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关于中国画工笔人物中线条的魅力研究

张晨曦
  
一起文学
2022年5期
河北外国语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目前,在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时候,线条不但得要具备写实性,且还得要具备写意性,不仅仅可以展现出人物的外在形象,还可以凸显人物内在的情感,所以在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的过程之中,要合理运用线条的粗细和力度,由此来着重展现人类不同的精神与情绪,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中国画工笔人物中线条的魅力。

关键词:中国画;工笔人物;线条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在我国绘画艺术之中,工笔人物线条属于其中十分特殊的元素。处在该时代背景之下,该项绘画技巧可以运用在更多题材的绘画之中。首先在时装画之中,中国工笔人物线条对时装的褶皱与质感可以实施动态性描绘。其次则是在宗教绘画之中,可以选择应用中国画工笔人物线条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多样化形式从根本上来提高宗教画的艺术性。最后是运用在现代艺术之中,工笔线条依旧有着十分广阔的运用空间。

2、中国画工笔人物用“线”特征

由于线具备最直接、最形象、最便利、最快捷的条件,其是人类最早时期运用的一种造型语言,古代传统艺术就呈现了线的造型语言,直至今日中国画也没有减少对线的使用热情。随着历史的发展沉淀,线变成具备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语言。此外,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使用线并非根据实际事物照抄形体,亦并非思想方面的自由随意,其是经过长期的磨炼积累而构成的特殊程式。众所周知,中国画作中运用的线具有十分久远深厚的发展历史,沉淀积累出各种各样形态不一的线与线的使用形式规范,其属于一种客观且被认知的固定标准。在使用线中,运用的规范就好似音乐中的音符,起收的方法均具有非常严格谨慎的标准规范,线的好坏与对错,均能在线造型方面呈现出固定标准和规定,并非创作者根据自身想法和兴趣随心所欲展开创作。

3、“线条”运用具有的独特功能

3.1、绘画造型表现的功能

“线条”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千年演变出来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质,是传统绘画当中的骨架所在,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画面的重要因素。线条的有效运用能够对整个物象的外部轮廓、内部结构进行良好的表现,绘画者通过特殊的线条,进而展现更为形象、多变的物象特征。古人曾经对此总结了“十八描”,也就进一步展现出,不同的线条对于不同物象的轮廓以及内部结构所表现的质感、体积感以及量感等等。

3.2、运用线条展现绘画者独特的情感

在绘画表现的过程当中,采用不一样的线条进行表现,能够展现出极为特殊的艺术语言,与此同时对不同绘画者所独有的情感内容进行表现。在线条运用当中,不仅可以通过曲线的造型表现对物象的质感予以表现,而且还可以通过急促、轻重、顿挫、缓急等不同的笔法,对绘画者细腻、特殊的情感予以表现。在一个绘画者通过笔尖划过纸张的时候,他所表现出来的不仅是对空间界限的划分,而且也是对其特殊情感的透漏。例如:在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所表现的画面当中,线条的豪迈与奔放、用力的轻、重、缓、急等等,都展现出雄浑、奔放之感。总而言之,在中国的工笔绘画表现当中,线条不仅仅只是轮廓线或者是结构线,更是绘画表现着的情感表现,是绘画者对自身心境予以表现的重要媒介。

3.3、线条所具有的装饰功能

在对工笔人物进行表现的时候,线条所凸显的节奏感以及韵律,是对整个画面予以装饰的重要体现。只有通过对这些简单的线条进行重新组建、画面穿插,才能够将这些画面变得更加的具有统一性。就是对线所具有的疏密之感、抑扬顿挫之感、长短粗细之感等等进行运用,进而展现事物所独有的主观性,对绘画者的主观意趣进行表现,并进一步增强整个画面所具有的独特的装饰韵味。

