘蛛是如何知道这个地方有苍蝇的呢?直到他看到蜘蛛网上的网格之后,欧拉又展开了大胆的联想,他认为,蜘蛛有可能是借助了蜘蛛网上的网格,从而一步步排查出了网上的这只苍蝇。故事讲到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平时见过的蜘蛛网都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网格状的,可以向外无限延伸的?就是借助这样的特性,数学大师欧拉才发明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一个可以无限延展的坐标系上,能够任意确定一个事物的位置,并且精确表示出来。借助这个故事讲解数学函数的相关知识也会显得轻松很多,有利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学科的学习,从一种技能传授最终要形成一种文化的传播,学科育人的目标实现需要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意识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对数学文化进行传播,不断丰富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从而实现知识学习、技能培养、文化育人的学科目标。

参考文献:

[1]滕苑.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高等数学理论[J]. 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13):82-84.

[2]刘西媛. 数学文化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22.

[3]杨杰. 课程思政融入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与策略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2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