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市政工程给水排水管道现状及管理措施探讨
摘要:为提高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运行稳定性,本文对塑料管、金属管、混凝土管、复合管四种材质给排水管道现状进行分析,并从施工管理、维护管理两个角度探究管理措施,有效预防给排水管道质量问题。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现状;管理措施
引言:做好给排水管道管理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但随着市政给排水工程规模的扩大,管道类型日益复杂,在施工以及日常维护上对管理工作均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还需结合管道的具体材质确定针对性管理措施,以期真正发挥管理工作的实际价值。
1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现状分析
按照材质划分,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主要有四种类型:
1.1塑料管
目前,广泛应用的塑料管已有多种类型,如硬聚氯乙烯管、交联聚乙烯管、工程塑料丙烯氰-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此类管材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导热系数小、冷弯性能良好、水力性能良好的优势,可降低环境以及管道内介质组分对管材的影响,延长使用寿命。
1.2金属管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实际应用的金属管主要有镀锌钢管、铜管、铸铁管三种类型,其中镀锌钢管具有成本低、防火性能好、管件配件多等优势;铜管是金属管中性能优势最为突出的管材,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且质地坚固,延展性好,方便加工;铸铁管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历史最为悠久,目前有给水球墨铸铁管、柔性排水铸铁管两种类型,具有强度高、密闭性好、韧性大、降噪效果好、防火抗震等优势[1]。
1.3混凝土管
混凝土管包括自应力、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以及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等,具有耐久性好、后期维护工作少等优势。
1.4复合管
复合管主要包括钢塑复合管、塑覆铜管、衬塑铝合金管等,通常管径在300mm的给排水管道均将复合管作为首选,具有刚性高、耐腐蚀性好的优势。
以上管材在我国各地市政工程中均有所应用,与以往几种类型管材相比,我国给排水工程管道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管道类型日益丰富,相同管径可有多种管材以供选择。以管径<60cm供水管道为例,可以选择钢管、PVC管、PE管、球墨铸铁管、PVU管、灰口铸铁管等。
2 市政工程该排水管道管理措施
2.1 施工管理
2.1.1 做好作业指导书编制与管理
(1)落实审批制。在给排水管道正式施工前,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好专业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工作,经由技术负责人确认,从专业角度对文件资料中的解释说明进行分析,确定有无不合理之处,审批中未发现问题,则可以提交工程部、质检部、监理部完成后续审批,全部审批通过后方可在实际施工中应用。
(2)做好图纸会审工作。以监督设计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为目标做好图纸会审工作,避免图纸上出现错误,从而真正将设计图上存在的质量隐患控制在施工前,确保设计方案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符合监理规定;图纸会审通常需分区、分专业审阅,由专业人员完成,发现设计图上的不当之处,并做好标记,给出恰当的修改意见,返回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具体来讲,由监理工程师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划分施工图,将每个专业的设计内容独立出来,施工技术负责人与监理部门技术负责人均需参与到会审当中,对设计内容进行审阅,在“阅审记录单”中记录结果,最终由会审单位统一交流意见,针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可行性建议,其中若涉及土建与管道施工交叉部分,需要由两个单位分别审阅后再统一交流意见[2]。
(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项目设计、施工等主要部门与岗位人员均需要参与技术交底,了解施工技术要求与标准;再逐级完成向施工单位、一线施工人员的交底工作。
2.1.2 加强现场管理
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期间,管理部门应深入施工现场,做好监督、管理、指导工作,全方位控制违规操作性行为;并加强对现场安全部门工作的监督,若发现安全管理未按照要求进行,则应形成系统的安全教育方案,定期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与技巧,强化施工队伍安全意识,在确保安全基础上实现高效、高质量施工。
从技术层面来讲,管沟开挖前发现有交通中断情况时,需要编制交通疏导方案及交通恢复方案,并报交管部门审批,最大程度降低对出行的影响,且避免相同时间内同一条道路存在多个小组同时开挖管沟情况;监督现场高效、可靠施工,尽快恢复施工段交通;合理部署施工力量,充分做好各种措施及预案,并做好电力机械设备导线绝缘性与安全性的检查,避免出现微小电火花;若施工中有临时埋设水管网的需求时,应对临时管网进行统一规划,且不同材质管材在管节安装处理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以承插式混凝土管理施工为例,关节安装如图1所示,在完成承口处润滑处理、安置橡胶圈后,确认无渗水问题时后完成全线排管,进入合拢环节可以直接拉动手扳倒链,方便操作、保持管节连接解密[3]。
2.1.3 做好质量检验与验收
(1)质量检验。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后主要做好施工偏差检验、密封性检验、防腐性能检验等工作。
管理部门应结合施工资料与现场实际情况,认真核对各个位置有无误差过大情况,以钢管为例金属管道施工允许偏差见表1所示、非金属管道施工允许偏差见表2所示。
管道密封性检验。待管道安装、施工结束后,且混凝土结构部件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管道外观无质量问题后进行。对排水管道进行密闭试验测试:确认沟内无积水后,按井距分隔,长度不宜大于1KM,带井试验,持续浸泡24h以上,其间可以通过补水保持水头恒定,观测30min,记录试验段的渗水量;试验合格方可下道工序.
(2)质量验收
施工期间应在施工现场委派专业人员完成质量验收工作,每个区段完成施工后,均需要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对管道质量进行专业查验,并记录整个验收过程,针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作出指示。以开槽给排水管道施工为例,质量验收以原状地基承载能力、混凝土强度、回填材料压实度、管道安装质量,管道密封性为主要内容,必须保证验收工作的细致性,例如验收管道接口质量时必须做到逐口检查。
2.2 维护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中给排水管道维护管理主要工作为:排水管道验收、排水管道使用制度落实、管道检查与冲洗等工作是否按时落实;管道其他构筑物维护修理;突发问题处理。由于市政给排水网络系统日益完善,维护管理工作挑战升级,为了避免维护管理工作出现滞后、效率低问题,因确立岗位责任制,实现分区包干,维护管理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全面了解管道情况,对水流量、污物的体积做到如实掌握,形成完善、科学的养护方案,准确确定养护等级,其中水利条件差、污物排放量大的管道易发生堵塞,应作为维护管理的重点,定期将管道内的污物清除,避免影响管道排污或给水的通畅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长时间在地下环境运行,出现问题后不易及时发现,但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极大威胁,严重情况下甚至引发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应清楚了解每种管道的使用现状,在施工与后期维护期间,结合管材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不仅提高工程品质,也充分发挥延长管道使用寿命的价值,提高给排水工程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正祥.改扩建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0):197-198.
[2]李红喜.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重点及技术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1(22):104-105.
[3]谭金伟.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交通世界,2021(16):81-82.
[4]王锋涛.预防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通病的措施[J].中国高新科技,2021(08):112-113.
[5]胡延强.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