4、中国画工笔人物中线条的魅力分析

4.1、技法魅力解读

对工笔人物绘画而言,要想使线条表现质量及效果达到预期,达到笔为己用的高度,前提是对用笔技法有系统地了解和熟练的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法极多,不同技法给人带来的艺术感受往往有所差异,下文将以工笔画常用的十八描为例,对技法的魅力进行解读。十八描所展示内容,主要是描绘衣纹褶皱及人物形态所适用的技法,强调以笔迹形状为依托,赋予画作独特的内涵与艺术感受,十八描的蚂蟥描、琴弦描和铁线描,均可被用来对服装材质、人物性格进行描绘。画家可选用不同技法,对工笔人物所具有的质感进行衬托,借助粗细不同的线条,勾勒出特点鲜明的材质及画作内容。混描所强调的重点是轻云舒卷般的纹饰与流畅简约的线条,基于上述手法或笔式,使画作更加独特。竹叶描的特点可被概括为芦叶为短,画家可借助该方式,赋予画作潇洒、自然且灵动的美感。铁线描更倾向于利用圆劲中锋和特定韵律,对工笔人物肃穆而庄严的神情进行勾勒。战笔水纹描对线条加以运用的方法是“微微颤动”,要求画家尽量做到留但不滑,使画作给人所带来视觉感受更具独特性,但要注意不得采用浮滑轻薄的笔式,避免给画作整体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4.2、创新魅力解读

对工笔人物的创作而言,线条创新主要是指以画家所表现出的创作需求及绘画语言为依托,借助线条对画作内涵进行深度剖析并表达的一种语言。对工笔人物画作品进行渲染时,线条魅力往往经由创作方法与技巧的创新得到直接呈现,无论是勾勒人物脸庞,还是创作人物体态,仅凭借传统技法,均已无法使画家对创作所表现出的需求得到满足。画家开始选择借助现有执笔法、用笔技法,经由不同形式的笔锋,使艺术线条的价值得到凸显,使画作更具张力及冲击力。

4.3、抽象性艺术表现魅力解读

线的抽象性主要呈现在对物体的本质掌握,在意象造型过程中,线具有的目地性非常明确与肯定,在《拔苗助长》这一画作中,整个画面中所有用线均没有纠缠在物体表面复杂烦琐的细节中,形象生动概括出所描绘对象具有的意象精神与形神关系。线能够呈现出物体的内在情绪,从而渲染整个画面的氛围,不管是用线或者画面构图模式均非常具备趣味性。

线同样具备呈现透视与空间的特殊能力,线条具有浓淡、轻重、粗细与干湿等各种变化,展现出画面特有的空间感与层次感,亦可运用线条的构成,穿插塑造整个画面的整体性与抽象性。具有抽象性的线条还能呈现出在画面中对不同线条的情感运用,根据不同意蕴画面内容,用线展现不同情感,对于欢快之处,便选择运用流畅的线条,而在悲情之处,则选择利用错综复杂的线条,表面抽象但又具备主观意识的线条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出人类的内心情感和思维意识的跌宕起伏,更好、更全面呈现出中国工笔人物画表达的思想意愿和价值理念,进而展现抽象性艺术的表现魅力。

5、结束语

我国的早期画作需要使用毛笔在绢帛上作画,为了有效地控制墨汁的渗入效果,画工对于线条笔法的运用较为关注。在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线条逐渐成为了我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特征,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参考文献:

[1]刘瑜娴.关于中国画工笔人物的线条魅力解读[J].中国民族博览,2021(17):148-150.

[2]王雨同.基于线条表现的中国画工笔人物艺术表现魅力研究[J].大众文艺,2021(03):60-61.

[3]高蓓蓓.关于中国画工笔人物中线条的魅力研究[J].艺术品鉴,2021(03):10-11.

[4]周思,刘坚.线条表现在中国画工笔人物表现中的神奇魅力[J].大众文艺,2018(16):110.

[5]谷波. 中国画工笔人物中线条的魅力[D].吉林艺术学院,2015.

作者简介:张晨曦(1991.09),女,汉族,河北邢台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工笔人物绘画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