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对刘勰《文心雕龙体性》风格论中“八体”之说内涵的认识
摘 要:刘勰所写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著作,其中的《文心雕龙 体性》篇论述了文章体貌风格和作家性情、个性的关系,是作者风格论的重要体现。中国古代的文人们很早注意到了作家与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并在作家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成了风格论,风格论最早源于三国时曹丕的《典论论文》后又经过了陆机、沈约等人的不断发展完善,至刘勰风格论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和发展,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八体”说是对作家作品不同风格的进一步解释,其中八体两两相对,作者有贬有扬,分为四组,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刘勰的风格论。
关键词:《文心雕龙》;刘勰;风格论;八体说
作者刘勰的《文心雕龙 体性篇》很凝练概括,全文只有三段,但却相对比较完整论述了作者对文章风格以及作家性情与个性之间的关系。作者在第一段中指出了文章是作者内部思想感情的外在表现,第二段则列举了不同时代的十二位有代表性的作家,指出他们各自文章风格与作家自我个性以及气质之间的关系,第三段则说明了作者除了先天具备的天赋外,还应该有后天的努力学习,是我国最早论述风格论的专著。本文想具体对刘勰的“八体论”进行论述。
一、对刘勰“八体说”八体的认识
刘勰在《文心雕龙 体性》中提到了八种风格,分别是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和轻靡,并将八体分为四组典雅与新奇,远奥与显附,繁缛与精约,壮丽与轻靡分为四组,并言简意括的概括了这八体各自的特点,典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远奥——馥采典文,经理元宗者也,精约——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刘勰将典雅、远奥二体放在八体的前两位,并且强调了典雅、远奥这两种风格分别受儒家和道家的文化的影响,作者又将新奇与轻靡两种文体放于八体末两位,虽然作者刘勰在文中没有明确指明他赞同哪几种文体,不太赞同哪几种文体,但我们通过刘勰对这几种风格论述可以大致了解作者对这几种风格的态度。
刘勰对八体的态度各有所不同目前大家对刘勰这八体褒贬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认为刘勰比较肯定的是典雅、远奥、精约、显附和壮丽这“五体”,虽然作者刘勰对这五体都持肯定的态度,但作者肯定的程度是不同的,五体中刘勰最肯定的一体是典雅,并且典雅和远奥二体被充分地加以褒赞,在《文心雕龙》其他篇章中,作者刘勰也对这两种文体给予了充分肯定,如在《文心雕龙 原道》中提到了“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文心雕龙 杂文》中提到“密而兼雅”,体现了刘勰的宗经崇儒思想。
二、对刘勰“八体”说内涵的认识。
作者把典雅视为最高的理想风格,这其实是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来说的,刘勰是南朝梁时期大臣,当时的齐梁文学虽有其值得夸赞的地方,但也不可忽视的存在弊病,一方面是存在泛情主义另一方面是文胜质亡,重文采而轻风骨,整体文风偏重于对形式技巧的追求。而这些弊病正是作者刘勰所不赞同,他提出典雅风格就是为了抨击齐梁之际的形式主义和追求辞采华美的文风,作者可以说是封建士大夫阶级,受封建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天然的认为文学应该为封建统治服务,应该经世致用,作者应该创作的是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庙堂文学,是那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符合儒家传统观点的作品,他认为
“温柔敦厚”的作品才符合典雅风格的作品,他的思想其实就这方面看来是有一些保守的,因为他认为文学是典雅的,是高级的,而对那些通俗易懂的民间文学作品,他都持不赞同或不做评论的态度,但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如汉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艳歌罗敷行》、《上邪》,这些反映下层人民真实生活状况的作品,在刘勰看来是很不符合正统儒家思想,不符合典雅风格要求的作品,我觉得这是作者的局限性,好的艺术作品不仅应该是高雅的,经世致用,符合儒家传统要求的,而且也应该是符合广大人民审美要求的,应是反映人民大众生活的,应该把接受度也作为文学作品的评判标准,不应只把典雅作为评判一个作品是不是好的文学作品的评判标准。
作者最早把精约当成文章风格的一种来进行论述。“精”是指作家创作的文章在内容上应该明白清晰有逻辑,而“约”则是指所写文章要在形式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精”和“约”则表明了作者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在内容与形式上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分割。“精约”不仅是形式上要求文学作品在用字、段落方面间接凝练,更是对文学作品内容的要求,认为如何把一篇文学作品认定为是精约风格的文章,要看这篇文学作品是否对他的文辞进行锤炼,文章最后呈现出来语言是否简洁、语意表达是否明确畅达,是否能让读者阅读后快速了解文章阅读的大意,而且作者认为实用类文体和应用类文体最应该具备精约这个特点,他在《文心雕龙 总术》中说“精者要约“,他认为应用类的文体应该要注重文章的内容作用,所写的文章应该要有明确的目的,应偏重功利和实用性,因此此类文体应更注重“精约”的风格,即形式简约凝练,内容确切明白晓畅,不过分追求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完备,即便一些文体可以写的形式和语言比较讲究,但能光注重语言和形式的华丽,不能写的过于华丽奢靡,否则就会过分修饰文辞,而忽视文章的内容。
刘勰对轻靡这一风格的看法也不是很推崇,,但其实轻靡这个词从词语本生的含义上来说并不是贬义,“轻”这个字有轻快、轻柔的意思,不含贬义,“靡”这个字的含义是音美。是指歌声摇曳,要有忽高忽低的节奏。在《文心雕龙 才略》篇中说:“殷仲文之孤兴,谢叔源之闲情,并解散辞体,缥缈浮音。虽滔滔风流,而大浇文意。”刘勰对轻靡持否定态度,作者刘勰对轻靡、新奇和繁缛都持否定态度否定一样,都是从风格类型的角度来批评的。
参考文献
[1] 袁琦.浅谈刘勰《文心雕龙》中文学风格的论述[J].语文学刊,2014(24).
[2] 王桂宏.以《文心雕龙》的风格论反观刘勰、钟嵘言说风格的差异[J].时代文学,2008(04).
[3] 孙根.论《文心雕龙》中的儒家文艺思想[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8(06)
[4] 曾颢.《文心雕龙》中作品的风格形成论[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1(03).
[5] 刘红利.刘勰的文学风格论试析 ——《文心雕龙·体性》篇解读[D].湖北:中南民族大学,2012(02).
作者简介:李钰(1999—),女,汉,西省汾阳市人,天水师范学院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