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刘海粟与颜文梁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赵倩彤
  
一起文学
2022年15期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 吉林省延吉市 133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刘海粟和颜文梁是我国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和画家。对于如何对待和改造中国传统艺术,如何建立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他们都坚持中西融合的道路,但又各有特点,对中国的艺术教育起着衔接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思想 刘海粟 颜文梁 中西融合

一、刘海粟与颜文梁的美术教育思想共同性

刘海粟和颜文亮的艺术教育思想都具有“中西融合”的特点,他们深受中国传统绘画思想或西方现代人文思想的影响。他们的共同性:一是,由于陈独秀对西方进步新民主主义科学思想的推崇,倡导用艺术进行革命,借鉴西方写实主义绘画方式,批判清代传统绘画方式的一成不变。康有为前瞻性地指出了“中西结合进入绘画新时代”的中国画改革趋势,他主张“取欧之精华,补我国之短”,模仿西方绘画的写实主义,推陈出新来完善中国传统绘画。蔡元培提倡学与艺相结合,以美育取代宗教。他坚信美育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美育兴国的理念,把教育作为救国之道,敢于大胆创新,这对中国美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刘海粟和颜文梁两位大师都主张为中国画注入新元素,用西方写实艺术来改良中国传统绘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探索全新的中国美术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对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积极改革和实践,创办全新不同以往的美术学校。1912年,刘海粟创办了第一所新的艺术学校——上海艺术学院,颜文梁在这所学院里致力于艺术教育和教学。这所学校成为了传播外国艺术的窗口和新艺术运动的源头地。这两位大师开始教授油画、水彩和素描课程。各艺术学校也以西方绘画为主要课程。各种绘画协会、研究协会和私人工作室不断举办展览和出版出版物。三是,他们主张对传统国画进行改革,反对之前老旧的传统方式模仿,在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上,提倡写生的折衷主义和中西融合贯通。两位大师都主张在学院素描和写实训练的基础上改进中国艺术。反对传统绘画的机械模仿,强调个性,现实主义将艺术创作与现实紧密结合,逐渐在艺术教育思想中占据首位。

二、刘海粟与颜文梁的美术教育思想差异性

1.刘海粟中西兼容并包的美术教育体系

1.1刘海粟的艺术人生成就

刘海粟,原名槃,后来取苏轼的诗词“渺沧海一粟”的词意,改名为“海粟”。是我国当代艺术大师,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杰出的画家、书法家和艺术评论家,在艺术界誉满中外的杰出美术教育家。

刘海粟先生早年学习油画,也从事国画创作。绘画线条具有铁骨般的力量感。此后,他致力于泼墨画法,笔飞墨舞,气势恢弘。晚年,他使用了色彩鲜艳、生气勃勃的泼墨法。他杰出的艺术成就在艺术界广为人知。他擅长油画、国画和书法,对诗歌也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刘海粟艺术创作生涯中,他学习了中西艺术,贯通了古今艺术,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所创作的大量艺术珍品,影响了国内外。为了不断寻找艺术的新意,他曾数次前往黄山,使他的艺术表现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在日本、欧州等地举办过多次艺术展览,在国际艺术展览中他的许多作品一一获奖,一些作品被德国、日本以及法国的美术馆收藏和购买。刘海粟可以与现代欧洲大师并驾齐驱,有海外学者称他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大师”。

1.2刘海粟的艺术教育体系

刘海粟主张中西艺术教育体系的融合且注重艺术交流。在他的艺术教育思想之中突出了个性精神的表达。在他看来,绘画不仅是生活的表达,更是生活的艺术。它主张艺术表达尊重个性,强调自我情感的表达,把艺术表达视为艺术创作的激情和冲动。他倡导的美育不仅是艺术的创造,更是生活与道德的结合,他曾在许多文章和演讲中多次提到这个想法。

刘海粟幼时非常喜欢书法和绘画。在学习了中国传统花卉画之后,他开始接触西方绘画。他开创了男女同校、人体模特和写生绘画的先河。在学校课程的美术教学中,人体模特素描最早开始在美术课程中被实施,他也因此被称为“艺术叛徒”。刘海粟在当时虽然被封建势力所围困,被军阀所通缉,但他自始至终坚持真理以及维护学术尊严的决心,他依然表现出无所畏惧的态度。他所提倡的写生绘画,让学生走向社会和自然,并设立暑期学校和函授班。刘海粟的每一项措施在当时都是一项创新。

刘海粟青年时期,曾在欧洲三年与著名画家进行艺术交流,绘制了大量素描、油画和国画创作,并举办展览和巡回展览。在大学里讲授中国艺术史和中国文化,震惊了欧洲社会,取得了许多画家无法比拟的成绩。这些丰富的经历使刘海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影响的美术教育思想,逐渐从20世纪20年代以前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承认转变为对现实主义的提倡,进而开启了为对中西融合的强烈重视,主张推动中西艺术的融合,强调中西艺术发展的内在责任,不仅在教学中融合中西思想,而且在其自身的艺术实践中。

