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在核心素养目标下对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方法探索根据“二环三段四测五思”教学法的应用实践为例

何德伟
  
一起文学
2021年14期
大方县实验高级中学历史学组

内容提要: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下,作为西部地区第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无疑是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的和挑战。如何把握好新的教学目标,怎样获得更高的教学成果,怎样把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的培养出来,这是我们要一直实践的课题。在新形势下,贵州省大方县实验高级中学宋谋齐老师提出了“二环三段四测五思”教学法。期盼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找到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那么在西部地区高中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上能不能得到实现,这需要实践应用加以论证。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学科素养、“二环三段四测五思”教学法

引言:

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希望在西部地区高中历史教学中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关于教学方法的论述有很多,但是真正适合西部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方法,除了汲取发达地区的先进方法外,还得在这些地区在实践过程中找得到属于这些地方的具体方法。贵州省大方县实验高级中学宋谋齐老师提出了“二环三段四测五思”教学法就是属于这一类方式方法。那么这一方法在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的到运用,是有着非常实用的效果价值的,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把握和对“二环三段四测五思”教学方法的运用的实践的探索。相信一定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高中历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难题。

论文正文:

一、西部地区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背景

在新时代下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西部地区所面对的困难比发达地区的困难要难的更多,要想达到预想的目标难度也更大。所以要在教育方法的探讨上做到实事求是,一定要想了解相关的背景。

首先,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在新时代的主题使命下,我们在教育教学的研究上一定要进一步根据实际需求深入探讨。

其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对于历史学科的以上核心素养,我们要充分的去理解和把握。对它具体的论述,已经有各界的历史学专家和学者对它准确的描述。我们需要一线教师就是对其深刻而准确的理解,并且把它融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当中。

在次,要充分的结合西部偏远地区的学的教育情况,主要有以下一些困难情况。

教育硬件设施不够,比如对于学校图书馆的建设等,都知道历史等文科的学习更多的是学生需要有足够的自学机会,比如查阅资料,阅读课外的史料等等。

2、地方教育领导者的重视度不够,在重视理科为主的大趋势下,初高中各级领导更加注重理科分数的提高,这样既适应了现实的需要,也符合学生和教育者的利益诉求。那么对于文科重视度就显得相形见绌。

3、教师教育的教学困难,在西部的偏远地区长时间都处于消息闭状态,作为一线老师虽然已经有了互联网的信息新时代技术,但是大部分老师还是按照老方法上着传统形式的内容。教学内容还是以非常唯一的教材为主,教学方法也是还在按照原来方式,主要是老师讲解教材内容,很明显这样的方法教学效果不是太好。

4、学生本身的文化底蕴和素养欠缺,作为西部的偏远农村,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父母的文化诉求是没有得到满足的,加上已经去了几千里外出打工的父母,情况就更加艰难了。几乎可以排除他们在生活当中学习到历史知识的可能性。这为我们西部偏远地区的教育者加上更加艰难的题目。

“二环三段四测”教学法在新历史课堂的应用实践

1、“二环三段四测”教学法的来源

作为一线教师,面对教育教学的困难,找到适合的方式就异常的重要。针对当前的课程改革新形势,找到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也成为不能逃避的难题。“二环三段四测”教学法是贵州省大方县实验高级中学宋谋齐在2014年度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省级重点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高效自主学习探究”(2014A034号)课题实践研究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一种能指导教师有效“教”和学生有效“学”的教学法。

“二环三段四测”教学法①(听说读写看记练思用,九字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为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 其理论思想主要依据有翻转课堂理念“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弗拉维尔(Flavell)的元认知理论和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以及深度学习理念。该课题经县、市逐级推荐,最后省课题专家组通过成果鉴定等多种形式进行论证,专家组认为该课题研究体系规范,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完成了预期科研任务,在课题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的“二环三段四测”教学法具有可操作性,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2、“二环三四测”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1)对高中历史教材的分析。我们内容是选自新编普通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二课,本课共分为四个子目录,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族关系的变革,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使秦国率先建立了封建制度,从而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国灭六国,-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在连续早期中国文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文明,为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对学生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历史已经简单的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和变法运动,井田制的瓦解,百家争鸣等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缺乏对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之间变化的内在联系的认识,难以理解诸侯国掀起变法风潮的历史必然性。通过本课的学习,力求使学生掌握春秋战国和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涵育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3)对使用“二环三段四测”教学法的实践论述。

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比较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老师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于概念性的陈述性知识,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习,老师只需要提醒指明该部分知识,然后让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或者相互之间探讨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后达成一个学习的效果。那么在我们的历史第二课涉及的人物介绍,所发生的的历史事件(如商鞅变法内容)就属于陈述性知识,老师不能再花费跟多时间和经历来帮助学生来学习一个概念性的知识,这是没有必要和充足的时间的,所以特别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也减轻了老师教学的任务。

其次,是比较能够达到的引导学生深度的学习。比如在这一教学法中提出“听、说、读、写、练、思”等具体方法。不管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就是所针对的具体的知识一定是“程序性的知识”,那么如何理解这一分类概念呢?就是这个知识它属于逻辑顺序的,比如背景原因的分析,结果的影响,过程中的特点,概念知识的相互比较等等,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对“听、说、读、写、练、思”等方式方法的运用。

列如: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展示你们所搜集到的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图片,请大家通过下列图片和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里的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变化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促进了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从而导致了分封制的崩溃,培育学生的唯物史观。这就需要学生用到“说、思、读”等方法。

另外,“二环三段四测”教学法可以随时关注教学的效果。使用“四测”的办法可以随时关注学习的情况,比如引导同学“说”的同时就是对同学学习效果的检测,同时还可以关注其他同学的“听”,那么就是对教学过程的检测。我们同样用上面的例子,请大家通过下列图片和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那么学生在讨论后回答这一问题需要用到两个方法,一个是“思”,另一个是“说”通过这两个办法就可以检测学生是否思考,是否弄懂这个问题,当然也同时会坚持唯物史观的分析历史科学方法。

“二环三段四测”教学法的在历史课堂的应用总结与反思

在实践了“二环三段四测”教学法之后,我们不难看出,它是有着很大的效果的,它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真正的使老师改变原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在是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才能达到减轻负担的效果。真正完成那个味学生“点火”的任务。

在学生的学上,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当然在这一教学法在实践中,需要老师多用引导、鼓励、赞扬等情绪情感的调整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也需要老师和学生一同成长,保证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

如果长时间使用这一教学方法,会有同学因为只注重“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而对于需要自主学习的内容,特别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老师还需要一定的关注。

本文系贵州省省级重点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高效自主学探究”(2014A034号)研究成果“二环三段四测教学法”实践推广应用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宋谋齐.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高效自主--“二步三段四测”学习策略研究.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年第22期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