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人防工程智能化系统研究
摘要:人防工程是临时保障普通群众人身安全的城市基础建筑。人防工事建设作为国防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在战时的防空隐蔽、战略转移等方面还是在平时的物资储备、生产生活、利民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防工程的智能化系统需要对多种通信网络架构以及数据源进行统一规划。本文将主要研究人防工程的智能化系统。
关键词:人防工程;智能化系统;应用
在对人防工程相关技术资源进行系统化统筹和规划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智能化系统的核心功能设计与实现过程进行重点监督和跟踪管理,并对其功能组织架构和性能评估层次进行重点检验。在确定人防工程智能化系统中的各项功能层次以及业务流程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也需要快速处理末端数据信息采集存储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人防工程智能化系统概述
人防工程的智能化系统,更加倾向于硬件和软件功能结构的集成化管理模式,因此能够对各类硬件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在线监控和统计分析,并根据外部数据信息采集装置获取的状态量和控制量参数,及时转换应急响应机制[1]。在应用人防工程智能化系统以及前后端业务处理系统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项基础操作内容进行可行性评估和安全检测,才能够从人防工程内部进行精准调度和应急资源配置等操作。人防工程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按照指定监控和调度控制区域的关键数据信息,对不同组织架构和管理部门中的相关责任人发出特定指令,并对后端指挥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决策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确保系统内部和外部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可靠性。人防工程智能化系统可采用先进高性能的工控机或触摸屏做总控(上位机),并采用高可靠性的DDC控制模块做终端控制装置(下位机)[2]。在构建和完善智能化系统功能结构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以及技术支持人员还需要对人防工程的不同应用状态模式进行切换测试和在线监测分析,对各项本地和远程通信数据进行加密运算。
2 人防工程智能化系统的基本内容
2.1 设备监控系统
在人防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内,智能化系统的设备监控系统需要配置较多功能模块,例如防护设备的监控模块、通风空调设备以及环境监控模块、给排水设备的监控模块、发电以及供配电系统的监控模块[3],在本系统中需要对各类硬件设备和设施进行全面的系统监测,对不同控制操作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尤其对于大中型人防工程而言,还需要对消防走廊等公共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并对照明通风等功能系统的仪器设备装置进行等密度部署和应用,才能够保障地下或者地上人防空间资源的安全可靠性。设备监控系统涵盖的各项功能模块,基本覆盖民生问题的相关领域范围,也能够逐步形成联动应急指挥机制,对各类设备仪器的监控状态量和数据信息资源进行分布式存储,对产生故障问题的设备编码进行精准定位和识别,并协同其他监管部门集中处理此类问题。但是在部署和应用设备监控系统装置的过程中,需要对本地通信网络、物联网络、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科学规划和部署,并在指定位置添加信号增强设备,才能够保证设备状态量等监控数据信息资源处于稳定通信传输状态[4]。
2.2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人防工程作为具有特定功能的地下工程,地位重要。同时由于工程内部空间狭小,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困难。因此人防工程的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就显得更为总要。与地面建筑一样,人防工程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内容一般应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控制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广播和专用通信系统、事故照明系统等[5]。但是在地下人防工程中,需要对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联合控制网的操作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才能够精准采集各项数据信息资源和设备状态量,并需要及时调整过于灵敏的火灾报警器和烟雾器,避免出现误报警和错报警等情况。在对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以及技术人员需要详细划分各项系统功能结构,并在模拟系统测试阶段中,及时更新和完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与中控设备之间的通信传输模式,并及时部署和应用多条应急报警渠道,保障地下人防区域和通道的畅通性和环境稳定性。
