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中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日益突出的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加强环境成本控制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环境成本控制问题进行探究,希望可以进一步了解环境成本控制体系如何运转,如何完善更有利于企业的控制系统,本文对环境成本控制体系问题的研究也是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的。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成本;成本控制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卓越的发展,经济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且相互影响的关系。利用环境的产物进行生产,收获大量丰富资源的同时,有大量的废弃物正被生产出来并以不合理的手段回归大自然,生态文明问题亟待解决。相关专家对各种污染物来源所作了分析,认为当前自然环境所接受的污染物中有80%来自工业污染企业,并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存有密切关系。据此,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极大提升,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各种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约束。随着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的持续出台和严格执行,企业将逐步向“环境保护导向性”过渡。在国家的大环境下,只有公司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才能通过生态文明来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力,公司要想抓住机遇,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完善科学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例如说,造纸行业,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林木资源与水资源,同时会产生废渣、废水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影响,类似企业的主要造纸原料为木质纤维原料,在生产作业,呈现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态势,这也是大多数造纸行业的弊病,对生态文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随着人们对于保护生态文明的意识不断加强,国家政策对保护环境相关政策实施的决心,人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严峻生态形势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当然,如果企业本身积极响应了政府的号召,加大投入污染处理设备,电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进入作业间,因此该公司的生产成本、环境成本大幅度上升,企业并不能适应改变所带来的成本变化,只能缩小利润空间,因此,环境成本如何控制,怎么样建立一个科学的环境成本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同行业需要在行业发展中共同面临的“必答题”。
二、当前形势分析
我国在发展工业的前期,企业一味以环境为代价,大肆发展工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不仅使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可利用资源急剧减少,我们的生存环境状况也越来越差,雾霾、土地沙化、水体富营养化等都是环境恶化而导致的。如今我们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行业也应该将未来发展紧紧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在一起,在按照产品和部门构建成本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考虑产品生产和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运用现有的成本控制方式进行成本控制,并在成本预测、计划、核算中充分考虑环境支出。同时,设立专门化成本控制系统,主要涉及能源、废弃物、包装物、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成本控制。
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成本控制理论理论,健全科学环境成本控制机制,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为了达到这些国家制定的标准要求,被动的进行节能减排或者进行环境成本控制,这起到了一定的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自身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环境成本控制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成本控制不到位也会影响企业的总成本,导致利润空间小,所以如何完善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建立一个完善的环境成本体系才是现代企业的必备条件,才能做到污染治理的成本控制,从源头上减少不合理排放。
三、理论基础
(一)环境成本定义及分类
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其所代表的就是为保护环境而实际支付的价值,具有“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一是为了达到环境保护法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二是国家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所以环境成本也必须是可估量的。
环境成本按照生产过程来分类可以分为事前环境成本、事中环境成本和事后环境成本:事前环境成本。大致为企业环保部门的管理费、设备投资建设费,对污染环境设备的技术改造费用等。事中环境成本。大致为企业在生产作业中产生的环境资源成本,如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设备排污进行检测产生的费用。事后环境成本。表现为生产作业完成后,需要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料,废水等净化后再处理排放,废物再循环等成本;另外包括公司支付的处罚金。
(二)环境成本控制目标
环境成本不是孤立的,不仅环境成本本身的发生受到企业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环境成本作为成本的一部分又是企业做出各种管理措施与战略选择的核心因素之一。将环境成本控制的重心过分聚集于成本本身,有可能引发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和企业战略选择之间的冲突,企业战略的选择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必须考虑成本的支撑力度和企业在成本方面的承受能力,而降低成本必须以不损害企业基本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为前提,并要有利于企业管理措施的实施。
