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基金资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数字化课程资源研究”专项课题资助(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效果分析与研究,2020SZYB15),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2021年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基于超星平台的混合式“金课”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汽车构造》课程为例,WGKMII093)
作者简介:金标(1981年-),男,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模式。电话:15816821815,Email:53340450@qq.com.]
[摘要]:围绕参与讨论情况、课堂互动、课后作业、期末考试成绩四个典型指标进行差异性检验和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相比,线上教学能显著性地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生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学生很好地完成了课后作业,讨论和课堂互动与考试成绩相关性很高。
关键词:差异性检验,相关性检验,线上教学,教学效果评价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渐转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各种课程教学平台也不断出现。超星学习通客户端是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1]。教师可在平台上设置评价系统,对学生考勤、作业、课堂互动(讨论、提问、抢答)、考试分数等设置权重,即时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同时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改进或调整。学生则可以利用学习通参与课堂互动,在线完成作业、参加课后考试和学习。林芬[2]等依托智慧树平台利用统计学方法在教学满意度、教学效果、成绩三个方面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研究。刘玉[3]等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从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本文尝试借助超星学习通APP开展线上教学。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期末考试、课堂考勤、课堂回答问题等全部在学习通上实施完成,即线上教学。本文从过程性和终成性评价两个方面入手,从统计学角度开展线上教学效果研究,希望能为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一、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教学效果过程性评价
(一)课堂互动学习效果评价
1.参与讨论的差异性检验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课堂教学设计注重学生讨论环节,该活动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利用excel数据分析工具在同一班级和授课教师情况下对不同学期学生课堂参与讨论次数差异性进行计算分析[3],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线上教学班级上下两学期课堂讨论次数呈现明显差异性(显著性水平α<0.05,p<0.05),表明随着线上教学方法的不断深入应用,学生越来越喜欢参与在线课堂讨论,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
2.课堂互动的差异性检验
课堂互动包括提问、抢答、问卷等方式,为考察课堂互动在不同学期之间的差异,在同一班级和授课教师情况下对学生课堂互动得分进行差异性检验,计算结果见表2。
从上表可知:同一个班,不同学期学生课堂互动得分均值明显存在差异,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教学班级的课堂互动得分均值58.81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班级的学生平均值17.48,且在显著性水平0.05下,P=4.68615E-07<0.05,即学生课堂互动得分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下学期开展的线上式教学学生课堂互动明显好于上学期,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实施课堂互动环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参与讨论、课堂互动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检验
为研究参与讨论得分、课堂互动得分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得分之间的关系,依据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借助excel数据分析工具计算相关性检验,计算结果见下表。
由表3可知:参与讨论、课堂互动与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别为0.64800、0.60551。这说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互动的学生,其期末考试成绩比较高。因此讨论与课堂互动可成为线上教学学习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
(二)课后学习评价
在线上课程教学中,课后学习评价指标主要是学习通上布置的作业成绩。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学生均布置相同的6次课后作业,便于分析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性。本次采用第1次、第4次以及第6次作业进行统计分析,作业成绩采用的是百分制。尽管学生作业均值能反映其整体情况,但不能客观分析均值之间的差异[3]。本文根据t-检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原理利用excel工具进行作业成绩显著性检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4所示。
从表4可知,两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作业成绩均值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线上教学班级每次作业成绩均值均要高于传统式教学班级。在第1次作业中,T统计量值为1.629,P=0.111>0.05,即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两种教学方式下学生首次作业成绩没有明显差异,而在第4次和第6次作业中,在显著性检验水平α<0.05下,P值均小于0.05,表明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学生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在中后期的学习过程中,线上教学中学生课后学习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式教学。
二、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教学效果终成性评价
线上教学终成性评价指标一般为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学生利用超星学习通完成期末考试,教师在超星泛雅平台中阅卷。为检验线上教学班级学生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差异性,本文将传统教学班级与线上教学班级的学生期末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成绩分布表见表5。
由表5可知,从学生成绩均值来看,混合式教学班级学生成绩整体均值高于传统式教学班级;从成绩分布可知,线上教学班级的不及格率明显低于传统教学班级,且学生成绩优良率达到77%。这表明同一个班级不同学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具有明显差异性,线上与传统教学学习效果有很大差别,线上教学学习效果显著好于传统式教学。
三、结论
依托超星学习通APP开展课程教学,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而言,对于教师而言,方便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综合成绩。
参考文献
[1]叶娇方.基于泛雅平台和超星学习通的高职英语新形态教学模式研究-以《新职业英语》教材为例[J].科教导刊,2021(05):147-149.
[2]林芬,邱伟,刘艳红,等. 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环境卫生学》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J].赣南医学院学报,2021,41(06):648-652.
[3]刘玉,卢燕来.基于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1):205-207.
[4]申华.EXCEL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07):173-174.
[5]陈丽娜.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效果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