2.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在人防工程的智能化系统中,需要对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操作边界和功能性能需求进行全面界定,才能够确保人防地下空间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统一部署和应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过程中,也能够根据非法侵入预警装置的数据信息采集效率,进一步提升人防工程的安全防护水平。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需要立足于人防工程的具体应用需求,也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合理分配专业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并对音视频监控设施、门禁设施以及报警装置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和交换过程进行重点监督和安全审计。在统一技术规范的集成化管理平台中,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具体功能模块进行全面整合以及统计分析,并保障人防工程相关控制区域的联通性和完整性,才能够进一步约束非法侵入行为,并将各类保障措施和物资等相关信息同步到数据中心。但是在应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数据接口和系统访问控制需求进行可靠性评估,才能够进一步界定人防工程智能化系统的具体权限分配参数。
2.4 系统集成和智能化管理系统
在人防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内,系统集成平台以及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部署和应用形式非常常见,但是并未完全贯彻落实到实际人防空间设施的应急组织调配层面之上。人防工程中的系统集成需要涵盖各类应用系统以及硬件设备,并对各项集成数据信息的资源目录进行集中管理,还能够动态协调集成化系统平台中的相关数据资源和技术资源。应用系统层面上的集成模式,需要涵盖各项功能结构和网络拓扑结构,但是硬件设备层面上的集成模式需要涵盖各类智能化设备和末端数据信息采集装置等设施,才能够为系统集成层面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信息资源。人防工程智能化系统中的常见应用功能体系需要涵盖企业级和工业企业两个应用方向,因此会间接影响到智能化管理软件的监视和控制操作功能结构,还会对数据信息资源的自动化控制逻辑流转过程产生一定影响。在人防工程的智能化系统中,相关操作人员需要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布式信息管理,还能够对设备维护状态和历史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协同系统技术支持团队对系统优化、运行调度控制等功能进行定期更新和完善。
3 人防工程智能化系统的应用难点和重点
3.1 均衡电力负荷和供电线路
在人防工程的智能化系统中,需要重点均衡电力负荷以及供电线路,才能够对隐蔽工程施工建设内容进行系统化约束和监控监督。尤其在集中部署和应用三防控制箱等仪器设备的过程中,系统操作人员需要精准采集各项数据指标,才能够保障电力供应状态的稳定性。人防工程智能化系统中的业务功能模块需要精准链接供配电系统装置和电线电缆,并确保电力负荷量和供电线路运行状态的稳定性。尤其在集中部署和应用配电房和电站机房的过程中,需要对人防工程智能化系统的具体控制操作范围进行精准界定,并科学划分不同控制区域以及网格,才能够进一步约束各项数据信息存取操作,并对相关数据资源的同步上传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精确查询,才能够实现分布式计算以及集成化系统管理目标。在动态均衡电力负荷以及供电线路的过程中,系统操作人员和配电间设备管理人员需要重点排查电力线路中存在的故障问题,以及电力设备的连接不良等问题,以免出现较多安全隐患和责任事故。
3.2 开放式技术标准的选择
在人防工程的智能化系统中,系统操作人员需要对实时监控功能、历史数据管理功能、用户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功能以及区域管理功能进行合理调配和资源调度,并在选择开放式技术标准的基础之上,对系统内部各项数据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存储查询等操作模式进行精准监控和统计分析,才能够在系统界面和控件开发流程中精准对接各类开放式技术标准。在选择和应用不同层面上的开放式技术标过程中,需要对人防工程中的安全技术规范和质量评估标准进行全面整合,并对安防监控系统功能模块进行严格的逻辑规则判定,对相应业务操作流程进行重点审核。选择和应用开放式的技术标准,也会间接带来较多安全隐患因素,但是可以充分运用嵌入式系统零部件以及物联网数据采集装置,进一步加速和优化网络层和应用层相关服务协议的认证效率。在选择和应用开放式技术标准的过程中,系统操作人员还需要结合特定的人防智能系统操作功能,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适度更新和完善。
3.3 数据信息资源的多维度整合
在人防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内,需要对数据信息资源进行多维度整合,并从可视化设计、核化生防护、智能化控制、环境防护、电磁脉冲防护等系统操作功能模块中全面整合相关数据信息,并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资源目录管理模式进行详细规划和应急调度管理。尤其在对各类硬件设备进行集中状态量采集操作的过程中,系统操作人员需要对数据信息资源的多维度整合过程进行可靠性评估和系统测试,才能够充分保障智能化系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之中。
结束语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各项需求,市场上涌现出各种综合性建筑,从而人防工程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反之,人防工程技术的融合也是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在人防项目中实现战备、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兼顾平时使用和战时防护。
参考文献
[1]吴艺铃.基于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实践分析[J].江西建材,2021(12):78-79.
[2]吉祥.探析人防工程电气设计常见问题及措施[J].建筑与预算,2021(11):77-79.
[3]白伟江,徐国富,李亮,景政.人防工程保障能力评估系统软件开发[J].长江信息通信,2021,34(11):112-114.
[4]周玉婷.人防工程供配电方案探讨[J].电气应用,2021,40(11):61-67.
[5]张炜豪.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存在的问题及质量管控探析[J].安徽建筑,2021,28(09):27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