建立科学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配合企业实施各种战略对成本控制的需要,在科学合理的控制体系下,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通过成本控制提高资源利用率,企业不能无限制地取得所需的经济资源时,成本控制的基本作用不仅仅只表现在降低成本方面,还表现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方面。
通过成本控制降低有限资源的消耗,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可以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达到“节约增产”的目的。将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与资源利用有效结合,提高企业利润空间,通过资源有效利用、减少污染或者安全排放,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实现企业与生态环境的“双赢”。
(三)成本控制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指的主要是原料的可持续、技术工艺的可持续和节能减排的可持续。
目前中国企业为了提升工艺,展开技术研发,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才是最主要的。除此之外,工业“三废”问题不解决,那么可持续发展将会呈现“前脚补网,后脚漏网”的局面,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不应只局限于自然条件的可持续,而是全面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共同、协调、公平、高效、多维的发展。当行业前景优良,如何保证企业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的平衡,是当代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行业能否摆脱重污染行业的名称,能否利用科学的成本控制手段都离不开可持续发展原则。行业重视生态文明,重视科学成本控制,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才是行业在新时代应该集中火力的事情,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好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条路。
2.环境成本控制理论
环境成本控制的思路是明确环境成本控制的战略目标定位,环境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又有其特殊性。对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定位来说,环境成本控制是必须长期存在于污染行业内的,应当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定位相结合。环境成本控制具有战略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所以,为契合环境成本控制的独特性,环境成本控制应实现循环性的反馈控制,例如在原材料的运输上、加工过程中、后续处理“三废”时要实现环境成本控制系统的连续性的逐步、重点改善。 而现今大多数企业对于环境成本的控制并未采用循环性的反馈控制系统,使环境成本的控制缺乏渐进性和持续性。
3.产品寿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在产品销售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和企业制定产品策略以及营销策略有着直接的联系。产品生命周期揭示了任何产品都和生物有机体一样,是一个从产生到衰亡的过程。一个产品的生产有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产品生产时,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可以分为原料阶段,制作阶段,销售阶段以及再处理阶段。产品的四个时期对应的四个阶段的产品产成时,也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在产品的原材料阶段,原材料的会直接采购进公司根据需求进行生产;在产品的制作阶段,由于非木质纤维的使用,需要对产品线以及生产技术进行升级,减少废渣;出厂前进行质检,未合格的产品有可能需要再回收生产;在生产销售过程完成之后,企业需要考虑污水废渣处理。
四、成本控制改善建议
(一)完善控制体系
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控制系统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不是阶段性工程。首先可以建立实时监督体系,从原材料到产品出库、运输每一个环节都做好把控,做到及时更新污染数据,每一个环节的污染具体数据都需要被环境保护部门决策者把控,以便做出相应改善措施;利用报告机制,对形成污染的环节及时上报,并形成书面记录;形成事后分析体系,对产生的污染物源头、成因具体分析。其次明确环境保护部门工作。环境保护部门要有直接决策者或者管理者,明确其工作与部门内环境工作人员的工作,抓住环境成本核算、环境成本控制、环境监测三大重点,利用优良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对环境成本控制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根据生产能力建设污染治理设施,不要单一于依赖购买环保设施,这样增加的不仅是企业的成本,企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二)培养生态环境建设思想与社会责任感
环保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企业需要加强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建设,企业生态文明的理念更是要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环境保护部门跟紧出台的环境方面法律法规,积极组织企业员工定期学习新的环境要求,加大企业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使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作为重污染行业,生产能力需要与排污能力挂钩,不应出现盲目提高产量导致排废超标,而污染治理设施能力没有增强的情况。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重点要抓住企业监管,利用监管的力量,完善环保机制。企业做到及时像社会公众汇报自己的污染治理情况,自接接受大众的监督,做到环境成本数据透明,披露到位。
参考文献
[1]阎晓红.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战略控制[J]. 经贸实践,2018, (1):170-172
[2]于梦涵.浅谈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J].中国商论, 2019, (16): 113-114
[3]张梦颖.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背景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7):018
[4]胡彬钰;付华;蒋亚平.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的农机流通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以JF公司为例[J].中国商论,2020,(23):119-121
[5]艾静文.基于生态文明制造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1):64-66
简介:彭瑞(1988.1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会计学硕士,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专职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