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长期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教师应该明确,思辨性阅读一定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加深语文思考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文言文篇目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文言文群文阅读的思想,设计学习任务群,可以让学生原有的思维变得更成熟、更系统,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给教师们提供帮助,也能为学生创建更加优质的文言文学习课堂。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
前言:
文言文的阅读思维和现代文的阅读思维之间存在相对明显的差异,本文主要结合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分析高中语文思辨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完善文言文群文阅读的引导。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也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给教学实践带来一点帮助。
一、结合单元主题,巧妙设计学习任务群
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一般都是以单元为划分,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教学主题,比如高中必修下册的语文教材中第二单元,主要就是跟学生讲解“爱国主义”题材的文言文。把握好这个主题,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文言文阅读学习的任务,加深学生的思辨性思考。
例如,引领学生阅读《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教师就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先利用互联网查找阿房宫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阿房宫的建造背景和整体外观。这个步骤主要是为后面的深度教学奠定基础。接下来学生和教师一起,利用课堂时间一起研究这个作品,把握写作背景,学会知人论事。最后,教师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给学生分析这篇文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深度理解这背后的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好作者观点,也有助于加深学生的阅读思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给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任务,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就能够充分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去探究和本单元主题有关的话题,比如让学生疏通文意,同本单元其他课文做对比。如,本单元中的《六国论》表达的思想情感其实和本文有着极其紧密的相似度,教师可以组织高质量的对比教学,引领学生取得阅读理解方面的新突破。合理整理单元主题任务,巧妙设计学习任务群,能够保证学生阅读学习的方向,朝着教师理想中的那样持续向前推进,也更能用这种层次性逐渐递进的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丰富阅读形式,开发学生阅读思维
阅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解更丰富的阅读知识,除了拓展文言文内容,教师还应该丰富学生的阅读形式,比如把小组合作阅读形式融入到课堂上,可以给学生设计更有难度的问题,也更能组织高质量的群文阅读。
例如,教学《劝学》这篇文章时,就应该注意,这篇文章的篇幅比较短,主要是讨论学习问题,和高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也比较契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高质量的群文阅读,除了引导学生阅读《劝学》这一篇文章,还应该给学生讲解《师说》课文中的部分内容。熟读这两篇文章,并且从文章里找出谈论学习的名句,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一起推敲这些句子的含义,共同讨论这两篇文章中对学习的看法。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作者的思想主张以及写作背景,学会从宏观的层面理解文章的观点,从微观的层面感知文章的感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一起分析两篇文章中对学习观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用对比的方式完成群文阅读引导,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阅读思考,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完善文言文阅读教学。
三、注重拓展阅读,提升学生审美意识
群文阅读要求学生本身就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这样才能够同时处理多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高中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能力其实有很明显的不足,比如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阅读语感不够完善等等。经过教师的一系列教学探索,认为适当拓展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文章背后的写作手法,进而加深学生的文言文情感认知,提升审美意识,这也是让学生具备良好思辨性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
例如,阅读《庖丁解牛》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应该注意让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其他文章,综合把握文章的思想,文章中有关庖丁解牛的论述,表面上看似是讨论一个小问题,实际上是在折射整个社会的理想建构。学习这样一篇文章,不能只看表面,必须要深入思考文章中对于很多社会性问题的讨论。比如文中谈到了“依乎天理”相关语句,结合着刨丁解牛的主要过程,让学生理解这种技术背后蕴含着的精神。为了丰富学生的思辨精神,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入《孟子》《论语》等语篇中的小故事,拓展学生的阅读,还可以把《季氏将伐颛臾》等经典文章引入到课堂上,让学生拓展阅读。作为一种高质量的阅读引导方式,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中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调整个人阅读关注点,形成更成熟的文言文阅读思辨能力。
总结:
本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模式,提出了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应将课内外阅读与课程目标、中心思想、体验需求等有效结合在一起的策略,希望能促进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为群文阅读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解决课内外阅读的衔接问题,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和内容。
参考文献
[1]朱焕利.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4):112-113.
[2]殷勇鹏.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开展[J].中学语文,2020(2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