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对大学生社会注意力的影响研究

——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阿比达 艾克拜尔 罗晶 田淼淼 靳光霞 何琳
  
一起文学
2022年2期
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对大学生社会注意力的影响作为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法以及深度调查法等方法,以新疆农业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了短视频平台对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社会注意力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其他对大学生社会注意力和短视频平台的研究提出了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刷短视频平台的监管意见并写出了对短视频平台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期望。

关键词:社会注意力;短视频平台;大学生

1引言

1.1研究背景

数字时代各个技术平台产生的知识、信息每天迎面而来,但是每个个体的时间、精力、注意力极其有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手点击某个信息平台,总会发现五花八门的内容信息,有时还会遇到以“震惊”开头的“标题党”。这些日常经历的背后折射出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在网络社会,社会注意力的提供者会因为无限信息与有限注意力之间的矛盾而面临抉择难题;社会注意力的捕获者也会因为社会注意力的稀缺及其分布偏好的难以把握而陷入竞争旋涡。与此同时,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社交媒体视频化,加快了视频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注意力的传递过程大大缩短。

2019年仅在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上就有2.5亿位“屏民老铁”以日均上传作品超过1000万的发布量累积了近200亿条短视频。在内容繁杂、信息丛生,文化多元的短视频领域,大学生因“刷屏成瘾”导致社会注意力逐渐被网络短视频吸引,日益在专业学习、思维认知、价值认同等方面显露隐忧。目前因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社交方式蓬勃兴起并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也早已成为互联网短视频的忠实“消费者”,因此,近几年青年大学生的“社会注意力”被短视频平台大量吸引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

本论文选取新疆农业大学青年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当前新型热门的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为研究切入点,核心问题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对当下青年大学生的社会注意力吸引程度现状以及如何影响、形塑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探讨出短视频对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希冀更多的“正能量”的短视频引导更多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自身也能甄别信息的优劣,从而形成积极的文化氛围,期望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1.2 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随着快手、抖音等新型短视频平台的多样化,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注意力”不自觉的被其中内容所吸引,由单纯的“消费者”转化为“参与者”,通过社会注意力来体现自我价值和自我需求。因此,本项目通过对快手、抖音等新型短视频平台是如何影响大学生群体的社会注意力而展开研究。以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注意力为研究主体,以新疆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为切入点,通过对快手、抖音等新型短视频平台的研究,从不同的视角研究社会注意力理论,分析其对青年大学生社会注意力的影响,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社会注意力的研究增添了理论的支撑解释。

1.2.2实践意义

近年来科技与网络发展为新媒体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空间,逐渐的从简单图文向融入媒体的新阶段发展,而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应用逐渐深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刷抖音”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碎片化时间娱乐消遣的首要选择,他们通过短视频平台记录、呈现、观察生活,并与外界实现沟通交往。无论在课间休息,茶余饭后还是睡前都成为了青年大学生“刷一下,看一下”的仪式感。通过该研究具体实践意义有:

(1)通过调查青年大学生的社会注意力受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影响,深层次剖析其内在原因,分析现在青年大学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影响下,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最优分配和控制自己的社会注意力。

(2)事物始终具有两面性,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为吸引眼球而不择手段的内容,也有传播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内容。通过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来构建一种尊重多元化和传播正能量的新型青年大学生网络空间。

1.3研究存在的创新之处

首先,目前对于“短视频”、“社会注意力”、“大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影响的研究课题并不多。所以本论文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以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的社会注意力为研究主体,通过以快手、抖音为主的短视频平台分析其对青年大学生社会注意力的影响。此外,21世纪作为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短视频作为互联网产物,近几年异军突起,带动了新媒体行业迅速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大学生又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是最具有开拓性的建设与创造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

2核心概念界定

2.1社会注意力

注意力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社会注意力概念也起源于心理学。可以说,社会注意力概念的提出最初是对心理学注意力概念的借用与延伸。然而,心理学并未对注意力和社会注意力的概念做出特别区分,只能依据两个概念在适用场景上的不同窥见二者的区别。在心理学的概念体系里,注意力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既可能是自上而下不受外界刺激产生的大脑思维活动,也可能是自下而上受外界刺激的意识产物,其中,自上而下的过程受到当前行为目标的指导和参与者对与手头任务相关的社会需求评价的影响;自下而上的过程受到刺激的物质性、语义性和社会性及情感显著性的影响。结合已有研究,本文将社会注意力定义为:在个人意识和社会结构双重互构下,社会或各类特定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致倾向性的注意力行为形态。

2.2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短视频(又称短片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其内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等主题。由于内容较短,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逐渐获得各大平台、粉丝和资本的青睐。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00亿,占网民整体的88.3%。

3大学生对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社会注意力分散现状分析

3.1刷短视频使用的设备及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表明,在短视频的设备使用上超过96%的人使用手机观看,使用电脑、平板等设备的均不足2%。使用手机设备观看短视频的占比如此之高原因为,在4G网络兴起之后,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提高,短视频平台也随之出现在每一个智能手机里,随身携带手机为随时使用手机观看视频提供了便捷性。

