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兼论对工具理性的批判

文羽涵
  
北大荒文化
2023年7期
四川大学

摘 要:作为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对于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受工具理性的影响,人们易割裂二者的关系,过于强调功利性、目的性,从而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威胁。理论和现实的需要促使我们在对工具理性的批判中进一步思考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关系。

关键词: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工具理性

一、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关系概述

(一)理论来源

从本质上讲,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实践中追求真理的过程,二是创造并实现价值的过程,这也就自然形成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关于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论述,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也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溯源需要需要回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对于两个尺度的理解,马克思是在论述异化劳动时提出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第一个尺度即种的尺度可以理解为物种的尺度,第二个尺度即内在尺度则可以理解为人的主体尺度,根据马克思对于美的规律的阐释,人的实践活动遵循着外在的客体尺度和内在的主体尺度。

(二)基本概述

客体尺度可以简单理解为客体的本性,是外在的,强制性的,由于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客体尺度表现为真理尺度;主体尺度是人的内在规定性对实践活动的指导,而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的范畴,由此,主体尺度则体现为价值尺度。在理解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时,可以从真善美的角度进行思考,真理尺度展现的是“真”、价值尺度展现的是“善”。求“真”,真理即为真正的、真实的,真理尺度在现实中表现为真理原则或者科学原则,真理尺度就是在实践中人们必须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它,把握客体的本质属性;求“善”,善即友好、良好,体现在一个“好”上面,价值尺度在现实中表现为价值原则或效用原则,价值尺度规范着人们形成新的价值目标,在二者之中,价值尺度居于一种更为主导的地位。

(三)辩证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无法操控客观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导致可能与自己追求的价值目标相矛盾,在此基础上,需要正确认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关系。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缺一不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辩证统一体现为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突出在和谐统一,在一个“美”字之上。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真理尺度引导着人们探索追求合乎规律性的真理,推动真理的发展;价值尺度从主体的角度规范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和导向,推动实践真正创造出价值。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重点衡量尺度的作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以真理尺度的制约,去追求尺度下最大的价值,实现物对人的有用性;另一方面,人们以价值尺度的制约,去寻找和追求全面而现实的真理。总而言之,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要遵循的。

二、在工具理性的批判中深化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辩证统一的重要性

(一)工具理性概述

工具理性是近代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为了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实现人的某种功利,利用精确计算功利的手段达到目的,在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偏向于工具崇拜和唯技术主义之上。

(二)对工具理性的批判—以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为例

近年来人们为了获得所谓的真理以及利益,过于功利性的追求工具理性,忽视价值尺度的现象屡屡发生,同时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后果;轰动中外科学界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是其典型案例。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的消息震惊了世界,他宣布11月在中国诞生了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这对双胞胎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HIV。事件发生后讨论不断,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前景、其合法性以及伦理道德等,成为关注的焦点,12月贺建奎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百万元。科技部回应称,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不仅公然违反了我国法律,且也使学术界坚守的道德伦理底线被突破,令人无法接受。公诉机关及法院审理证明,贺建奎违反法律底线,多年来从事人类基因测序研究,以欺骗隐瞒等手段,违背学术道德,带来的风险无法衡量。

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背后蕴含着明显的工具理性逻辑。工具理性的超强控制力使人们盲目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过度追求技术,而导致去情感化的出现,忽视人的价值。首先标准的量化导致人情感的缺失: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用精确的实验、清晰的计算方式为标准,企图使用可行性标准来达到目的,忽视人类伦理价值,在实验中,婴儿成为不知情的实验者与牺牲者,是精准的计算方式下的创造物,他们被物化为一种完美人来确保技术目的的达成;同时实验者长期在精确的标准量化下,按照技术规范以及实验成果办事,人与人之间变成了一种可以量化的关系,从而不涉及对于人文情怀的判断,成为追求功名利禄的傀儡;另一方面,忽视人存在的意义,以去情感化的状态将婴儿置于工具理性的同一面,整个实验完全不考虑婴儿的未来发展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婴儿家庭、婴儿以及其父母可能涉及的风险完全置之不理,从根本上忽视情感。总体而言,工具理性使人被异化,人出现了感性和理性的分离,一味追求所谓的真理、功利而忽视价值导向,物质与精神分离,此条件下人易成为为了使利益达到最大化的工具人,使社会本质和人类的意义被迫改变。

其次,技术至上的原则使人成为工具。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对于技术至上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工具理性演变为极权主义的技术理性,技术理性渗透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导致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个人所具有的各种机能达到一体化,在科技理性支配下,人们的生存不过是一种物品罢了。基因编辑技术确实有着能够准确地对基因组实现改变并且成本低廉的优势,导致这种技术的发展刺激着人们的物欲以及控制欲,但是工具理性占据主导地位,缺乏价值尺度的制约,只渴望实现目标并成为技术的操控的动机,使得人成为工具理性操控下的傀儡。

