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当代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雅婷
  
北大荒文化
2023年7期
宁波财经学院

摘 要:随着大学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激增,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在此背景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个人就业问题,也可以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实现缓解就业的双重效果。本文首先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和相关政策,其次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以宁波财经学院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系统的问卷调查,研究当前经济形势下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相关因素,对数据进行全方位剖析,提出有针对性、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政策

(一)大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攀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21年,高校毕业909万人,同比增加约35万人。2022届毕业生总量为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2023届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比2022年增加82万人。毕业生规模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较前值回升0.1个点至5.6%,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上升1.4个点至18.1%,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大是事实。预计到2023年6、7月份毕业季的到来,青年调查失业率还会有所抬头。虽然疫情基本结束了,但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又创新高,达到1158万,而且其中研究生和博士生首次超过应届大学毕业生。

在大数据的对比之下,能够直观地看到目前最难的问题是年轻人的选择与岗位缺口之间严重错配的问题,企业找不到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矛盾愈发激烈。据统计2022年全国大学生就业落实率仅为23.60%。高校毕业生人数很多,但社会上优质的岗位却少,市场没有那么多高端就业岗位供给他们选择,想要就要加倍去竞争,不断地“内卷”。

“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来的长衫”这是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的自嘲。因找不到心仪工作的困顿和迷茫;因小学到大学、硕博的教育成本投入太高,时间金钱耗费无数,对工作的心理预期较高,不愿意去做一些根本不需要读大学就能做的工作;同时因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学生培养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学到的很多知识和技能,要么过时了,要么无法直接运用。对“孔乙己文学”央视网谈“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活动的实践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唯一的选择只能暂时选择放下身段,降低预期,暂时去做一些不读大学也能做的工作但能挣钱养活自己的工作也不是不可以,先争取生存下来,等待一切好起来,再图发展。

(二)促进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必须要了解这些政策。2022年全国高校就业中心推送了《普通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公告》,内容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政策、工商登记政策、户籍政策、创业服务政策、学籍管理政策等。旨在着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一些省份也出台了相关文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2022年7月,浙江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等17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实施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和大学生创业支持计划;福建省推出44项措施支持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安徽九条政策举措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河北保定发布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政策13条等相关文件。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方式之一,大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创业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锻炼实践能力,也有机会将兴趣和职业相结合,个人才能可以得到很好地发挥。

二、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宁波财经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规范性和可靠性,在设计问卷时借鉴了以往学者相关的研究,并结合本研究的背景作了相应的修改。为了确保问卷的合理性,征求了多位老师和大学生的意见,并在原有的问卷基础上进行修改后形成正式的调研问卷。本次调查所用的数据来自问卷调查搜集的数据,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第一部分:个人基本信息。这部分主要调查被调查者的年级、性别、专业、从创业兴趣、创业规划、对创业政策是否了解、创业想法的来源、意向的创业领域等进行调查。

第二部分:影响因素的调查。哪些原因制约了他们的创业意愿的因素,创业时机的选择还是资金来源的难题,创业形式和所认为的创业障碍,以及对创业意向可能产生影响的被调查者亲友的创业经历,

(二)问卷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有53.85的大学生没有创业想法,仅46.15%的大学生有创业想法;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与创业的关系有69.23%的大学生认为有关系但关系不大,23.08%的大学生认为密切相关,7.69%的大学生认为基本没关系;大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容易选择创业,有23.08%的大学生认为拥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之后再选择创业,53.85%的大学生认为再有一定的资金,没有家庭负担后选择创业,23.00%大学生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创业,0.08%表示就业失败后去选择创业;大学生中对国家出台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关注情况下,偶尔关注、不主动关注,了解一点的占比占绝大多数,经常关注,很清楚的占比仅占7.69%;大学生认为创业所需要的启动资金在十万以上的占比达61.54%,认为启动资金在两万到十万的占比达30.77%,认为启动资金在一万至两万的占比达7.69%;在大学生中,认为创业资金来源自合伙拉赞助的占大部分,占比达46.15%,认为来自自己的储蓄的占比达30.77%,认为来自己的父母的达15.38;认为资金来源于贷款的仅占比7.69%。大学生针对创业方式方面,76.92%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方式为合伙创业,占绝大部分,认为家庭创业、自主创业等其他的创业方式均占7.69%。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方面,76.92%的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比赛或“互联网+”比赛对自身创新创业有一点影响,而23.08%的大学生认为该类比赛对其毫无作用。针对创业障碍中,认为经验不足作为创业障碍的占比达84.62%,认为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作为创业障碍的占比达76.92%,认为社会关注度、环境、政策等风险问题作为创业障碍的占比达61.54%。在创业领域选择方面,大学生中选择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占比达76.9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占比达68.23%,选择当今热门领域的占比达53.85%,选择可持续发展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较小的领域,选择启动资金少的领域仅占30.77%。

三、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因及外因

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锻炼实践能力,不仅有机会将兴趣和职业相结合,个人才能可以得到很好地发挥,还可以缓解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驱动创新、带动经济的发展。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适合创业。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有多种,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就大学生创业想法来说,影响创业意愿的主要内因是大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据在多种气质类型中,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大学生可能会有更强的创业意愿。抑郁质和黏液质的大学生,他们的创业意愿则会相对较弱。在性格上,一般来说,外向型性格的大学生,其创业意愿要强于内向型性格的大学生。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另一个内因,则是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业是需要本钱的。这种本钱分两类。一类是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另一类是以知识和技能表现出来的“知本”。

(二)外部环境

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外部环境,可以从两个部分来加以考察,即个人方面,社会方面。

在个人方面,本钱和胆量尤为重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将近一多半的大学生表明创业的原始资金来源尽可能来源合伙投资、自己的存款,少部分人选择了家庭父母出资。“不是没有创业的想法,是害怕失败,害怕父母的失望”;“其实我们放不下的不是学历,也不是身段,放不下的是父母的期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这是不少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胆量。在这方面大学生个人可以多去相关平台了解创业帮扶政策,学校可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和扶持,搭建丰富的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创业特质,使那些有意于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在校园里小试牛刀,积累经验后毕业即可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

社会方面,在如今流量为王且碎片化的时代,大学生对于接收网络信息如此之迅速,很容易受到网络上的负面就业影响。近期,38岁四川大学哲学硕士失业半年未找到工作无奈送外卖;女大学生大学毕业去应聘保洁员;企业的畸形加班文化等。当大学生看到这些网络现状后,必然会对步入社会产生较大抵触,进而导致总体趋势是大学生去考研提高自身学历,走向“央国企”考编考公拿铁饭碗。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至少是重要途径之一。

四、总结

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国家加强创业政策扶持,学校也积极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一直在开展一些关于创业教育的课程,努力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但是想要创业成功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单凭自身的创业意愿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创业也要从擅长的、有兴趣的、方面着手,要随时关注新兴行业以及市场,利用自身优势进入新兴行业,例如游戏、自媒体、潮流、玩具等,这些对于没有人脉的年轻人来讲没有更多要求。同时大学毕业后先去企业工作和学习,拿到各个项目的经历,不断地踩坑、犯错、经历,然后再出来创业,做起来反而要比刚毕业或者还在校是创业更简单。

参考文献

[1] 孙一平,李铭.武汉市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0(02):53-57.

[2] 孔庆瑞.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2,33(20):19-21.

[3] 舒莉芬.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市场周刊,2021,34(11):187-190.

[4] 段丽华.青年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0):196-19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