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P2P网络借贷平台国内外研究综述
摘 要:自P2P网络借贷概念引入我国之后,“网贷”成为了时下最流行的词汇。伴随着这一行业的飞速发展,各式各样的问题也随之发生。由于我国缺乏较为成熟的信用评级体系、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监管、缺乏自发的第三方机构或组织对平台的约束,发展至今,P2P网络借贷平台呈现出一种十分混乱的情形。由此可见,解决P2P网贷行业存在的风险问题正在逐步被监管机关提上日程。
关键词:P2P网贷平台;风险防控;跑路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发展现状
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传统金融行业发展低迷,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却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环境。2005年,第一家网络借贷企业Zopa在英国设立,之后P2P网贷行业飞速发展,Slavin(2007)发现网贷在美国和英国成为继传统储蓄和投资之外民众最主要的理财方式之一。网贷从其诞生开始,便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
(2)影响借贷成功的因素
Klafft(2008)认为在不了解借款人姓名的环境下进行贷款,贷款风险将比传统借贷更高。Ravina(2007)和Popeand Syndor(2008)发现借款人的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体重和外貌等对借款成功及借款利率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而黑人在借款风险、成本和违约概率方面相比其他肤色的人要高。Freedman and Jin (2008)和Everett (2008)发现:如果借款人和投资人处于同一个熟人社会,相互较为了解,贷款违约的概率将会大幅降低。Stiglitz (1981)认为决定借贷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信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真实的借款人的信息,而基于隐私保护考虑,使用这些信息的部门仅限于部分权威机构,例如银行和信用管理机构。Jentzsch(2007)认为P2P网络借贷的发展会使借款人的信息在无形之间流入其他的渠道,信息使用者除了投资人外,还会有黑客等非法使用者,这对于保护借款者隐私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Viswanathan and Siva(2009)发现借款人的社交关系越广泛,借款的成功率越高,违约率和成本则越低。
(3)监督机制
Chatterjee and Datta (2008)研究认为P2P网贷平台可以根据借款人提供的有效信息确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无偿或有偿的提供借款,从而成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通过信息整理、借贷建议和资金运作进程进行监督,使得资金自由流通。Freedmanetal(2008)通过对P2P贷款的社会网络性研究发现,相比传统金融机构模式,P2P网贷不仅降低了贷款的成本而且提高了资本收益率,但同时也加大了资金流转的风险。James和Hadlock(2002)认为在借款时,借贷成本是中小型公司考虑较多的因素之一,包括合同成本和交易成本等,这也是为什么比起向银行借款,中小型企业更倾向非银行的借贷机构的原因,但信息不对称等情形使得这些借款人不得不接受利率更高的银行。而小额、高效、透明、流动性强是P2P网络借贷的优势,并且具有无需担保、交易便捷、流动性强,所以只要能对平台进行有效的监管,P2P网贷的发展将不容小觑。
二、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发展现状及模式
2007年8月,国内第一家P2P借贷网站—拍拍贷成立,此后国内的P2P平台企业迅猛发展,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摸索式发展,国内的P2P平台的经营模式也日趋成熟,在国内市场创出了一片天地。王艳、陈小辉、邢增艺(2009)对国内第一家P2P企业——拍拍贷进行了研究分析。他们认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模式根据借款人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三类:拍拍贷——针对个人进行小额贷款业务;奇放网——主要针对学生群体进行贷款业务;wokai网——专为农户提供借贷业务。除此之外,还存在部分平台只对部分特定区域提供借贷业务,此一类网站通常只扮演中介和平台宣传角色,不参与借贷双方的借贷活动。陈初(2010)将网络借贷的经营模式分成四类:一是以企业网上行为参数为基础的综合授信;二是做银行金融业务前端流程的外包服务商;三是“P2P”网络融资模式;四是建立为学生提供贷款的社区。
(2)平台优势及未来发展
徐志远和吴卫东(2008)从长尾效应、信息中介和网络诚信度三个方面论述P2P网贷将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新的革命。吴晓光、曹一(2011)认为比起传统的金融行业,网络借贷打破了地域差异,在资金灵活程度上更具有优势。陈静俊(2011)认为除了能够高效地利用投资人手中闲置的资金,P2P网贷平台还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为借款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借款途径。同时,除了对于民间借贷的约束作用外,对于我国偏远地区的贫困区域,一些公益性质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出现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不小的帮助。莫易娴(2013)对国内的P2P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潘庄晨、邢博、范小云(2014)认为020模式或将成为未来国内的主要模式,风险资产定价能力将成为平台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科学的风险管理将成为P2P平台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3)存在问题
郭阳(2012)认为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是影响用户之间借贷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但目前我国的信用机制发展却不完善。马运全(2012)认为,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具有用户多样化、交易门槛较低、交易效率较高透明度较高等特征,但同时缺乏内部的筛选机制和外部的监管控制。叶湘榕(2014)认为,P2P 网络借贷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大量的问题,目前我国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基本情况为:存在大量借款人和投资人以及网贷平台,资金与人才充沛的同时,风险也大量存在,主要有:行业准入门槛低、行业规范标准混乱、监管机构缺失等。廖愉平(2015)认为,在无监管的环境下运营的平台,必然会对投资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尤其是在平台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平台为了追求高收益,放松自身的风控措施,违规操作导致平台大规模的出现跑路、倒闭、提现困难等状况。
作者简介:樊瑜菡(1992-)女, 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