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探索与研究
【内容摘要】 新时代以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课程思政逐步渗透到高校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关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方兴未艾,商务英语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国际外贸行业人才的摇篮,在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商务人才方面肩负着重任。本文通过研究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发展的现状,从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机制、教师等方面探讨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以期使商务英语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国际性充分融入课程思政中,起到“培根铸魂,启润心智”的作用。
【关键词】 商务英语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以“三全育人”为指导的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育人的必然要求,是民族复兴和崛起的战略举措。因此,把握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积极探求应对之策,对于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建设高质量商务英语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概述
早在2004年,国家就重视起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以改进德育课程。以上海为先锋,全国开始探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发展之路。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2014年上海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并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上海各大高校开设了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创造性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国社会发展以及各高校的特色学科联系起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使得思政教育深入人心。“中国系列”课程也成为“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的开端。上海的成功探索经验得到了中央的肯定,2016年“课程思政”理念被纳入中央31号文件中,并在2017年成为国家战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观,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在于课堂的教与学都应具备育人功能,要让全部课程成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让课程思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仅要进入选修课、必修课等显性课程,还要拓展到隐性课程,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做到显隐结合,形成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课程思政肩负着双重作用,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好正确的三观,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对高校课程改革具有深远指导意义。因此,要求大学里设置的所有课程,在传播专业课知识、发展智慧的同时,要注重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充分发掘教材中的育人理念,“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专业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有明确的目的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规定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相关商务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熟悉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国际商务的基础理论与实务,具备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商务沟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需要,能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国际金融、跨境电子商务等涉外领域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中,除了明确学生应具备专业知识技能,还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家国情怀,契合课程思政的育人、育才的培养要求。
(一)树立正确三观
新时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注重培养有高尚品德,行为端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的课堂,将知识能力素养价值观引领有机地融入外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在课堂融入德育元素。“以情动人,以行带人,以智教人,以德育人,”使学生专注学术的同时,浸染在优秀的思想道德文化氛围中,陶冶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课程思政中不断落实新时代的要求,为国家培养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培养时代的开拓者和创新者。
(二)增强文化自信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要能够熟练使用英语,并以语言为媒介,了解西方的文化、观念、生活、商务等方方面面,从多元视角看待世界。英语专业面对多样文化,总能以开阔的视角和胸怀予以接纳。然而,在纷繁的文化冲击下,学生容易受到外来意识形态的影响。特别是在网络普及的时代,互联网上的一些言论带有意识形态偏见,长期浏览此类信息容易削弱的学生的政治意识、文化意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树立高度文化警觉意识,增强文化、理论、制度自信。
(三)培养高质量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环境、主体、内容等方方面面不断发生变化,但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教条化、单调化等问题,难以到达预期的教育效果。加强商务英语专业思政课程的建设,将思政元素贯穿于专业课中,是时代造就高质量人才的需要,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学生能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为具有高尚品德、人文与科学素养、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敬业与合作精神、创新创业精神和健康身心的人。不断引导学生提升自己,养成健全的品格,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深造锻炼,拥有宽广的视野,拥有发声的底气和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识和能力。
三、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现状
(一)教材西化侵蚀
商务英语专业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课程,许多高校都会使用外版教材。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自然地习得英语,掌握地道的表达,但也存在一定的隐患。教材过分西方化,其中的内容会不经意间掺杂意识形态的传播,隐藏在知识中难以鉴别。分辨能力不强的学生很可能成为“拿来主义”,不知不觉中接受外来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原版教材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具破坏力、隐秘性和渗透力的情况下, 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威胁。教材过分西方化不仅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阻碍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行,甚至可能危害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
(二)教学方式僵化
在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希望把所有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教学方式以讲述法为主的。这种方式容易使课堂走向教师主导的极端,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流于说教。“大水漫灌”形式下的教育,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对老师的讲解“左耳进右耳出”,既学不到知识,也难以领悟课堂中的思政精神。在此影响下,课程思政只停留在形式层面,难以落到实处,无法起到启迪学生的心智的作用。
(三)考评方式单一
考核方式对课堂教学起导向作用。目前我国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考核方式不够灵活,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大部分为笔试。考核内容也都关于课堂知识,存在轻商务重语言,轻道德重知识的倾向。并且期末考试在总评重所占的比例较大,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所占比例较小。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点也都集中在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上,学习目的趋向功利化,学习思政内容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思想意识的提高。考评方式单一,难以反映思政课程教育效果。
(四)教师意识不足
在对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的调查中,50.10%的受访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的意识,92.20%的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师缺少课程思政的能力,84.40%的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外部环境还有待改善。究其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部分教师,特别是非党员教师的政治觉悟有待提高,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许多商务英语专业课的教师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思想政治教育,觉得自身缺乏进行课程思政的能力;部分学校对思政课程的宣传还不到位,校内的课程思政建设还不够完善。
