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混合式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性探索研究

黄紫慧
  
一起文学
2022年16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邮编 330038

摘 要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了对传统教学环境的重构,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教学方式向新的方向的转变。在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情况下,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并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的组合,而是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与线下学习充分融合、给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变革的一中新的教学范式。这种混合性教学方式将传统课堂与新技术相结合,实现课堂与课外、线上与线下、课堂与个人、集体与团体、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课堂教学与虚拟学习环境的完美结合。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了技术,允许学生根据学习进度和接受程度进行教学,不仅将教师从反复传授知识中解放出来,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还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教师主导的教学向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的转变。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相关理论,文章简述了混合性教学模式的特征和优势,及其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使得其能够完美融入于高中英语教学当中,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高中英语教学,教与学。

一、引言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知识转移主要通过面对面的教学来实现。学生所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由教师口头传授的,学生没有足够的热情主动获取知识。然而,随着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弥补了学生在传统课堂上知识掌握不足的问题。近几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日渐增多,数字化教学模式得以迅速推广。由此,全国各高校兴起了一轮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英语课程改革。许多高校将多媒体技术引用于英语教学,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帮助他们在课后学习语言。因此,学生学习语言的地方逐渐从单一的传统教室转移到网络。新的教学模式强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标志着外语教学的新一轮改革。然而,在线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过分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同时削弱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由于缺少正确的学习策略指导以及较强的自律性,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容易出现玩游戏、聊天、观看视频、消磨时间等问题,使得自主学习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难以高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变成了高成本、低效率的教学手段。此外,一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缺乏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也会导致学生的语言学习质量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混合式教学( Blended Learning) 应运而生,它把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这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势,成为当前信息化教学的主流模式。由于混合式教学是任务型教学与自主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各自的不足,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开始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这也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通信技术和教学方法的发展为英语教学创造了新的机遇。基于线下和在线教学的优势,混合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情境环境,帮助他们学习语言。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而且可以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和原则,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有效利用网络资源,重构课程体系,将高中英语教学目标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学科素养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以改进现有的英语教学方法,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二、混合式教学

2.1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为以教师为中心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论的结合。 既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体的差异和学生的中心地位同时也强调在建构主义教学环境中,教师通过构建知识结构和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兼取两大理论之所长并弃其所短,因此,混合教学模式具有比较科学而全面的理论基础,不仅适用于指导英语课堂教学,也可适用于指导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再者,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来源于两个词:混合和教学。“混合”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兼而有之以及事物的结合,而“教学”则是包括“教”与“学”。既包括老师的教授与指导,还包括学术新知识的汲取,是两者的结合的模式。混合学习没有一个统一的普遍接受的定义,但实践者需要根据其实践背景的需要“协商自己的意义”(Heinze,2008)。国外学者对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主要集中在混合学习的内容和实施过程上。Driscoll(2002)提出,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创造和谐教学效果的手段,包括各种网络技术、教学和学习方法。Graham(2003:227)则将混合教学模式描述为“根据学习者的独特需求而改变的教学法。在中国,基于前人的研究,杜世春(2016)则将混合学习定义为一种结合了传统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优势的学习方法,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的混合、教学设备的混合、课程内容和资源的混合、学习策略和评估方法的混合,以及同步学习和异步学习的混合。混合学习的关键是通过混合方法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综合有关学者的研究和定义,笔者认为,混合教学模式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或方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既可发挥教师组织、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需要随时、随地进行自由、自主地学习。

2.2 混合式教学的特征

混合式教学作为近年来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对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作用已得到众多院校的普遍认可。要有效应用这一教学模式,应首先把握其基本特征。

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基本的特征为教师职责的转变,混合式教学范式中的教师有两个核心定位与职责:学习设计者和学习促进者。“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其本质是为学生创建一种真正高度参与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混合式学习范式下,学习的本质与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不仅需要共性的标准化的知识习得,更追求个性化知识与创造性知识的自我建构与生成。[1] 这就要求教师的职责发生一定的转变,其主要职责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教学的设计者以及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决策者和唯一传授者 (Graham et al., 2007),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的支持者,学生问题解决或任务探究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作为学习设计者,教师通过设计、组织学习活动,引导、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因此混合式教学的教法学需要为教师提供如何为学生的混合式学习搭建支架的理论与方法框架,从而指导教师如何设计混合式学习、促进混合式学习。作为学习促进者,混合式教学的教师需要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激励者,在学生自主或小组协作开展问题、解决问题或任务探究的过程中从旁协助,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

