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抓小事工程”的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劳动力资源,中职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是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中职学生只有善于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团队和社会建设中贡献积极力量。然而,现阶段受到来自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的影响,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还面临一定困难。对此,应立足于“抓小事工程”,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实现客观全面的自我认知、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与学校协作共促学生自我管理、给予学生相关培训,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知、大力弘扬自律价值观,激励学生内化自律自强力量。
关键词: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抓小事工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抓小事工程”为着眼点和出发点,是中职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前提。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处于重要历史阶段的当下,中职院校通过实施“抓小事工程”培养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综合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更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的有力举措。故此,有必要立足于“抓小事工程”,深入分析当前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阻碍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个人层面: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自律意识不强
中职学生的主要处于14-18周岁的青春期。这一时期学生虽然思想意识活跃,但普遍自我意识较强,加之不成熟的心智,导致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主意识不强。集中表现在考虑问题较为肤浅、是非辨别能力较差、对所学专业知识认知不强等方面,这就致使中职学生无法实现合理定位、自我规划。此外,由于中职学生入学的原因主要为文化课成绩不佳,因而在学习能力和意识上存在一些不良习惯,也极大阻碍后续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家庭层面:家庭教育缺席,自我管理培养难
通过客观分析中职院校学生的家庭情况,发现一部分学生生长于富足的小康家庭。长期处于安逸的生活环境中,致使中职学生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和坚强意志的磨练。中职学生入学后,脱离家庭的照料和监督,往往面临消费缺乏理性、学习缺乏自律等问题,严重制约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养成。另外,还存在一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地区,大多为留守儿童、或者来自单亲家庭,从小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正确的管理指导,这亦导致中职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行为。
(三)学校层面:学校整体氛围欠佳,学生管理面临挑战
当前,我国拥有规模庞大的中职学生,但中职院校师资力量却难以匹配数量众多的中职学生。同时,中职院校现有教师体系中,教师年龄普遍较高,且存在一位老师身兼数门课程现象。这些教师虽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受制于工作量繁重和身体机能退化,对中职学生的管理和教学工作难以避免出现懈怠和力不从心现象。此外,学校的学习氛围、住宿氛围以及对学生的身心管理、时间管理和职业规划整体不到位,这亦对中职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
(四)社会层面:网络诱惑大,社会偏见深
伴随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为中职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和学识。与此同时,网络的复杂性也为青少年判断是非带来困难。尤其是网络游戏、网络中的暴力内容和色情内容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部分中职学生由于缺乏理想信念,在网络诱惑下长期处于迷茫状态中,严重阻碍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此外,社会普遍对中职学生存在较大偏见,也成为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养成的不利影响。
二、基于“抓小事工程”的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实现客观全面的自我认知
在“抓小事工程”背景下,中职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不仅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基于的良好教导,更在于自身的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我激励等方面的态度和行动。因此,中职学生要想成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首先要实现全面、客观的自我认知。中职学生应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学习状态、兴趣追求以及优点缺点,在学会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的基础上,明确意识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品德可以通过实践养成。此外,中职学生还应合理规划自身的学生、生活以及其他琐事,依据实际情况设定目标以及目标达成的手段、方法和策略,如此方能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性。
(二)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与学校协作共促学生自我管理
立德树人育人目标驱使下,“抓小事工程”在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事实上,影响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在于家庭。基于此,中职学生父母应在“抓小事工程”引导下,关注中职学生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件小事。因此,父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主动与中职院校进行沟通共创,配合学校共同改善和解决孩子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方面存在欠缺的问题。
(三)给予学生相关培训,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知
“抓小事工程”背景下,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首要责任在于学校。因此,中职院校应当落实责任意识,主动肩负起对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引导和教育责任。一方面,中职院校可引导学生构建多维自我评价体系。可划分学生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家庭评价和社会评价等模块,鼓励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质品质和创造性,同时也能促使中职学生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还可设立相关讲座、课程等多样化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意识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激发其潜能和个性。
(四)大力弘扬自律价值观,激励学生内化自律自强力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中职教育中的任何一件“小事情”,都有可能是影响学生一生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的重要因素。故此,就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的培育而言,社会层面也要发挥其应有的责任与价值。一方面,社会要积极弘扬和践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将强化自我管理、规范自身不良行为的自律价值观念内塑于中职学生的意识形态之中,以督促其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优良习惯。另一方面,社会应大力加强网络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以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网络内容潜移默化促使中职学生自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纪来彬.中职学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举措[J].中国新通信,2020(6):180.
[2]潘漫涤.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92-96.
[3]徐玉双.人本视域下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探析——基于四川多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调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7):21+23.
[4]王道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83.
[5]周驰亮.中职升本贫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探析——以G校会计学班级为例[J].现代交际,2020(9):125-126.作者简介:张波,1975.11.25,男,汉族,籍贯:江苏淮安人,学历:本科,学校: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高职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