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文化礼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完善策略分析

——以余杭径山农村文化礼堂为例

王敏 戴洁 曹丽芳 吴琼 汪益妃
  
北大荒文化
2023年10期
杭州师范大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农村文化礼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力量。本次调研以余杭径山小古城村、径山村、前溪村三个文化礼堂为调研对象,发放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农村文化礼堂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虽有成效但还需进一步完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农村文化礼堂传承传统文化的现状做出总结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文化礼堂; 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

2021 年 8 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袁家军在省委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充分发挥文化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的先行引领作用,加快推动山区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农村文化礼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本研究以余杭径山小古城村、径山村、前溪村为调研对象,共发放问卷230份,收回问卷215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208份。回收率为93.47%,有效回收率为90.43%。此次调研意在了解农村文化礼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农村文化礼堂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一、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一)被调查者对文化礼堂开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态度

在群众期望程度调研中,感觉一般的选项占比最高,达到44.71%;非常期望的选项占比为24.04%;不感兴趣的选项占比为21.63%;与自己无关的选项占比为9.62%。

(二)文化礼堂开展的传统中国文化活动对群众的精神生活的影响

有18.27%的受访者认为文化礼堂对他们的精神生活非常充实;12.01%的受访者认为文化礼堂对他们的精神生活一般;38.47%的受访者认为文化礼堂对他们的精神生活不充实;31.25%的受访者认为文化礼堂对他们的精神生活几乎没有作用。

二、余杭径山农村文化礼堂开展的活动状况分析

(一)农村文化礼堂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类型的分析

径山农村文化文化礼堂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开展禅茶文化展演、传统戏剧演出、传统民俗演出等。就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来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较高,对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开发。传统节日相关的习俗在文化礼堂中的重要性较高,应继续通过多种方式加以推广,让传统文化通过群众参与度较高的农村文化礼堂得以传承和弘扬。

(二)被调查者对农村文化礼堂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态度分析

文化礼堂开展的活动主要面向广大村民,其效果的体现主要通过对村民态度的分析得来。通过被调查者对于农村文化礼堂开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活动的态度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文化礼堂推广传统文化有认同感;且受访者对文化礼堂开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持有较高的期望程度。在调查过程中,大多数受访者也认为当地文化礼堂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是让更多人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村民态度模糊不定,对开展传统文化的期待度不高,这表明在文化礼堂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时,仍需要深入展开,注重传统文化对村民的积极影响。

(三)农村文化礼堂开展的传统文化活动对村民的精神生活的影响分析

农村文化礼堂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村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表2可以看到,接近30%的受访者认为文化礼堂对他们的精神生活有一定的作用,约69%的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活动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没有影响。这说明农村文化礼堂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是值得肯定的,但需要更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积极融入村民生活,进一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村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根据问卷结果得出的数据总结、对策与建议

(一)总结

针对问卷调查数据可知,径山农村文化礼堂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活动形式较为多样,被调查者对文化礼堂开展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持赞同态度,且支持农村文化礼堂进一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次调研中,我们仍旧可以看出,径山地区的农村文化礼堂虽然开展了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活动,但仍有部分群众对文化礼堂开展的部分传统文化活动的态度持消极看法,认为传统文化活动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村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民间,润化身心,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化礼堂这一载体得到创新发展,促进村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二)农村文化礼堂进一步推进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加强政府加强资金投入及政策倾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政府对农村文化礼堂的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重要导向作用。通过对禅茶活动和民俗活动的资金支持、政策引导、人才培育、平台孵化、活动举办,构建起智慧型文化礼堂模式,擦亮农村文化礼堂名片,打造政府支持民众参与、线上线下宣传赋能、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

2.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力度,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

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脉和基石,人民群众是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力军。为加强传统文化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政府要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好短视频、影视剧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凸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普及关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正向作用,引导村民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丰富自身精神世界,而且还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鼓励村民积极体验与参与,吸引村民自发地加入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队列中来。

3.邀请专家参与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传承活动

成立文化、艺术和高校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组成指导组,对参与径山镇文化礼堂建设和乡村文旅发展的村民和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指导,为径山镇文化礼堂关于传统文化活动的举办和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让径山优秀传统文化更具有专业性和鉴赏性,多层次、全方面开发已有的传统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村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全体村民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4.塑造文化形象,打造文化品牌

农村文化礼堂是中国传统文化呈现的媒介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的呈现形式层面,而要深入到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层面,真正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形象,积极打造径山特色的文化品牌。余杭径山应充分利用基层文化阵地,打造“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公共文化服务,培育品牌文化节目、品牌文化人才,逐步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推动径山农村文化礼堂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5.打造文旅融合的新型发展道路

文旅融合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增强乡村内生文化驱动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居民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这不仅能激发乡村旅游产业迸发出新的活力,树立乡村特有的文化品牌,在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还能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流中形塑独特的乡村文化形象,增强乡村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实现物质文明共同富裕的同时,也实现了村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文化礼堂为基点拓展文旅融合的新型发展道路,能够推动径山进一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转化成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实现村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王圆姣,陈征,陈淑娇.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四史”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2,34(02):71-76.

[2] 叶子,周怡伶,吴亦菲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文化礼堂的发展现状及完善策略[J].文教资料,2020,No.876(30):20-23+103.

基金项目:2022年杭州师范大学星光计划创新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