混合性教学是将传统课堂学习方式的优势和 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 化学习的优势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是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而且混合式教学是发展变化的,需要根据教学具体需求合理进行选择。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升级,可以改变教师课堂教学中由于过度讲授而引起的学生习得方面的问题,譬如学习主动性欠缺、兴趣减退、课堂参与度不足、个体间学习效果差异过大等,同时也弥补了学生网络学习自主性不高,容易走神等弊端。在混合性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和“ 学”贯穿始终,不仅拓展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同时也解决了单一线上教学的问题。这也是混合式教学的核心优势。

2.3 混合式教学在学科英语中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现代教学理念,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性探索,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一种变革,它源于一种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聚焦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恰恰符合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于当代高中学生的英语培养要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分别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四个维度规定了高中生的学习目标。而混合式教学模式恰恰改善了以往语言应用能力以及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短板,通过在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而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障碍,提供了广泛丰富的资源的同时为英语教育革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因而,混合式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包括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翻译等方面。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的教学优势进行了整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以取得更好的英语教学效果。首先,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让不同的英语教学内容有了更合适的表现方式,同时让学习者可以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自身学习的 查缺补漏。其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打破了线下教学的局限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帮助学生完善及巩固认知结构,让学生能随时得到自身学习的反馈以及更精确地掌握自身学习进度。最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术在接近语言学习的环境中学习语言,帮助学生了解语言学习的本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网络平台也可以及时对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提供实时、精准的检 测,进而为学习者制订与其层级相匹配的智能化学习方案,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三、混合式教学应用教学策略

基于混合型教学的特征和优势,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混合式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线上资源需要实现对知识的有效讲解。丰富的线上资源是混合式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在通过微课等形式将传统的课堂知识讲授部分转移给学生之前需要给与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保证其对教材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在线下上课前应当已具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包括经初步自主思考但尚未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上寻求答案,从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前行铺垫。 同时教师备课时要考虑到线上资源的的有效性、深度、广度以及学生的利用程度,从而为学生筛选到有用、有利学习的资源。

其次、线下活动要检验、巩固以及拓展学术线上习得的知识。学生通过在线学习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需要线下教师进行巩固、查漏补缺以及重点突破。首先,教师根据线上学习的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精简教学环节,精心设计线下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从而建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并强化学习兴趣。其次,教师组织学生灵活地运用线上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将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再利用更加充裕的线下时间来实现更加高级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综合效率。在认知层面,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具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轻松自由的英语学习环境来帮助学生的语言进行迁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虽然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各大高校的一致赞同,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但仍需要与时俱进。在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时,教师仍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深入了解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和分析混合式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中学阶段的学科英语学习是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教师需要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于高中英语学习的要求,结合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有效利用网络资源,重构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学科素养,学做混合式英语教学设计师,无惧未来挑战的新型教师。

[1]冯晓英,孙雨薇 & 曹洁婷.(2019).“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学习理论与教法学基础. 中国远程教育(02),7-16+92.

[2]冯晓英 & 王瑞雪.(2019).“互联网+”时代核心目标导向的混合式学习设计模式.中国远程教育(07),19-26+92-93.

[3]管秀梅.(2021).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有效性——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探究》.科技管理研究(23),241.

[4]邵彬涛.(2022).关于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科学咨询(教育科研)(09),107-109.

[5]索格飞 & 迟若冰.(2018).基于慕课的混合式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外语界(03),89-96.

[6]谭永平.(2018).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32),5-9.

[7]谢玉.(2010).网络环境下的综合英语混合式教学. 教学与管理(12),130-131.

[8]殷鸯 & 张生祥.(2018).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构探索.教学与管理(33),110-112.

[9]甄荣.(201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英语写作教学. 外国语文(04),142-14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