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幼儿园中草药文化融合园本课程开发探究
摘要: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幼儿园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树立新的教育观,以幼儿为中心,充分认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的规律,建构起一套科学的园本课程体系,使之具有鲜明的特点,从而使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着重探讨了幼儿园中草药课程与园本课程相结合的实践。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草药园本课程,实践教学
引言:目前,我国教育界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大量的探讨,认为幼儿园应该注重课程的发展,提高幼儿园的课程质量,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地实现其目的与要求。结果显示:幼儿园园本课程更加重视地域差异,并在本地开展园本课程,以发展本土化的园本课程,以促进本地幼儿的自我发展。那么,如何将地方特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中药文化与园本课程的发展相融合。
一、园本课程的含义
什么是园本课程?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基于幼儿园"本"的课程,是基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而成长的,符合幼儿园资源、师资等条件的课程。使其目标、内容、方法,与教育相统一,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1]。
二、幼儿园中草药课程与园本课程融合的意义
(一)体现特色教育
从当前的现实来看,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幼儿园也开设了一些植物学的课程,但是只把它当作一种休闲活动,而不能和自己的园本课程相融合。一些幼儿园则选用中草药课,并依据这一规律,合理安排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种植、观察、处理中草药的过程中,学习基本的知识和一些中草药的疗效;幼儿园将中草药的课程与自己的园本课程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育项目,受到了广大儿童和家长的欢迎[2]。
(二)发展传统文化
中国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中医是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幼儿园将传统的中草药与传统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医的神奇,在种植、观察、收获、加工过程中,整个过程都是由幼儿亲自参与,让孩子们体会到中医的神奇之处。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了解中医,并对传统的中医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不知不觉中,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植入到孩子们的心中,对推动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3]。
(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老师可以设计一套科学的中草药教学方案,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学内容既要丰富,又要有深度,在不同的中草药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孩子们慢慢地去发掘中草药的奇妙之处。最后,从中草药课程的设计,到每一个步骤,不但要讲中草药的种植,还要做炮制、效用、收藏等,让孩子们对中草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感觉能力,并能促进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4]。
三、中草药课程研究
(一)基于幼儿中草药课程的实践研究
它是指幼儿园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认识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为幼儿的独立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即学校通过现场观察、动手做实验等方式,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中草药"的特性和功能,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常识,体会到中医的博大精深,让孩子们对自然的喜爱和敬仰,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培养自己的合作与探索精神,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二)基于幼儿中草药学习评价的研究
对幼儿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估,既可以了解其教学成效,也可以从问题的角度对其进行改进,从而对其进行总结与指导,因而建立评估机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怎样才能使评估体系更科学、更合理,更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呢?所以,要看你的评估方式和方法了。由于中草药专业的特殊性,我们既要考查老师的理论知识,又要考查他们如何有效地应用这些理论知识[5]。
四、幼儿园中草药课程与园本课程的有效融合的策略
中医具有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特别是"治未病""大医精诚"的思想,结合幼儿生活进行具体的感知体验和浅显的道理认知。情感的培养不可或缺,要树立孩子们的仁爱之心。
(一)提升幼儿的参与度
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中草药课程的实践能力较强,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应将"课堂"的主动性交给幼儿。尤其是在整个播种的过程中,包括翻地、播种、除草、浇水、松土等。这样,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向幼儿展示从萌芽、成长到成熟的整个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他们的情感,增强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此外,幼儿园的小朋友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参与到植物的生长中,这种教育方法也符合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此外,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还应对幼儿进行有关知识的讲解,让他们了解中药的基础知识,并从中体会到中草药的魅力。
(二)做好自然观察
幼儿园的老师在教学中引入了"自然观察"的教学内容,老师会在自然角里指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例如叶子的数量、高度等,同时还会鼓励幼儿用画笔把自己看到的东西画出来,同时还要进行长期的观察,老师会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安排自然观察的课程。在此过程中,不但可以提升孩子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数学。此外,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孩子们将两种植物的差异、同一种植物与当前植物的区别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认知。
(三)构建科学的园本课程体系
目前,幼儿园的课程设置问题主要有:很多幼儿园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盲目地仿效现行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既违背了自身的国情,又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如果想要改变当前的现状,就必须构建科学的园本课程体系,在幼儿园园本课程中引入中草药课,这样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而且使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6]。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有丰富的教育知识,又要有心理学的知识,要对幼儿的身体和精神发展的规律有深入的了解,要有足够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才能应对可能的情况。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技能,那就是幼儿园老师要有很强的好奇心,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够接受新鲜的东西。只有如此,幼儿园老师们才能更好地开展科学的教育活动,使其更好地适应儿童的发展需求。例如;幼儿园可以在每年组织一次专门的“中草药”课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也可以派一些老师到其他地方进行培训,再邀请一些专业的老师到幼儿园进行教学。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幼儿园要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为幼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活动课程。开设中草药文化融合园本课程,可以有效的让幼儿在不知不觉当中激发自身的情感,增强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
参考文献:
[1] 张开莲. 以彝族文化为例,探究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实践[J]. 2021.
[2] 杨慧芳. 谈幼儿园民间文化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 当代家庭教育, 2021(7):2.
[3] 吴雨竹. 浅谈幼儿园民间文化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C]// 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
[4] 倪敏. 点燃"农味"课程,亮出本土特色——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探究[J]. 新课程:综合版, 2018.
[5] 黄景. 幼儿园地方文化资源园本课程开发探析——以广汉市三星堆文化课程开发为例[J].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5(1):2.
[6] 张海燕. 基于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园本课程开发研究——以内蒙古师大实验幼儿园为例[D]. 内蒙古师范大学.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常规课题《传统中医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Q21-05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