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电力系统远程自动抄表计量技术与电子化结算的应用

唐维
  
一起电力科技
2022年1期
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梧州供电有限公司 543100

摘要:在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中,数字化技术和传统供电工作的结合是时代所趋,本文将通过对远程自动抄表计量技术与电子化结算的应用需求和应用实际进行分析,并阐述了两者结合的重要意义,试图对供电系统传统的抄核收管理模式进行数字化优化升级,为高效畅通的电网建设服务。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抄表;计量技术;电子化结算

在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逐步普及行业的进程中,电力系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诸多供电企业、供电单位正在积极寻求电源、电网建设、负荷、储能效率的提升之道[1],为了保证工作流程之间能够做到环环相扣,并同时保证准确率和高效性,我们将眼光投向了远程自动抄表计量技术和电子化结算在电力系统是的实际应用,本文将通过对计量和结算的现状分析和数字化解决途径进行阐述,并进一步说明其优势和发展前景,为供电企业的技术、管理升级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1]。

一、电力系统面临的应用需求

随着国家逐步推动“双减”、地区用电需求攀高、供电企业供电来源和供电流向多样化等,供电企业正面临整体性的改革需要,既要满足能源组成平衡的统一管理,确保供电全流程的顺畅运行,更要拔高供电能力的上限和效率。目前供电系统如果仍然采用传统人工实地的抄核收管理模式,将无法满足电力系统面临的种种挑战,对企业发展、地区建设等形成无形的能源壁垒。所以电力系统的应用,需要灵活结合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借助前沿数字化创新成果和理论优化管理模式,创造符合新时代、新形势要求的新型抄核收管理模式[2]。

二、抄表计量技术的现状与问题

传统的抄核收管理模式对抄表人员的过度依赖,既限制了供电能力的效率和体量,也增加了供电企业的用人成本和管理成本。传统人工抄表计量技术已经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供应的主要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对抄表人员专业性和职业素养的培训不足是导致抄表计量中出现差错和遗漏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解决涉及抄核收管理模式的细化和深化。

(二)抄表人员同供电用户的沟通不畅是导致供电纠纷的重要原因,对抄表人员服务态度、从业素养的培养需要大规模的基层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

(三)抄表过程中涉及抄表数据在多方人员手中的辗转交接,容易出现数据失真、数据丢失的问题,补救过程繁琐,且容易导致不可逆的数据纰漏。

(四)抄表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薄弱,即使是高效可靠的监督管理机制也需要较高成本的运营。

综上,供电企业对于传统抄表计量的管理模式,其改进方式也伴随着高成本和低回报,亟待寻找新的抄表计量模式[3]。

三、远程自动抄表计量技术的运作流程

[5]远程自动抄表计量技术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模式,有望大大提高抄表工作的准确性和流畅度,通过对用电计量技术、计算机信息化技术、通信技术等的结合,能够实现抄表速度的显著提升、降低企业单位用于抄表员的管理成本和人力资源、提高抄表工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实现低延迟、低误差、多通路、高效率的计量网络[4]。

(一)用电计量技术:终端电表将更新为具有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功能的新型仪表仪器,根据实地工作的需要采取DLT645-1997或DLT645-2007规约并结合自动化控制和数字化管理,以兼容服务器的相关协议,进行精确的实时测量。

(二)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包括中央计算机和数据信息化采集设备。针对电力系统应用场景,多种品牌已经推出相关的专用器械和网络网关,对采用用电计量技术和终端电表电量进行抄录读取和处理。

(三)通信技术:供电企业可以采用现场级网络和远程传输级网络,对上述用电计量技术器械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进行上下承接和实时更新,尽量采取具有双屏蔽层、高电磁干扰抗性等网络引线,既保证短距离、区域传输通畅,又保证长距离、高通路、广覆盖供电场景的顺畅工作[5]。

