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分析

单红艳
  
一起文学
2022年20期
身份证号码 320321197812303424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迈入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建筑项目的数量逐年增长,不同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风险表现存在差异,对相关招投标单位的工程风险管控方法、内容与形式等提出了更专业、严格的要求。为保障工程建筑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平衡建筑质量与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在招投标管理阶段,相关企业单位应结合工程不同环节的风险管理需求,建立覆盖招投标全过程的风险动态管控模式,通过运用风险态度模型合理确定合同报价模式、逐步完善招投标监督管理制度、构建全过程风险管控机制等策略,强化风险控制力度,提升建筑项目整体效益,为建筑工程的有序、高效开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方面,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工程成功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类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便会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进程,甚至是阻碍项目整体的顺利实施。因此,有效控制和预防投标阶段的风险对于顺利实施建筑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意义

招投标对于工程建设有着非凡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规范市场。在传统的建筑行业中,工程建设项目是由建设单位进行任务分配的,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随着招投标制度的引进及使用,交易方式也发生变化,项目交易逐渐市场化,通过竞争选择施工单位。特别是在工程造价方面,由于招投标的应用,使其更规范化、合理化。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监管。有了法律保障,相关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能够依法依规地开展。另一方面,招投标的引入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在工程招标过程中,建筑商为取得中标的机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及管理水平。在同行业之间,由于激烈的竞争,企业会在新技术和新设备上加大研发力度,不断研发创新,整体推进了建筑业发展。招标单位在进行招标时,会对投标单位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合的单位来承包,这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具有很大意义,达到双方共同获利的目的。

2招投标过程中管理出现的问题

2.1招投标程序缺乏规范性

从现阶段建筑工程招标文件、标底编制实际情况来看,规范性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致使招投标程序的规范化受到了影响。从招投标法律法规方面进行分析,其已经明确规定了工程招标人和代理人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招投标具体情况来看,因招标和个人专业素养、综合素质有较大差异性存在,所以报价不准确和招标文件缺少规范性等问题经常会出现,严重阻碍了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部分招标人工程量清单的制定环节,有漏算和少算等现象存在,此时不仅会影响投标人报价和专家评标,同时也会致使投资风险大大增加。

2.2定标阶段存在的风险

定标阶段是建筑工程招投标实践中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当前,建筑工程招投标评标存在主观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招投标结果的公正性、公平性。评标阶段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评标专家与投标单位存在利益输送,为实现其经济利益而干预、操纵评标结果,导致评标结果显失公平,并引发其他投标单位投诉问题;第二,部分评审专家为获取高额劳务费,存在倾向性废标或恶意废标问题,导致招投标工作进展缓慢,甚至造成招投标工作陷入停滞状态。第三,部分评标专家存在盲目投标,以主观好恶进行评标评价,还存在故意压低、为难投标单位的现象,导致评标结果显失公平。此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评标专家权重不对等,且评标机制不健全,评标约束机制和评标治理救济机制缺失,而问题的根本在于招标单位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并成立评标委员会,评标过程中专家行为主要依赖于其自律和招标单位过程监督,其不当行为追责难度较大,无法有效评估其行为造成的影响。一旦评标结果确定则难以变更和调整,因此造成评标专家仅负责过程而不负责结果的评标局面,导致招投标评标机制不健全,如评标结果不合理、不公平,从而给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埋下隐患。

3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合理运用风险态度报价模型,降低合同计价风险

建立风险态度函数模型。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管理单位应科学执行建设工程前期的工程招标工作,按照招标文件进行风险管理。在实践管理工作中,为保证不同管理环节风险管控的实效性,可以引进风险态度管理模式,优化合同计价管理,降低合同风险。管理单位应深入了解风险态度报价理论与具体应用形式,建立招投标报价模型,设置风险等级、评估方法,通过函数关系计算公式,得出具体的风险评估结果,以此为依据确定投标方相关评估系数。通常情况下,分布函数由投标方掌握,当投标方报价时,当报价达到标准,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合同内容。不同投标方的风险态度存在差异,如果经由风险态度模型函数关系计算后,表现的风险系数低且成本核算高,则可以认定该投标方的中标概率最高。

3.2提高招投标部门管理水平

受健全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缺失这一因素影响,导致承担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往往是以建设部门为主,此时就会影响招投标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面对此种情况,为切实改善上述问题,就需要建设部门和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相关部门之间强化联系,将统一的部门构建起来,借此组织开展招投标管理工作,居于各项制度的健全建立,明确分工并贯彻落实规程制度,使招投标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目标逐步实现。首先,完善组织、落实招投标责任。具体来说,要将建设项目审批小组积极建立起来,该小组组长为招投标部门一把手,小组成员则为各级领导班子,由该小组审批所有建筑工程项目,在全员通过的情况下项目方可开展。其次,要积极构建招投标中心,该中心的中心主任为部门二把手,加之一名建筑工程师的聘请,由其承担招投标工作开展的职责。

3.3强化现有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重视薄弱环节的监管

对于项目法人来说,招标的自主权受到法律保护,针对依法所开展的招标工作,所有的活动都应当由项目法人自主进行决定,任何政府部门、政府机构或者个人都不得直接参与项目法人所制定的招投标活动,也不得采用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干涉招投标活动的开展。基于此,在下一阶段招投标工作开展时,有关行政部门就应当严格按照行业要求和法律规定,对招投标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于招投标管理过程中薄弱环节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明确招办与监管部门的不同职责。对于招投标过程当中涉及最多的建设工程,一定要实施全过程监督,整个建筑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动态管理,通过审查、评价、检查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及时发现在招投标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努力从源头上杜绝犯罪行为和不良行为的出现,推动建筑行业招投标工作高效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设定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整个经济活动中不出现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内容。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常常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一些是因为疏忽,更多的则是存在腐败等风险。对此,相关监管部门必须充分了解存在违规风险的各个环节,制定和掌握制止这些环节发生经济问题的措施。对于工程建设的招投标企业来说,加强正规化建设,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的声誉,从长远来看也是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朱立强.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对策[J].数码设计(上),2021,10(6):200-201.

[2]张皓,刘玉梅.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对策[J].办公室业务,2021(8):62-63.

[3]任建凯.加强建筑工程招标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1(27):315-31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