3.2刷短视频的目的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表明,观看短视频的大学生有76.7%是为了消磨空闲时间,50.9%是习惯打开,47.6%是为了调节心情,26.2%是为了学习知识和技能。在消磨时间的大学生中,47.6%的大学生获得了生活妙招,41.8%的大学生有了美食选择,38.9%的大学生有了旅行目的地的选择,30.1%的大学生获得了学习方式,25.2%的大学生学到了说话方式,还有13.4%的用户是为了追星。在调节心情的用户中,有67.9%的大学生生活更加愉悦,39.8%的大学生拥有了新的生活态度,35.9%的大学生更加充实自我。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大学生中,有50.5%的大学生了解到更多信息,33.9%的大学生学习方式增多了,23.3%的大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了。

3.3对刷短视频的态度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表明,在参与此次调查的大学生当中有67.96%的大学生表明刷短视频会使他们上瘾,还有32.04%的大学生觉得刷短视频并不会使他们上瘾。另外在67.96%的大学生当中51.43%的学生觉得上瘾是因为短视频平台研究人的心理,掌握了兴奋点因而吸引力他们的注意力。剩下的21.43%和27.14%的学生则分别认为是喜欢看短视频和自制力不足使他们对短视频上瘾。

此外根据问卷表明,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消失也会对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有10.68%的大学生认为,短视频平台消失会觉得很无聊。还有19.42%的大学生认为,短视频平台的消失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并且很不适应。另外44.66%的大学生认为,短视频消失的刚开始会不适应,但是慢慢会习惯。剩下的24.27%的大学生则认为,短视频平台的消失,可以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4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4.1存在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表明,刷短视频使大学生消耗大量时间、学习效率变低,注意力不集中分别占84.47%、60.19%。而且有67.96%的大学生中有51.43%的认为由于短视频平台研究人的心理,掌握了兴奋点因而吸引注意力导致对刷短视频上瘾。大学生打开短视频的原因中消磨空闲时间、习惯了打开看看、调节心情分别占76.70%、50.49%、47.57%。大学生喜欢刷短视频的原因中消磨空闲时间占65.05%,以上表明,大学生刷短视频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效率变低,注意力不集中。大学还处于一个学生和社会交界的区域,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规划能力有待加强,使大学生在空余时间刷短视频时间较多。大学生不断沉浸在15秒的炫酷视频中无法自拔,麻痹大脑。在做某些事情时无法专注,无法集中时间和精力去看书学习,无法使大脑安静下来,降低学习效率,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2)刷短视频存在上瘾现象。当大学生在短视频中脱离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当大学生没有意识到流失时间的价值时,再去面对生活时他们就会感觉空虚和失落,就会不断去观看视频,以弥补自己的空虚感,逐渐对刷短视频上瘾。

4.2积极影响

4.2.1通过短视频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主要靠的是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和校园文化的熏陶,但由于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无法理解透彻。现在短视频的兴起,可以弥补形式和内容上的不足,凭借视频的娱乐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让大学生更乐于接受,也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4.3消极影响

4.3.1短视频使大学生价值观扭曲

短视频平台作为一个商业平台,始终是以营利为最终目的,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他们会想尽办法提高用户在该平台的活跃度。短视频在用户使用中逐渐变得功利化,为了获取粉丝的喜爱,他们会拍些无厘头的视频,借此来吸引用户的点赞和关注。甚至会发一些低俗的内容,无底线的炒作。随着短视频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处世态度也发生了改变,日益趋向于功利化、金钱化。所以短视频平台可能会助长不良信息的传播,还可能削弱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5针对存在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此前,网易新闻举办的“声浪计划”,其目的是为希望发现有态度、敢表达、够有趣的青年一代。鼓励大学生以不同视角观察社会热点,用多种方式传达观点态度,这对社会、大学生及企业自身来说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一项活动。因此各大互联网公司以及短视频平台也可以借鉴于此举办一些积极的活动,其举办形式即可以是线上的,也可以是线下的,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时候多提供一些平台,还可以为自己的企业创造流量、打造知名度,并为其以后的发展培养人才。

除此之外,要明确利用短视频进行适当的娱乐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每天都抱着手机刷视频,不仅会浪费掉自己的时间、荒废点自己学业的同时也会消磨自己的心智,学会真正的驾驭互联网,要有一定的目的导向性。

6研究结论

社会注意力的研究兴起和视频时代的到来紧密相关,短视频平台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如今,社会注意力也逐渐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对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时代,单独的个体注意力并不具备太大的价值,只有当众多的个体注意力聚集到一起形成社会注意力时,才能起到影响社会的现象。

因此,本文通过将社会注意力这一新概念与网络时代的新型产物短视频平台相结合。再根据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法,以及深度调查法的方法,发现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对大学生社会注意力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总结和分析短视频平台对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态度和目的等方面,为能更好的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刷短视频的监管,促进短视频平台与教育的良好融合,以及了解社会注意力等稀缺资源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董伟,王毅杰.青年社会注意力的形塑机制——以抖音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21(02).

[2] 杨建,科李慧.从“失语者”到“屏民老铁”——边缘青年群体基于快手平台的文化公民身份构建[J].中国青年研,2021(02).

[3] 李向民,徐浩然,王晨.社会注意力,精神经济时代的稀缺性资源[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5(3):106-12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