(四)远程自动抄表计量技术的工作流程:在供电用户安装的计量表对用电量进行准确测量、计量表回传用电数据、用电数据到达中继站或中央计算机进行存储和数据处理、电能集中管理以及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环节。确保供电正常工作顺畅、及时控制异常情况。

四、结算方式的现状和问题

电力系统当下处于调整期,结算方式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如何规定结算机制、如何考虑市场主体实际情况、如何制定电力结算责任制、如何稳定和引导市场价格、结算方式是否能够辅助企业减少运营成本等[6]。

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虽然各有特点,但最终都需要落实到改善改革结算方式的问题上来,对于结算方式的转型升级目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简化优化结算机制便于实际应用和宣传普及、根据用电实体的用电特征和画像制定电力结算方式 、精准化电力系统的责任制便于后续监管、使结算方式适应波动的电费水平或结算方式是否能够辅助稳定电费水平、通过结算流程和规章的优化实现效率升级和成本削减等。

电子化结算在电力系统的逐步普及使上述优化具有技术上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电子化结算:建立电子化结算系统、结合通信技术和计算机领域适应电力系统实际需求。

五、电子化结算的应用实际

电子化结算在根据不同用户实际进行灵活调整方面体现出卓越优势,供电系统可以采取不同的结算策略实现服务质量升级、保持客户黏性、保障电网稳定供电。

(一)以用电时长为决定因素的个体结算规则

(二)以用电时长为决定因素的集体结算规则

(三)以用电量为决定因素的个体结算规则

(四)以用电量为决定因素的机体结算规则

(五)用户自选供电套餐和供电规则配置[7]

六、远程自动抄表计量技术结合电子化结算的优势

数字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体现在计量和结算中,远程自动抄表计量技术和电子化运算相互结合,打通电力系统工作内容的主体命脉,使电力系统的云讯逐渐靠近智慧能源的理想图景,既保证了能源的共享调度网络,也充实了能源多样化时代化发展的新路径。

从上述应用实际也可以看出,远程自动抄表计量技术与电子化结算的流程可以无缝衔接,保证了供电工作序列的顺畅通路,使抄核收管理模式中的抄、收流程紧密衔接,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的设备和技术应用也大大减轻了审核环节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实现并指导抄核收管理模式向着为供电系统和供电用户更好服务的方向不断发展进步。与此同时,电子化管理对将来的供电系统转型和交叉发展具有良好的前置条件意义。

七、电力系统计量和结算的发展前景

在未来的电力供应链条中,抄核收管理模式依旧占据重要地位,远程自动抄表计量技术和电子化结算都对管理模式起到强大的推进和补充作用,将来我们仍将面临对计量技术和结算方式的优化升级,以及审核模式开新局出新意的技术攻关和策略攻关。电力系统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基本盘,保障供电才能保障民生和经济,在电力系统计量和结算的发展中,我们要继续紧抓计量系统准确率,以降低审核系统的更新压力和异常误差的处理成本,并在结算和营销环节吸纳更多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转化,使智慧能源的规模和程度不断深化,建立能源共享和能源调度网格。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计量技术和结算方式的现状分析,引出远程自动抄表技术和电子化结算的应用实际和应用前景,为企业发展智慧能源和智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也为未来抄核收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作出实践导向的应用分析,电力系统要不断谋划能源发展、能源调度的新篇章,积极跨学科、跨领域交流,实现供电行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康先.基于数字化转型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J].应用能源技术,2022(02):7-11.

[2]袁小明,张美清,迟永宁,鞠平.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动态问题的基本挑战和技术路线[J/OL].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14.

[3]陈韵.农村抄表员抄表收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电管理,2018(10):49.

[4]王阳阳,闫淑娟.智能抄表系统的研究及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1(18):231-232.

[5]高捷,刘勇,刘淑娟,周锐,刘莎莎.电力营销计量中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实现[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04):15-17+112

[6]许传龙.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发电调度优化模型及结算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

[7]王亚微,陈琦,宁向南.面向集团户的电费结算应用系统设计[J].自动化应用,2021(08):116-117+1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