2.颜文梁实用美术与纯粹美术并重的美术教育体系

1.1颜文梁的艺术人生成就

颜文梁,江苏苏州人,是我国现代艺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是当代杰出的老一辈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它构建和确立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经典体系,促进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颜文梁年幼时向父亲学习绘画。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出其更为注重透视与构图的关系。在中年晚期,则可以看出他对光和颜色的感受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到了晚年时期,他的作品色彩变得愈加绚丽多彩,变化多端。他的夜景画风格很独特,很美。画中的夜晚宁静而孤独。月光是如此明亮,仿佛可以直接照在观赏者的心上。颜文梁认为,“表达应该实事求是,以表达自然与社会中的真与美,从而使人幸福,有益于身心,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1.2颜文梁的艺术教育体系

颜文梁采用纯艺术与实用艺术并重的艺术教育思想体系,以培养服务社会的艺术人才为宗旨。1922年,苏州美术学院成立,先后成立了西画系、国画系、美术教育系、实用美术系等。颜文梁研究了西方艺术教育中注重实用性的倾向现象。他细心发现,在当时很多的高校都开设了图案课程,开设了编织、印刷、动画等实用艺术专业,反映了当时的工商业发展对艺术的需求不断变化。在当时,他敏锐的发现了实用艺术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因此,他强烈的主张培养具有实用性的艺术人才,以此来帮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艺术教育今后之趋势》一文中,他指出“如果我们可以关注并分析过去的艺术教育可以发现,在18世纪以前的艺术教育,趋向于美的装饰性和再现性。而19世纪以后的艺术教育,更加趋向于现实的全面性和创造性。前者是模拟自然环境来美化生活装饰社会,后者是改造自然来提升能力利用社会。很明显,未来的趋势和艺术教育的趋势是什么,我的心里已经很清楚。”由此可见,颜文梁的艺术教育思想是主张纯艺术与实用艺术应兼收并蓄且相辅相成,而并没有强调这一点,或否认那一点。

三、刘海粟与颜文梁对于我国美术教育思想的影响

刘海粟认为若想强国则需要美育思想,这体现了当时有良知的艺术家的爱国主义。刘海粟始终有一种使命感,这使他能够创办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学院——上海艺术学院,可以说上海艺术学院的成立,不仅反对了封建思想的束缚,而且促进了当时民主意识的提升。刘海粟的艺术发展之路与艺术成就之路,实质上其实是一条引领中国艺术教育走向创新与成熟的发展之路。因此,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刘海粟先生的艺术成就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能量。

由于,颜文梁自年幼时期便接受中国古代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具有一定的书法基本功和学习中国绘画的经验。因此,面对对待中国画如何进行改进改变创新的命题,如何引进并运用西方先进的透视学、解剖学和色彩学,如何引进西方造型艺术理念,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与变革。颜文梁即学习中国的传统书画,又坚持西方的油画立场,在他精湛的油画表达语言之中,隐含着他对于传统的书画独有意识。虽然颜文梁的一生经历许多的苦难,但在他的画中却从未表现出过消极的负面情绪。他的画总是用快乐、明亮、舒适、健康的画面来感染观众,创造出一种宁静、优雅、舒适的美。经历苦难却表现的依然乐观的答案便是他的绘画理念:“我绘画是为了快乐。如果我给别人快乐,别人会感到快乐,我自己也会更快乐。”因此,他的绘画总是有一种置身于明亮光线和新鲜空气中的感觉。

作为中国现代艺术领域的开拓者,刘海粟和颜文梁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大师,更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领先人物。艺术成就无与伦比,他对于中西不同表达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运用了西方绘画的色彩原理和造型理论,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材料和工具,把中西之精华进行融会贯通,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们将中国艺术流传国外,把西方艺术引入中国,以自己对中西艺术的理解和把握,推动中国现代艺术的快速发展,开启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高潮。他们构建和确立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经典体系,促进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不仅对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中国美术教育的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艺术与世界接轨。虽然中国艺术已然成为世界艺术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但在西方强大的资本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的影响之下,西方文化和艺术思想不断渗透、洗礼和入侵中国。我们应该如何探索中国艺术教育的新型成功模式,形成一条更能体现民族精神的现代化艺术之路,增强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之中的话语权,我们应该科学地反思、回顾和借鉴之前大师们所提出的艺术教育思想。在新的世纪,我们应该更加坚定地走民族艺术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这当然是我们大家都应该所肩负的重大责任。

四、综述

总之,刘海粟与颜文梁的美术教育思想不仅体现在中西绘画的融合上,而且在我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思想上也具有非凡的影响力。他们用西方文化的表达进行融会贯通,来表达出中国人的文化感受。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受到传统或现代人文文化背景的影响,他们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主题,来融会贯通对西方文化艺术进行探索,用来丰富发展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并且将毕生的精力用在了创新突破美术教育事业上,所以他们不但是精通中西的学者,而且还是独具一格的杰出油画家。

参考文献:

[1]柴佳,著《民国油画家对诗意美的形式与技法探索——以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为例》,学术期刊《艺术研究》,发表年份:2020年

[2]李茂盛,著《浅论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学术期刊《文艺争鸣》,发表年份:2019年

[3]张敏敏,著《颜文梁美术教育思想述评》,学术期刊《美与时代(中)》,发表年份:2021年

[4]冯学勤,著《“艺术是生命力的表现”——论刘海粟的艺术形上学思想》,学术期刊《美育学刊》,发表年份:2022年

作者简介:赵倩彤(1997.08-),女,汉族,黑龙江省黑河市,现就读于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