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黄萍
  
一起生活科学
2022年1期
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第一高级中学

摘要:发展核心素养需要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教师应该以日常生活中的素材为基础,让生物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思维,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引言

伴随着学科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高中生物教师普遍认识到,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想不断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需要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以此强化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开展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先进教学理念,还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增加课堂活跃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学习中,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热情,集中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提升,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实现高效生物教学课堂开展。其次,生活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中的相关内容,基于现实生活开展生物教学,将生活中的生物知识融入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打破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同时还有利于增强知识内容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再次,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探索生物学的奥秘,真正感受自然生命的形成,从而使学生形成对生命尊重、敬畏的意识。最后,教师可以采用更加生活化的语言为学生讲解生物内容,列举生活中的相关事例,通过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有所增加,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生物学内容,促进教师生物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核心素养的培养须根植于课堂,而实际课堂上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教师这个行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必须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理念,把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路上的灯塔。老教师需要学习新理论,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年轻教师需要积累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在课堂的实施能力。教师的知识储备、对教材解读和把握、生活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综合能力亟待提高。生物是高考科目,但是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比重不大,这就导致这门学科处于尴尬地位。而教师的教学落实,学生能力的提升,仅仅靠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态度和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还需有足够的课时、先进的设备做支撑。有的学校生物课时紧张,仅够教师讲解知识点的时间,充足的生活化资源在课上得不到充分的诠释,比如教师想在课上开展知识与生活相关联的讨论、辩论、动手实践课时就明显不足。有的学校在实验器具,教学器材等设备更新不够,有的落后地区,多媒体等设备都不能满足,而现代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生活化资源有效运用等都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多媒体、实验室、实验器材的开发和更新。

三、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实践研究能力

想要实现生活化教学必须让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刺激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生物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高中生物中“发酵技术的应用”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自行购买材料和器具回家和父母一起进行发酵实验。通过自己的实验过程,了解学习发酵知识,使学生能更充分的掌握发酵的基本流程,加深对发酵原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酶素的问题,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自己产生的想法和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充分的交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利用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来积极开展教学探究

高中生物教材目前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提出了很多案例。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将这些案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组织学生结合案例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结合生物学科的知识以及对生物现象的分析,来强化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使教学活动取得理想效果。高中生物教材中设计有“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这一教学主题,这一教学主题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学生在生病时可能都吃过激素类药物,但是很多学生都会发现家长们并不支持自己吃此类药物。教师可以结合这一主题,积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自己所学生物知识。教师在学生讨论活动开始之前可以为学生展示糖尿病患者借助结晶牛胰岛素治疗疾病的案例、动物养殖过程中借助激素类药物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经济效益的案例以及日常生活中医生为了实现抗菌消炎的效果使用激素来展开治疗的案例,同时教师也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运动会检测兴奋剂的案例以及滥用激素类药物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案例。引导学生结合对案例的分析,从正反两个方面探讨激素类药物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展开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三)增加一些生活化课外实践作业活动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讲究实事求是的自然属性学科,尤其是在高中阶段,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要重视增加一些生活化课外实践作业活动,确保知行合一。生物教学的生活化转变让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开放、自由、灵活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之中,教师不要让知识局限在课堂的几十分钟之内,而是要为学生设计出更多的探索路径。课文实践作业活动就是重要路径之一,教师要重视这个路径的探索,设计优化实践作业的内容,让作业活动变成一种实践能力彰显的平台,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生物学综合分析,将核心素养教育落到实处。落实生活化实践作业,教师可以先在传统作业的布置过程中为学生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课外生活实践来完成学习的目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再让学生经历一些需要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思考、组织合作的实践作业内容,结合教师随时随地的线上指导,相信不仅仅是教学联系的生活实际,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生活实践之中得到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合上述内容,我们知道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通过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将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用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通过结合实际生活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们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向华.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6):98-99.

[2]单柳旭.关于高中生物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28):48.

[3]种博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4]贾新宇.关于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践[J].新智慧,2018(03):94.

[5]段媛媛.探析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2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