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熊晓蕾
  
一起电力科技
2022年10期
天津理工大学理学院 300384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增量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新时代下,高校不但面临每年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还有各种新媒体的挑战,以及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出现新的挑战,这些挑战更多是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挑战。面对挑战,高校教学管理需要不断探索,在“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个关键词的目标要求下,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为培养人才应给与积极的对策。高校教学管理不仅是维持高校日常教学工作运行的有力保障,更承担着保障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引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

1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1新时代教学管理过程中大数据信息整合使用效率提升的挑战

首先,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存在着大量的数字化与非数字化信息。基于大基数的学生,在日常运营和管理过程中,教学资源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多个方面,其中包含着各方面信息和数据,高校教务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集中信息于校内教务管理平台,学生及教师均拥有自己的账号和系统设置,充分保证了教学、考试、评价、反馈、考核等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在如此高的使用率的前提下,如何将这些大数据进行整合规划使用,就变得尤为重要。

其次,网络教学途径产生大数据。新形势下,疫情阶段高校无法进行线下教学,仅能通过网络实现新式教学模式,如雨课堂、腾讯课堂等线上教学平台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如何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收集大量有效数据信息和优秀教学资源等,了解学生和教师心理状态及兴趣方向也需不断探索和加以整合使用。

最后,师生网络交流过程产生大数据。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是当代大学生和高校教师最经常使用的交流软件,通过网络交流完成每日资料的调配分享、信息查询、文件阅览等多项工作,如何提高分析这些数据获得有效信息分享收藏等也需要不断完善。

1.2新时代教学管理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随着教育部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为培养更多适应于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高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发展需要方面链接不到位,没有结合学校优势资源进行创新和突破,从毕业生竞争力不高可以推断出没有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其次,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管理体系老套单一,学分制、上课-考试-毕业模式等,以理论为主,实践机会不足,对工作岗位诉求不清晰,导致学生缺乏对工作岗位胜任的自信心等情况。

最后,校企联合培养少,产教融合无法实现,不能充分发挥政策、资金、资源,联合优秀企业先进技术设备、工艺等优势开展教学活动。

1.3新时代教学管理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

在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管理均是主要的构成部分,影响学生发展,也是高校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入手点。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脱节现象,分工过于明确,双方互不交叉,无法做到换位思考,从日常活动、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等方面,导致教学管理工作中没有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导致教学管理方法单一、模式死板。以往教学管理工作更多是以规章制度进行约束,按照管理者的管理经验推动工作,无法从学生角度出发,影响教学管理工作效果。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与大学生所掌握的新知识、新观点存在一定差异和矛盾,大学生面对复杂社会现象无法正确判断,心理存在困惑和迷茫,容易形成心理障碍,使自我意识较强的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教学管理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心理状态、心理诉求,在学生发展和价值体现需求方面考虑不周,缺乏对大学生情感的察觉、引导和处理。

2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对策

2.1 大数据思维在高校教学管理发挥作用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应充分利用教学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学生们选课意向、教学资源使用情况、学生教学评价反馈情况等,利用大数据技术监督学生学业情况,让学生更自主的掌握自身是否达到毕业审查条件,起到预警和激励作用。

网络教学和师生交流过程中,大数据为高校教师整合了有效且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大数据技术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人工审核审批操作等程序化工作可以被简化,节省教学资源的浪费避免操作失误及黑幕,达到净化管理工作环境提供公平透明管理平台的目的。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均拥有系统信息化管理,但仍可以进一步改革进化以满足更多需要,应通过专门的技术人员根据需要深入分析业务逻辑和数据层级,在现有的技术上更进一步去繁琐化,提高效率和质量。

2.2 应用型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在高校教学管理发挥作用

为了接轨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环节相互联合,实践的达成必定依赖于完整的教学管理机制进行推进。

注重分层次教学,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以人为本,培养应用型人才,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高校教学管理探索的重点,也将促进高校行政管理不断提升,促成双向优型循环。

健全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要保证高校各部门、各学院共同制定管理制度,改善长期滞后的环节,将明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脱节的制定尽快革新,有针对性的搭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使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教学管理中得到落实。

2.3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管理路径

将教学管理工作与思想教育工作相融合,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工作,在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增强教学管理机制权威性和可行性。在新时代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不断涌现,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引导学生按照教学管理制度约束言行,不断内化成行为准则,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以教育心理学为基本理论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有助于工作时根据学生心理状况解决问题,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培养教师教育心理学素养,重视心理学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意义。教师合理规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结合案例、情景展示、角色扮演、合作探究、谈心谈话等形式,发挥心理学理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高校教学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点,以个性需求、健康发展为出发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关怀、人文关怀,深入到学生内心世界,找到心理压力关键点,做到针对性疏导和关怀。

3 结束语

高校教学管理是国家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必须不断探索新思路,让高等教育质量随之进步;必须不断贴近新时代,让高等教育治理与时代贴合。在教学管理工作不断面临的挑战面前,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管理工作的进行、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保障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推进,承担起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