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简析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林丹丹
  
一起文学
2022年6期
江苏省昆山高新区紫竹小学

摘要:家庭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父亲这一角色,其能够给予孩子阳刚之气,给予孩子安全感。父亲更可以给予孩子责任感、付出意识,让孩子变得更自信,更富有挑战意识。在如今生活压力大、留守儿童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讨论父亲于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完善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讨论了父亲对3-6岁,6-18岁孩子的影响作用,希望形成的内容能够让更多父亲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

关键词:父亲;父爱;家庭教育;作用

前言: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亲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母亲让孩子具有爱心、能够同情弱小,乐于帮助他人。而父亲给予孩子的是勇气、自信和阳刚。人的阴阳二气源自于父母,在性格塑造上仍然受父母性格影响。现代社会父亲忙于一家生计,给予孩子的教育和影响较少,大部分孩子受母亲影响性格过于女性化。所以父亲有必要积极地投入到家庭教育当中,让孩子性格和能力更趋于完善。

一、3-6岁幼儿受父亲影响分析

1.父亲的存在让3-6岁孩子拥有性别意识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爱会让孩子变得沉稳、坚定。3-6岁的幼儿需要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当中,让其产生性别意识。通过父亲引导会让男孩认识到自己性别,并愿意模仿父亲的男子行为。父亲此时积极对孩子给予鼓励、支持、肯定等,会让孩子未来更有责任心、意志力。而对于3-6岁女孩来说,其主要是观察父母亲不同,找到自己和母亲相似之处和父亲不同之处,并对家庭有相应的认知,对未来择偶有着积极影响[1]。

2.父亲会让孩子更活泼健康

研究显示所有幼儿在3-6岁当中更喜欢和父亲跑步、互动,做一些有竞争性的体育活动,这对于幼儿身体健康成长作用非凡。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在父亲影响下孩子们也更加富有探索精神。笔者经常接触到那些勇敢的学前儿童,经过认真分析可以发现,他们都有一位豪爽、大气、敢于挑战困难的父亲。和母亲相比父亲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具有的影响力更加明显。另外,观察生活当中有很好男孩性格比较懦弱,也有的女孩不认可自己性别,喜欢跟男孩一起玩耍。究其原因都是父亲在家庭教育当中参与度不足导致的。例如笔者经常接触到学前的男孩子出现动作扭捏、怕事避事现象。有的女孩性格粗糙,和小朋友玩耍过程中容易动手打人。

3.父亲给予孩子规矩意识

在3-6岁的孩子也会不断尝试家长忍耐程度,会怀着好奇心去做一些事情,其实他们是在尝试了解世界。此时父亲要参与进来要让孩子了解什么是规矩,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在孩子犯错之后进行惩罚,也要在孩子做对事时给予鼓励,通过奖惩形式让孩子最终明白人活一世要遵守规矩。

二、6-18岁孩子受父亲影响分析

1.父亲缺位,6-18岁孩子更容易叛逆

父亲在孩子眼中是规则的化身,若是在6-18岁区间孩子不能获得足够的父爱,就会形成跋扈性格,容易激怒对他人具有挑衅意识,性格叛逆乖张。例如湖南电视台《变形记》中那些暴躁、跋扈的孩子有一部分是因为小时候父亲忙于生意没有陪伴成长,在母亲或者保姆的照顾下长大,缺乏安全感,这造成了这类孩子性格不稳定、情绪容易激动。《变形记》当中的那些身处福中不知福的富二代充分说明了6-18岁成长期间,父亲这一角色不可缺失。父亲必须能够在孩子需要指导的时候给予指导,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错误,能够及时改正错误,并拥有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

2.父爱缺乏的孩子容易误入歧途

缺乏父亲影响、管教和引导,6岁-18岁孩子会更容易做出违反规矩的事情,例如幼儿园中学前幼儿缺乏父亲陪伴,更容易受不良伙伴影响出现骂人、打人的现象。而14岁以上少年缺乏父爱,生活在父亲监控之外,在不良文化影响下会更容易误入歧途,例如暴力殴打同学、小偷小摸,乃至于抢劫。

3.父亲性格决定了孩子的性格

6-18岁区间的青少年、儿童更容易受到父亲影响,父亲性格坚毅会让孩子变得更坚强。这一方面例子不胜枚举,我们熟知的程浩就是其中之一。程浩的人生给予了人们很多感慨,也让很多人重拾阳光、自信。而这位渐冻人在短暂的20年人生当中,给予他乐观、自信、坚毅性格的则是他的父亲。他父亲从始至终不离不弃,让他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并最终打破了医生“活不过五岁”的定论[2]。

总结:以上内容通过父爱缺乏(父亲不参与或者少参与家庭教育)、父亲参与家庭教育两个角度的论述,可以看到在孩子3-18岁区间,父亲角色是否发挥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决定了其是否拥有良好的人生目标,是否具有承担责任的勇气。换言之,父亲的陪伴会让孩子更坚毅、更富有责任心,更敢于挑战自己。所以无论如何,作为父亲的男人们应该在孩子3-18岁期间充分参与到家庭教育当中,要给予孩子们生理、心理成熟的最佳空间。

参考文献:

[1]江仙鸿. 浅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J]. 读与写(教师), 2019(3):0261-0261.

[2]陈玥. 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重要性及其回归策略[J]. 读书文摘(中), 2019, 000(009):P.1-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