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在当前的高校教育过程中,人文艺术类专业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因为其不仅有良好的就业前景,还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设计审美能力。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在专业中更是体现出教学重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让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当前的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在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当前的教学目标对于课程进行创新改革。因此,文章将从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新时期高校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创新改革策略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教育;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课堂实践
引言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需要大学生在各个专业领域内都能够做出卓越的贡献。因此就需要在大学阶段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未来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满足社会用人的需要。因此,高校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专业教学不足的问题,教学环节中的改革探索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教师需要改革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让专业课程变得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需要重视实践课程的增加,给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实践的机会,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顺利衔接未来的专业工作,从而让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一、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高校教学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受到的学校的重视,尤其是在每年的招生就业等方面有迅猛的发展,能够为社会发展输送本专业的优质人才,同时也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通过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会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专业教学过程中更加看重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指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过程,不利于增强他们的实战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呈现出自己的设计作品[1]。此外,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与社会文化的衔接紧密度不足,导致学生所设计的作品较为空洞和宽泛,缺乏社会应用的实际价值。如果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过度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毕业问题等就会限制专业教学的深度,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策略,让课堂教学的氛围变得沉闷,不利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二、新时期高校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创新改革策略
(一)与时俱进革新教材,开发高校校本课程
在当前的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模式的革新,在此期间首先需要认识到当前专业课程中所用的教材是否符合当前教学的需要,针对教材的问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效果反馈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哪些教材属于比较陈旧的教材,需要进行更新和替换。在此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需要充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实现与时俱进,让专业所用的教材也能够更加适应当前的目标[2]。因此,教师需要联合学校的专业教研组对于目前所用的教材进行分析,然后筛选出一些优质的课程教材,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依据市场对于本专业学生的需求为他们定制专属的课程教材,这样才能够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尤其在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中,课程本身就属于应用型的课程,因此教材的选择应该更贴近于实践,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可以得到提升。此外,教师在当前的专业教学中,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状态,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需要开发出高校校本的课程,能够结合本地的市场需求对于其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二)明确就业目标导向,校企合作加强实践
在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给学生明确当前的就业目标导向,在此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如何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掌握更多专业的技能,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和实践过程中,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他们未来可以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因此,教师需要联系一些校外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平台。在此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设置“双导师”的创新模式,在校外专门设置一个实践教学的教师角色,负责学生在实习中的一些问题。因此,校外导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用人企业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以往的专业实践经历及生活中的事例,给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校外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身份的转化,在专业创新与探索过程中心态的转化,并且可以基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习中多挖掘自身优点,相信自己,从认识自己、评估自己出发,逐步明晰,进行职业规划。教师要为学生具体分析在以后步入职场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要平衡自我创作与市场需求、客户需求的关系,做到有创新创意,但也要考虑能否落地执行,是否能够有实施的可能性,结合专业特性强化对市场的洞察力,工作中要灵活变通。这样的校外实践可以加强校企的合作,为企业稳定输送优质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鼓励他们能够勇于探索,进一步加强设计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顺利完成毕业创作、论文写作、毕业实习等各项工作,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3]。
(三)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创新专业教学形式
在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提升自身专业教学技能的重要性,从而对于革新教学理念和模式具有很大的帮助,在此过程中有效转变自身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和地位,突出学生在专业课堂上的主体身份,给予学生在设计中更多的创作创新空间[4]。在此过程中,可以对于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在专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创新思维能够促进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不断提升与进步,让专业受到更多大学生的喜爱。教师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创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模式,在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融合中可以灵活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来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微课教学的基础上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专业课程中的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首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门专业的本质在于实践和应用,教学的目标也是为了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够在视觉设计专业领域内的优秀人才,因此不仅要掌握专业内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视觉设计知识基础,还需要能够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让学生可以具备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结合优秀的专业素养和学习思维,会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更好的学习态度,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栩如, 刘炳志. 视觉传达设计图形创意课程教学环节改革的思考[J]. 教育研究, 2020, 3(8):96-97.
[2]王倩. 关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J]. 美与时代(上旬刊), 2020, 000(004):126-127.
[3]马兰蕊.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插画设计课程为例[J]. 中华手工, 2021(7):2.
[4]王婧文.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探讨[J]. 河北画报, 2022(10):201-203.
作者简介:
李平,1969年9月,女,汉族,硕士,讲师,南阳理工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