四、推动课程思政融入商务英语专业的策略
(一)精选育人内容
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教材监管,重视外版教材的管理工作,对市面上的教材进行严格筛查,特别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图书,防止外来意识形态通过知识进行渗透,提高教材质量。其次,高校在选取商务英语专业教材的时候,要尽可能使用国内本土教材,精选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教辅书。在借鉴西方原版教材时,教师和学生都要保持文化警觉和文化自信,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师要善于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特色提炼、开发思政元素。一是要善于内生,即在非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并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商务英语综合教程4》的第五单元Unit 5 Conflict and Compromise讲述了中美贸易战。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美帝国主义遏制中国的复兴和崛起,由此启发学生理性认清国际局势,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爱国意识。二是要善于植入,即在讲解专业课知识时,在适当的时机添加有关思政素材的材拓展知识。如《商务英语综合教程4》的第三单元Unit 3 Unit 1 Media: Fact or Fable论述了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教师可以介绍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时事热点,一些西方媒体、政客散播恶意抹黑中国的假新闻,带有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大众传媒,培养明辨是非能力,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讲解课本内容时,教学要主动从中国视角、中国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思考的能力,弘扬中国声音。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深度,从文化深层次结构出发,关注热点话题,帮助学生思辨性理解、认识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创新教学方式
要推动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实,就要打破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创新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自然教学法是商务英语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在开展思政教育时,教师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将德育元素自然地融入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用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代替说教,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以《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的第一单元Unit 1 Job Interviews为例,教师可以设置模拟面试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应聘者和考官进行面试。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思维,又能引导学生培养端正的工作态度、职业态度。在即将到来的教育信息化3.0时代,教师应灵活运用新型教学方式,将MOOC、SPOC、翻转课堂等多种现代混合式教学方法带入思政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使课堂“活”起来。教师在课上也要多涉及时事政治,必要时补充一些图像、影视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国内、国际形势,塑造全球化思维。同时,可以将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以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华传统文化载体为主题,开展商务演讲、谈判、市场营销策划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民族文化意识。
(三)优化考核机制
在考核、评价过程中,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综合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评价机制,并将评价结果持续作用于日常教学和教学改革,是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支撑手段。提高过程性评价所占比例,并且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多维度评价学生取得的进步。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堂展示、读书报告、实践表现等因素综合纳入考核范围,有利于观测学生在知识水平、商务技能、思想政治水平方面的提高,展示知识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不同的专业课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在市场营销课上,考试形式可以是开展市场营销策划比赛,“以赛代考,以赛促学”;商务谈判课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商务谈判;视听课可以开展主题辩论等。另外,不仅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还要引入师生合作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方式。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使评价内容、方式、主体多元化,发挥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促进师生双方思想政治水平的共同提高。
(四)提高教师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身为课程思政的“第一主角”,想要上好“金课”,成为“金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深入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促使教师明白自身肩负着立德树人使命,树立道德情操,注重品德修养的提升,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其次,学校要做好培训工作,开展道德思政的专题讲座、学术研讨、竞赛比拼、教学观摩,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教师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互相交流借鉴实施课程思政的做法。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一方面要多加讨论,总结出商务英语专业课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经验,并在课堂实际中积极运用。另一方面要多向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取经,深入了解思政知识,寻求指导和帮助,协同作战。再者,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提高思想觉悟。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加思政知识储备,才能够做到将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融会贯通,在课堂上帮征博引。最后,学校应建立教师的考评机制,将师德师风纳入评价标准,督促教师在思想情意、专业知识各方面不断提高自己,建设高素质的商务英语教师队伍。
五、结语
教书、育人是一体的,育人、育才是一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国家、学校、教师的多方协作,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统筹。各方要建立联动保障机制,打造一批高素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善于挖掘文本中思政元素,创新教学育人方式,优化考核评价机制,丰富商务实践形式,将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于一体,实现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重视西方文化的学习,也不忘中国故事的讲述,增强学生政治思想意识、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思政课程融入商务英语专业的研究方兴未已,有待进一步探索实践,不断提升和完善。
胡文琪(1998—)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英语)。
【参考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谈高校思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7nztzl/2017_zt11/17zt11_xjpjysx/201710/t20171016_316349.html(2021-12-26).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1-12-26).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02),50-58
严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与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J]. 外语界[J]. 2020,(01),2-8+14
王立非,叶兴国,严明,彭青龙,许德金.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47(02),297-302
李小军,郭伟明.西方原版教材引进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影响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8,17(05),11-16
曾梦玲.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现状与提升[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3),137-139
严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与商务英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J].外语界. 2020,(01)外语界. 2-8+14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9/content_5375220.htm?cid=303(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