再次,过度重视物质利益导致缺失社会责任。物欲最易塑造一个人也最易毁灭一个人,工具理性的实践即为了获取一定的物质利益,在基因编辑婴儿这一实验中,可以说最初的设定实验时,就将物质利益渗入在整个过程并核算所需要的成本以及最后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甚至在明知触犯法律以及道德伦理的前提下,依然为了追逐物质利益漠视规则,其最高追求和所有目的都是为了利益最大化,这会进一步促使对物质的欲望上升以及对于利益的贪婪获取。

(三)新时代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辩证统一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追求真理,寻求卓越发展的同时,也易无意识受工具理性的影响,带有功利性地追求某种目标,在认识过程中割裂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从而可能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威胁。

首先工具理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技术的进步,人们欲望的无限扩张,渴望征服自然或者从自然界夺取利益,导致人们肆意地破坏掠夺自然界,自然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例如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对自然的破坏,导致生态危机严重,大自然受到损耗,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其次工具理性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寻求所谓的真理,忽视人伦道德,漠视人的情感,个人价值的实现总是建立在对他人的操控中。再次,工具理性导致文化的堕落,受到资本的控制,文化及艺术产品在社会中并没有发挥其陶冶情操、净化心理的作用,只是把文化变成了商品,文化失去了其自身真正的价值。

从反面分析,工具理性的背后蕴藏着尺度的缺失,追求技术的发展也是追求真理的一方面,但完全忽视了价值尺度的制约。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是为了追求真至善,最后以真与善的统一实现美,若忽视任何一个尺度就不能达到美的实现。价值尺度是以人为中心进行衡量,其恪守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原则,执着于对善的追求,与真理尺度相比,它也有对真理的追求,对功利性目的的追求,但不被物质利益操控,而是超越这种功利性目的,是为了人服务,是对价值的自觉追求与尊崇,价值尺度规范和强化着人们的求真行为,受制于主体的发展。求真也蕴含着潜在的价值,也就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着,若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对社会有益,自然能够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实现求善,真与善相统一实现美。而如果只是以真理尺度的制约去求真,或是以价值尺度的制约去求善,都不能跳出二者对立的框架,无法真正达到动态平衡,因此二者缺一不可。

三、在批判中深化对于当今社会的启示

(一)在认识过程中,遵循是与非、善与恶、利与害的尺度

在认识过程中要遵循是与非、善与恶、利与害的尺度。是与非、善与恶、利与害都是相对的概念,正反就在一念之间,在人们的内心中。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尺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真正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目标的价值追求才能收获真理,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

(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工具理性的背后是唯技术的崇拜,缺乏尺度制约,漠视人文价值,这也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裂。科学技术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将人置之于外,事实上,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地位,它不能脱离人而存在,科学技术不是绝对目的,只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手段。科学技术的价值终究也是为了人类服务,是对于人的价值;而人文精神也不是要取代科学精神,而是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将人文价值考虑进去,而不是忽视其价值的归宿问题。事实上,唯技术将两者完全对立是错误的做法,并且毫无根据,科学精神更多涉及到科学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而人文精神可以是科学与内在心灵的关系,二者并不矛盾。要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人文精神的引导,真正有利于社会的科学技术是首先将人考虑在其中的,其目标是通过科技改变人的生活,而且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科学技术得以进步的必要条件,必须正确认识这一点。

(三)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

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不受工具理性而影响,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核心价值观是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能否真正使技术有益于国家的发展,个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力加剧,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更希望能够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但这种对科技的渴望不是盲目地追求效益最大化,而是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联系,是否真正有益于人民是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个人要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振奋精气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使自己的目标追求与社会的和谐、人们的发展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周昭成.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方法论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05):90-96.

[3] 邬焜,曹嘉伟.信息中介论视域下人类认识尺度的相对性——兼论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1):119-126.

[4] 刘社欣,罗希明.论马克思的实践合理性[J].求实,2014(03):26-29.

[5] 黎志敏.“科学=价值”是陷阱:论科学的身体与价值皈依[J].伦理学研究,2012(01):75-81.

[6] 赵学珍.“两个尺度”思想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02):7-11.

[7] 肖新发.真理与价值统一关系论纲[J].江汉论坛,2009(02):64-67.

[8] 胡文臻,孙伟平.论价值与真理的互渗、互动与统一——从实用主义的真理实效论谈起[J].学术研究,2008(08):52-56.

[9] 吕嘉.论真理与价值的统一[J].社会科学辑刊,2001(06):15-20.

[10] 肖春花.霍克海默工具理性批判思想及当代启示[J].高校社科动态,2019(04):30-35.

[11] 邓环.生态文明:工具理性异化的批判与终结[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03):537-54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