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六种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思政渗透研究
摘要: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提出“六种素养”,为新时期学校思政教育提供新方向。小学语文做为渗透德育的主要渠道,教师也要像思政教师一样,具有“六种素养”,优化语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引领新时期教师队伍的建设新方向。希望在习近平总书记“六种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政内容,促使小学思政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六种素养”;语文教学;渗透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师队伍的德育建设,自2012年以来提出众教师队伍建设的观念与方法。如2014在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的时候,进行了“四有教师”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建立具有道德、仁爱、理念与情操的教师队伍。之后的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强调教师要坚持四个统一。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具体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与人格要正。此有助于小学教师在思想高度上,掌握思想内涵。
一、政治要强
立德树人根本教学任务,不止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呈现,也可通过语文为载体,有效渗透思想政治理论。借此即使是语文教师的政治也要强,促使思想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相同,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思想,站稳政治立场,有政治定力[1]。进而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自觉以国家为标准建立正式立场,多角度贯彻基本政治路线、基本方略等,可以依照党的指导,统一部署,开展教育工作。语文教师也要从政治的角度部署与开展教学活动。从政治角度思考事情,特别是大事大非之间,借助丰富的政治认知保持清醒的头脑。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但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树立语文审美思想,还要从政治角度做到下面几点:第一,引导学生自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思想成长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二,让学生懂政治,并能从价值观与理性角度对共产党发展思想与策略产生认同,无论是在内还是在外都自觉拥护共产党。
二、情怀要深
小学的语文教师要有与政治教师相同的国家情怀,无论何时都心系祖国与人民,尽量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培养拥护祖国,热爱家乡的高情怀、高素养人才。正如我们教授的古诗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字里行间都抒发我国诗词人深深国家情怀。此与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中强调的加强对学生爱国情怀教育,让爱国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习近平总书记同古代诗人一样,都注重国家情怀,将此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更是适用。教育若失了情怀,就变成一滩死水,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若没有情怀,教书育人也变的毫无意义。因此我们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种素养”的第二种素养“情怀要深”,勇于跳出自我舒适圈,扩大格局与担当。而语文教师的情怀在教学中的体现为:热爱自己的每一名学生,喜欢教书育人的工作,以爱心对待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意识到个人、家庭与国家的关系,将自己与家庭都与国家联系起来,将国家荣辱与自己梦想融合,真正落实中国梦的建设。
三、思维要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要新,即教师在进行启迪学生思想与扩展视野的工作时,不但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还要从创新思维角度入手,守正创新,紧跟时代步伐,迎合习近平思想,即广大知识分子要有创新意识,勇于走新道路,抢占国内外创新制高点,在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考察学校的时候曾明确指出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领路人,培养其创新思维[2]。借此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也要以新潮的思维,在思政理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思维之上,从全面的眼光看待世界,辨析社会矛盾。教师教学的时候,即在教学观念、目标、内容与方法上进行创新,以创新迎合教育环境的变化,提升小学课堂的趣味性与时代性。多使用深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进而播下创新的种子。
四、视野要广
教师的思想、知识与能力涉及的范围要广,需以宽广的视野、扎实的学识与精湛的育人能力实施教育。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个素养”中的“视野要广”落实在小学语文教师身上,具体包括:第一,知识视野,语文教师不但有语文知识,还需掌握思政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完善自己知识体系;第二,国际视野,语文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爱国意识,在此基础上有国际格局,可结合课文的年代,为学生讲述当时的国内与国际背景。让学生也从世界的眼光观察;第三,历史视野,历史作为自然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对学生历史视野的培养,可助其打开知识的大门,进而为后期多种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资源。借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并用历史的角度看待课文内容。在讲解文本的时候讲解对应中国史,让学生意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通过教师通俗易懂的语言理解道理。
五、自律要严
对于自律要严,指教师或者学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的规范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自律力是一种优良的品质,也是一种能力。有较强自制力的人,面对各种诱惑可以自觉抵制,坚守自己的底线。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思政教学对主要的是对人的教育,塑造其灵魂。教师尽量用自己的行为感化他人,进而多角度鼓励学生前进。课堂中借助崇高的精神,塑造灵魂,为学生传递完整的世界观与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需自觉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严格规范自己。做到言行身教相统一、课上与课下相统一等。弘扬社会主义精神,传播正能量。
六、人格要正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师者,人之模范也。作为传授知识与德育的主要教育工作者,教师要发挥思政理论,以真理说服学生,同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做到育人先正己[3]。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观察并模仿,借此教师要以端正的人格,以自身示范与导向性为学生带来随风潜入夜的效果。教师的人格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只有具有高尚的人格,才能更好感染与吸引学生,潜移默化获得学生的尊重。语文教师的“人格要正”包括政治人格、思想人格、道德人格与智慧人格等,几种人格缺一不可。面对学生,教师要努力塑造正向的品质,为学生做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思政教育效果,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将完美的理想信念嵌入到心灵深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种素养”虽然是针对思政教师提出的,但本人认为需要其他学科教师也要有“六种素养”,特别是语文也是渗透德育的主要途径,更要培养学生此方面的素养。对于“六种素养”中每一种素养,都是互相分离,却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将“政治要强”作为语文教师教学的前提,是落实“六种要素”的首要条件,从个体发展价值观层次,令教育行动更有方向。“情怀要深”是对教师内在要求,通过此更加热爱教学。“思维要新”指教师可以顺应时代要求,从教学观念到方法上都有所创新,令思政教育更有针对性。“视野要广”是对思政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本文即使是语文教师也要有此类素养,从知识到技能都能获得提升。“自律要严”不止是对思政教师,同时也是对所有教师道德层次的要求,是个体素养与是否胜任学科教学中思政教育的综合体现,进而更加吸引学生。总的来说,通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种素养”为新时代教师思政学能力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方海霞.用好“学习强国”助力小学思政课程有效实施[J].读写算,2020(32):193+195.
[2]张天圣.关于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六种”素养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20(07):136-138.
[3]金佳绪.解读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立德树人,习近平强调办好这个“关键课程”[J].理论导报,2019(0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