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QFD理论研究学情分析对提升职业院校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
摘 要: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引领下,职业院校教师开始对课程改革与实践有新思想和新思路,主要集中在课程重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策略等方面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借助质量功能展开理论,建立学情分析质量屋,全面分析学生学情,研究学情分析对提升职业院校课程教学质量策略。
1.研究背景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等重要职责[1]。习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们,更应该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为实现职业教育共同理想而不断奋斗。2022年,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到近40次“质量”一词。聚焦“提升质量、提升形象”这两大任务,不难发现“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尽管“质量”一词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本文重点关注课程教学质量。由于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和质量,也会影响到授课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认知。从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反馈来看,当前教学质量水平不高,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定位的清醒认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低于预期效果。当前,研究如何提升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已是刻不容缓。
2.质量功能展开理论
质量功能展开(QFD)理论是一种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质量保证的方法。它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宗旨,通过运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顾客的需求,并将这种需求转化为生产过程中各种要求的分析方法[2]。QFD 理论的理念是以顾客需求为指标,在收集资料时注重听取顾客意见,并将获取到的顾客需求转化成实际产品设计要求,生产出能够获得顾客最大满意的产品。
3.学情分析
本次调查,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问卷、个人谈话、问卷星、学习通在线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研究对象为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专业大一学生,共47人,学生只有高中阶段或初中部分初等数学基础,调查结果显示63.83%的学生认为《高等数学》很难很抽象。同一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成绩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存在区域性的数学知识差异。即便同一位教师上相同课程内容,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兴趣。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具有畏难情绪、厌学等情绪。在导数和积分的学习中,逐渐展现出对数学抽象的概念、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不感兴趣,而对例题的分析、习题的评讲、总结解题方法等的积极性较高,这种重结论计算轻理论应用的学习,不利于整个《高等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
(2)学习方法。喜欢互动、轻松的学习氛围,喜欢视频、动画直观的教学方式,喜欢游戏闯关、新科技、新技术等引入课堂教学中,沟通交流能力不强。高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对老师有依赖心理,课下没有及时预习、总结反思、归纳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的习惯,期末复习往往采用突击法,学习方法欠佳。70.21%的学生喜欢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
(3)理论与实际应用脱节。由于学生意识不到学习《高等数学》课程有什么作用,不能从主观意识上去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所以未能将所学到的数学方法和理念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课堂讲解的数学知识与专业、职业结合不深入,感觉不到数学的应用,重计算轻理论;但是,职业学生对于专业上有较多的调研任务和操作任务,动手能力较强。
(4)授课方式。《高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和知识抽象的学科,然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讲得过多,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并且课堂活动较少,因此间接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提不起兴趣,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不多。通过构建QFD“质量屋”的形式,可以分析顾客需求与产品设计的关联度。再进行数据分析找出最关键因素。为建立好学生学习需求的“质量屋”,聚焦到22级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专业。大部分学生希望《高等数学》课程能顺利度过期末考试,部分同学则迫切希望有延伸拓展学习,如专升本考试需求。
4.教学策略
考虑构建完成的学情分析需求“质量屋”,提出以下教学策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应该先满足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需求,顺利毕业,同时考虑部分学生有专升本学习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课前,教师在教学平台发布全班同学均要完成易操作的课前任务,比如视频、动画、动手操作能力、预习任务等。然后,把课程的延伸资源及时放到教学平台,满足有深度学习需求的同学。课中,引入数专融通的案例,增强数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结合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润物细无声融入课程思政。课后,布置巩固任务与第二课堂实践,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引入《高等数学》第二课堂,加强学生的数学建模和应用能力,持续培养学生爱思考、会应用的学习习惯。
5.总结
研究课程教学质量的文献有很多,本文主要从学生学习需求与学情分析的角度分析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理论,确立学生学情分析质量屋,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情,采用案例教学法,打造课前课中课后三课堂教学流程,第二课堂则引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曹建,打造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2111/t20211102_576991.html ,2023.
[2] 白瑞霞. 基于QFD理论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改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3] 胡艳华.“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华东纸业.2022,52(02).
[4] 倪焕敏,徐黎明.基于 OBE 的高职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8(04).
[5] 许林阔,刘洋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机制研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5):4.
[6] 程美玉.新时代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11):2.
[7] 吴秋凤,李洪侠,沈杨.基于 OBE 视角的高等工程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 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