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李晓晴: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时代历史进程的步伐逐步加快,推进了经济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现阶段在市政工程发展过程中,将质量控制贯彻落实到道路工程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各环节现场作业的监督与管理,保障项目施工的质量安全。本文以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为探讨主题,分析其现场作业的特点,指出当前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主要问题,从提高对质量控制的重视、健全管理机制、加强材料与设备管控等方面阐述实施质量管控作业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研究
引言
现阶段,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作为技术人员,要重视结合具体施工流程,加强施工管理工作,要随时做好质量监控,积极从源头上减少施工质量问题。道路施工过程,有效的技术应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要重视引入先进的技术方法,全面地开展技术实践与创新研究,从而不断保证人们出行安全。
1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特点
工期短、范围窄、质量要求高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对于我国大部分市政工程来说,其多数依赖于政府拨款,施工单位需要科学把控整个工程项目的作业进度,以及各环节的建设质量,确保满足道路工程的质量要求。由于道路施工多位于市区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所在地区的交通运输工作,亦或是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干扰,因而需要尽量缩短道路工程的施工作业时间,切实加快各环节的建设进度,减少并控制对周边建筑物与居民带来的负面影响。组织开展市政道路施工,离不开多材料、设备设施的使用,若确保道路建设的质量安全满足市政工程的管理规定,还需提高对质量控制的重视,选用符合相应质量性能标准的材料,确保各环节的现场作业得以顺利完成。
2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质量监管制度不完善
要确保道路施工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保证各工序的作业质量符合市政工程的规范标准,还需制定完善化系统化的质量监管体系。但观察与分析当前大部分道路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落实情况来看,制度规范不健全的问题依然较为常见,这不仅给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实施带来制约与阻碍,也难以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难以将监管岗位在施工期间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若市政道路工程缺乏第三方的专业监督与管理,会增加现场施工工作出现各类质量安全问题的概率,给后续作业以及道路的正式使用埋下不确定性的质量安全隐患。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也应重视对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没有按照既定的管理要求执行监管工作,较大地影响并降低了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工作成效。
2.3市政道路施工材料质量存在问题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原材料质量直接决定了项目质量。但是部分施工单位在材料监管方面还有待加强。(1)首先,对于材料进场抽检工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管理人员认为都是长期合作关系或者属于同一批次,不会出现问题,导致抽检工作不能严格落实;(2)部分施工原材料需要进行现场保存,若保存区域不能达到干燥整洁等要求,极有可能使材料出现变质现象,不利于后期施工活动的开展,为市政道路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3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3.1提高对质量控制的重视
施工单位需提高对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在项目施工建设的准备阶段,对相关的规划材料、设计图纸等予以严格核查,全方位地考察整个作业现场,为道路施工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在组织与实施现场作业的阶段内,无论是施工人员、质量控制人员,均需要充分地分析并掌握图纸设计的各项内容,把握各环节作业的质量要求,然后,再对道路施工的场地进行检验,这也是质量管控工作的重点内容。在会审设计图纸的阶段内,工作人员不仅需考虑到具体的环境条件、周边的交通运输,还应结合技术工艺与设备设施等施工条件,在保证道路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改进并调整方案规划,确保设计图纸可以为市政道路工程各环节作业提供有效指导。在相关的工程计划和施工图纸都通过审核后,就可以投入正式的施工环节中,这也是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管理阶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要求其严格按照相关图纸进行工程的建设工作,并加强对施工人员工作质量的定期检查,确保一个环节中的建设质量符合相关质量要求标准后,才可以继续下一环节的施工,以此来避免在后期出现质量问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对工程进行返修工作的开展,造成额外的损失。
3.2加强管理材料与设备
对所用建材的质量性能情况予以严格管控,是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要点内容,通常情况下,其主要包括科学选择建材,优化材料设备在施工场地内的存放与管理、以及加强管控建材采购成本等。采购人员在筛选道路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时,应参照市政项目在材料质量安全等方面规范标准,以确保选择的建材类型满足工程建设要求。除此以外,还应重点调查供应商的资质与信誉情况,保证实际施工中所需建材得以及时供应。在建材运抵施工场地后,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材料的质量性能进行检测,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工作的执行力度。在建材的存储管理方面,工作人员还需考虑到不同类型建材之间的差异性,确保选择的存放方式与材料的特点相适应。加强道路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也是优化质量管控成效的有效路径。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需严格监督管理材料采购方面的资金投放与使用情况,完善现有的材料采购制度,对采购人员的工作行为予以有效约束,避免采购的建材质量不达标、数量过多,造成资源浪费。在设备管理方面,主要需要管控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最大程度上杜绝违规违法操作问题的出现,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测试设备设施的运行性能,实时了解并把握其使用情况,以满足道路工程现场施工的工作要求。除此以外,还需做好相应的维护与保养工作,避免机械设备的性能状态遭受损伤。
3.3不断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对于市政道路管理工作,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是此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基于此,管理部门需要结合项目实况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构建全面、具体的管理体系,以此对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做好以下2点工作:1)管理单位需要对项目施工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全面掌握与分析,结合这些问题特点,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以便能够将同类型事故扼杀在根源,减小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施工活动顺利开展。2)结合市政道路工程完善管理体系,从管理部门领导层到一线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特点完善管理体系,注意施工活动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等内容,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
结语
加强对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性能,为大众的出行生活提供更为便利安全的条件。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应充分认识到实施质量管控的必要性,构建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做好对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严格管理材料与设备,推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作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志军.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措施[J].四川水泥,2020(5):35.
[2]赵德东.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3):108-109.
[3]陈建军.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9,45(8):130-13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